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里最早接触到该是《十五的月亮》。春节晚会是每个歌手挤破头都心甘情愿的圣地,1984年春节晚会上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让一个歌星名扬天下,听过这首歌的人次怕也不下8亿。而词曲作者乔羽、施光南在当年只获得十六元的酬劳,于是又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元”一说,自是笑谈。
依次下来影响深远的必定是《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作为父辈们的偶像,是他们时代最具生命力的回响,她的版本连带着在我们胸中烂熟。齐秦的翻唱低回往复,深情款款,显现了他凝重的一面。后来朱桦的重新诠释,虽是脱胎换骨,却也别有洞天。最喜欢区瑞强的版本。从容内敛的男声富有磁性和深度,配以蝉声蛙鸣,悠然绵长,给听觉以尽情尽致的享受,难怪众多音响发烧友都拿区瑞强的CD作为试音碟。
邓丽君甜腻的歌声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我而言,勾不起太多偏好的情谊,只独独收藏了她的《淡淡幽情》专辑。《但愿人长久》一改邓丽君以往小家子气的愁肠,是她为数不多空灵含蕴、意境古远的歌曲。王菲向邓丽君致敬的那张《靡靡之音》虽亦收录此曲,但却远不及当年邓版反响强烈。苏轼的手笔尽显登峰造极的功力,“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一说,应是不为过的。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所以苏轼要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悠然不尽收尾,诚如辛弃疾在《中秋寄远》里感叹“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可是,世事会不会以人美好的意愿为转移,现在的我开始怀疑。
个人最是心仪《明月千里寄相思》金流的词作,此题大约是取自南朝民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一句。“人隔千里无音讯,欲待遥问,终无凭。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慰离情。”将女子离别思聚的情愁表现得委婉动人,以为不逊王建的那句“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最先听到的是徐小凤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绎,那时虽是年纪小,却不妨碍被徐小凤的雍容气度倾倒。蔡琴的演唱流露着与年龄相谐的郑重,欲罢不能欲续还休的相思苦痛杂错吐露,缓缓流泻进心底。中国传统乐器的伴奏,更是烘托出皎洁清澈中秋夜的气氛。而吴莺音的首唱反倒是这两年才有机会听到。朴拙的配器、缺憾的音效下,却有一番凄入肝脾,哀感婉艳的意境,竟不似“吴莺音”三字那般翻转呢喃。据说这位当年的一代歌后,至今还在收着她的版税。
蔡琴《月光小夜曲》宛若月光的清幽,似一幅清雅柔美的水墨画。“我怕见那月亮光,抬头把窗帘拉上。我的心儿醉,我的心儿慌”,用工笔手法将一个恋中女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向往、慌乱的矛盾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好心人,快把月光射下来,我要你爱”,2000年《遇见》专辑中的蔡琴在《把月光射下来》里已不是少女月上帘拢的羞涩,清疏简淡的声音展现了女性优雅的情致。歌曲情景交融,月光摇曳的画面感平添了诗意的光华。
“情歌之王”王洛宾脍炙人口的歌曲不胜枚举,单是关于月亮的就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银色的月光下》两首。维吾尔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年轻时在青海写给初恋女子方珊的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不禁教人欢歌笑语舞翩跹。虽然王洛宾最终无缘与歌中的姑娘执手,然而后人在歌曲中不难想见彼时王洛宾的脉脉温情。塔塔尔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当中“在金色沙滩上,洒着银色的月光”描摹出夜色静谧,月华如练的迷人景象,然而整首歌却充满了背离、逝去的幻灭,唯美得衍出凄美。伟大的作品通常刻画了人之共性,难怪宋朝晏几道都叹息着“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如果较真点讲,王菲《当时的月亮》有芭辣歌之嫌。“回头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满是环形山与陨石坑洞的月球没有生命没有水,本已伤痕累累,何能代表谁的心。既然旧爱太伤神,不如只爱陌生人。
一度爱煞伍思凯的《舞月光》。单是歌名,便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浪漫主义的异妙,厉曼婷的词、伍思凯的曲已见匠心,那把特去英国寻来希腊琴的轻拢慢捻犹让人浮想殊妙。第一个音符响起初以为接下来将展现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画卷,及至“相遇的人啊,若只是路过,别吝啬打个美丽招呼”出现,才知晓歌曲背后怜取眼前人的内涵。
以词曲创作、乐器演奏见长而有才女之称的郑华娟创作并演唱的《天下星多月不明》,前半段唱出了爱情里茫然如坠烟海的心声,后半段则一气转折,换做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旷达心襟。郑华娟的音色圆润通透,歌词言近旨远,“拨开了云雾,就看见真情,苦尽甘来是最美的曾经”,无意于工而自工,朴素清淡,自有佳境,令人神往郑华娟的挚性臻情。
“可是梦依然不能圆,可是天依然那么远,我没有了你像少了一边的月亮”,同样琴、箫、筝广有涉猎的创作型歌手王中平在《少了一边的月亮》中表达的却是失恋人的感伤落寞。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月圆花好本良宵,歌中的男子却独索然向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王中平用他的歌声濡染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耐人回味。
台语歌曲中最爱苏芮的《花若离枝》,次之许景淳《天顶的月娘啊》。同样是寸草春晖之情,陈小霞的《鱼》沉重似一块压迫心口的砖,让人透不过气;而《天顶的月娘啊》却如柔和的晚风,徐徐渗入心扉。身为李泰祥的得意弟子,许景淳无论音乐抑或人品都走着不折不扣的正统路线,她的歌曲往往曲高和寡,而《天顶的月娘啊》却是艺术与市场间赢得歌迷共鸣的一首歌曲。
关于月亮的歌曲或细腻缠绵或凄艳愁伤,即便烟视媚行如杨乃文,也要感慨“星星堆满天,我还是最爱月圆”,所以不期而遇大气之作往往要让人称奇。这其中首推文章的《古月照今尘》。“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往昔盛事的怀想。文章厚重、宽宏的音色张扬着迷人的阳刚之气,悲壮磅礴的歌声里,上下五千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如马之扬尘扑腾面目,金戈铁马仿佛近在眼前。
郑怡的《月琴》虽与《古月照今尘》出自不同的手笔,却显异曲同工的细妙。郑怡从台湾校园民歌运动一路走来,秉承质朴清澈的风格。十几岁时乍听豪健宏放的《月琴》认定本翻唱自男声,直到去年阅得《永远的未央歌》一书,才知道原唱确是郑怡,只不过本是为李建复量身定做的,被郑怡捷足先登唱红,纠缠我有近十个年头的疑惑方才释然。
苏芮的《一样的月光》是月之相关歌曲中鲜有的与儿女私情无关的作品。跌宕起伏、沉郁顿挫的旋律下,苏芮用她豪迈高昂的嗓音表达了工业文明对人性蚕食的悲痛。“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一句,更是超越了一般流行歌曲的范畴。
而传递类似思想的《弯弯的月亮》则相对显得含蓄舒徐,将深深的失落化作了淡淡的忧伤。《弯弯的月亮》无论李海鹰的词曲,还是刘欢的演唱,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思前想后,决定以许美静《城里的月光》做结。和着和谐流淌的音韵,《城里的月光》流泻着城市特有的迷离,挥之不却的惆怅无尽蔓延。不知我们望月遥寄相思之时,城市上空的清风明月是否亦在冷看人间。天地广垠,时间悠长,我们不过蜉蝣,如果人之久长只是奢望,那么请多些快乐片段。■
依次下来影响深远的必定是《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作为父辈们的偶像,是他们时代最具生命力的回响,她的版本连带着在我们胸中烂熟。齐秦的翻唱低回往复,深情款款,显现了他凝重的一面。后来朱桦的重新诠释,虽是脱胎换骨,却也别有洞天。最喜欢区瑞强的版本。从容内敛的男声富有磁性和深度,配以蝉声蛙鸣,悠然绵长,给听觉以尽情尽致的享受,难怪众多音响发烧友都拿区瑞强的CD作为试音碟。
邓丽君甜腻的歌声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我而言,勾不起太多偏好的情谊,只独独收藏了她的《淡淡幽情》专辑。《但愿人长久》一改邓丽君以往小家子气的愁肠,是她为数不多空灵含蕴、意境古远的歌曲。王菲向邓丽君致敬的那张《靡靡之音》虽亦收录此曲,但却远不及当年邓版反响强烈。苏轼的手笔尽显登峰造极的功力,“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一说,应是不为过的。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所以苏轼要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悠然不尽收尾,诚如辛弃疾在《中秋寄远》里感叹“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可是,世事会不会以人美好的意愿为转移,现在的我开始怀疑。
个人最是心仪《明月千里寄相思》金流的词作,此题大约是取自南朝民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一句。“人隔千里无音讯,欲待遥问,终无凭。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慰离情。”将女子离别思聚的情愁表现得委婉动人,以为不逊王建的那句“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最先听到的是徐小凤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绎,那时虽是年纪小,却不妨碍被徐小凤的雍容气度倾倒。蔡琴的演唱流露着与年龄相谐的郑重,欲罢不能欲续还休的相思苦痛杂错吐露,缓缓流泻进心底。中国传统乐器的伴奏,更是烘托出皎洁清澈中秋夜的气氛。而吴莺音的首唱反倒是这两年才有机会听到。朴拙的配器、缺憾的音效下,却有一番凄入肝脾,哀感婉艳的意境,竟不似“吴莺音”三字那般翻转呢喃。据说这位当年的一代歌后,至今还在收着她的版税。
蔡琴《月光小夜曲》宛若月光的清幽,似一幅清雅柔美的水墨画。“我怕见那月亮光,抬头把窗帘拉上。我的心儿醉,我的心儿慌”,用工笔手法将一个恋中女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向往、慌乱的矛盾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好心人,快把月光射下来,我要你爱”,2000年《遇见》专辑中的蔡琴在《把月光射下来》里已不是少女月上帘拢的羞涩,清疏简淡的声音展现了女性优雅的情致。歌曲情景交融,月光摇曳的画面感平添了诗意的光华。
“情歌之王”王洛宾脍炙人口的歌曲不胜枚举,单是关于月亮的就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银色的月光下》两首。维吾尔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王洛宾年轻时在青海写给初恋女子方珊的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不禁教人欢歌笑语舞翩跹。虽然王洛宾最终无缘与歌中的姑娘执手,然而后人在歌曲中不难想见彼时王洛宾的脉脉温情。塔塔尔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当中“在金色沙滩上,洒着银色的月光”描摹出夜色静谧,月华如练的迷人景象,然而整首歌却充满了背离、逝去的幻灭,唯美得衍出凄美。伟大的作品通常刻画了人之共性,难怪宋朝晏几道都叹息着“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如果较真点讲,王菲《当时的月亮》有芭辣歌之嫌。“回头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满是环形山与陨石坑洞的月球没有生命没有水,本已伤痕累累,何能代表谁的心。既然旧爱太伤神,不如只爱陌生人。
一度爱煞伍思凯的《舞月光》。单是歌名,便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浪漫主义的异妙,厉曼婷的词、伍思凯的曲已见匠心,那把特去英国寻来希腊琴的轻拢慢捻犹让人浮想殊妙。第一个音符响起初以为接下来将展现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画卷,及至“相遇的人啊,若只是路过,别吝啬打个美丽招呼”出现,才知晓歌曲背后怜取眼前人的内涵。
以词曲创作、乐器演奏见长而有才女之称的郑华娟创作并演唱的《天下星多月不明》,前半段唱出了爱情里茫然如坠烟海的心声,后半段则一气转折,换做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旷达心襟。郑华娟的音色圆润通透,歌词言近旨远,“拨开了云雾,就看见真情,苦尽甘来是最美的曾经”,无意于工而自工,朴素清淡,自有佳境,令人神往郑华娟的挚性臻情。
“可是梦依然不能圆,可是天依然那么远,我没有了你像少了一边的月亮”,同样琴、箫、筝广有涉猎的创作型歌手王中平在《少了一边的月亮》中表达的却是失恋人的感伤落寞。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月圆花好本良宵,歌中的男子却独索然向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王中平用他的歌声濡染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耐人回味。
台语歌曲中最爱苏芮的《花若离枝》,次之许景淳《天顶的月娘啊》。同样是寸草春晖之情,陈小霞的《鱼》沉重似一块压迫心口的砖,让人透不过气;而《天顶的月娘啊》却如柔和的晚风,徐徐渗入心扉。身为李泰祥的得意弟子,许景淳无论音乐抑或人品都走着不折不扣的正统路线,她的歌曲往往曲高和寡,而《天顶的月娘啊》却是艺术与市场间赢得歌迷共鸣的一首歌曲。
关于月亮的歌曲或细腻缠绵或凄艳愁伤,即便烟视媚行如杨乃文,也要感慨“星星堆满天,我还是最爱月圆”,所以不期而遇大气之作往往要让人称奇。这其中首推文章的《古月照今尘》。“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往昔盛事的怀想。文章厚重、宽宏的音色张扬着迷人的阳刚之气,悲壮磅礴的歌声里,上下五千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如马之扬尘扑腾面目,金戈铁马仿佛近在眼前。
郑怡的《月琴》虽与《古月照今尘》出自不同的手笔,却显异曲同工的细妙。郑怡从台湾校园民歌运动一路走来,秉承质朴清澈的风格。十几岁时乍听豪健宏放的《月琴》认定本翻唱自男声,直到去年阅得《永远的未央歌》一书,才知道原唱确是郑怡,只不过本是为李建复量身定做的,被郑怡捷足先登唱红,纠缠我有近十个年头的疑惑方才释然。
苏芮的《一样的月光》是月之相关歌曲中鲜有的与儿女私情无关的作品。跌宕起伏、沉郁顿挫的旋律下,苏芮用她豪迈高昂的嗓音表达了工业文明对人性蚕食的悲痛。“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一句,更是超越了一般流行歌曲的范畴。
而传递类似思想的《弯弯的月亮》则相对显得含蓄舒徐,将深深的失落化作了淡淡的忧伤。《弯弯的月亮》无论李海鹰的词曲,还是刘欢的演唱,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思前想后,决定以许美静《城里的月光》做结。和着和谐流淌的音韵,《城里的月光》流泻着城市特有的迷离,挥之不却的惆怅无尽蔓延。不知我们望月遥寄相思之时,城市上空的清风明月是否亦在冷看人间。天地广垠,时间悠长,我们不过蜉蝣,如果人之久长只是奢望,那么请多些快乐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