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李聪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聪近乎完美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他说,人生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个人要懂得生活,要对所有事物都充满欲望。
  若干年前,朱家角还只是以“江南古镇”的标签出名,如今,这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在历经多年的保护改造和建设之后,不只有水乡人家和小桥古宅,更有汇聚了多元艺术人文元素的好去处,比如水乐堂、牡丹亭、安庐坊和角菜馆。
  这几个新锐的文化项目,都与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角菜馆的老板李聪。
  李聪人称“聪哥”,是个多才多艺、文理兼通的“怪才”,拥有美食家、收藏家、通讯专家、诗人、艺术经纪人等诸多头衔。上海世博会之前,他受好友谭盾之邀,在朱家角参与打造了一系列文化项目,其中就包括角菜馆、安庐坊等,他把对艺术和收藏的见解化入到对菜馆和艺术工作坊的经营上。
  对李聪而言,投资角菜馆既是出于个人的爱好,也是将其作为与艺术家、闻人沟通交流的艺术平台和沙龙。从投资到设计风格、到后来的经营,李聪都亲力亲为,甚至还请来央视的导演朋友,每20天拍一个片段,跟踪工程进度和经营情况,最后制作成纪录片。很多人认识李聪,就是从角菜馆开始的。
  7月上旬他刚从法国回来,便邀了一大帮朋友去他的馆子“试菜”。说是“试菜”,其实摆上桌的大都是角菜馆的硬招牌,比如澳大利亚的红烧鹦鹉鱼,以及李聪特地从法国带回来的美味香肠。
  “一个人的持家正是从美食开始的。”李聪说,自己早在十多岁时就开始烧菜,邻居则是德兴馆的大厨。喜欢美食的父母从小教育他,能在厨房中运筹帷幄,必将在未来人生之路上懂得经营。
  李聪的确近乎完美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他8岁时开始学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13岁时,因客观原因不能继续在音乐上的学业,他便开始学习制作小提琴。20岁时,他已经成为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隐形“万元户”。
  上世纪80年代,他去香港发展,先在琴行里做调音师,当时已经月入七八千元。但他不甘心做个打工仔,他的想法与理念总是带有时代气息。当时IT行业蒸蒸日上,他一开始先自学,之后去多个公司做销售,接着谈下了康宁公司的光纤总代理。1997年,互联网热潮兴起,他便投资了中国光纤网,事业总是紧跟着商业潮流。至今,光通信生意还是他的主业。
  他说,人生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个人要懂得生活,要对所有事物都充满欲望。“我的一生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现在年轻人玩的东西都会玩,包括最新的电子游戏,电脑系统、硬件软件等等,我都拿得起来,在家里跟儿子打PS游戏,他都玩不过我。”
  他喜欢挑战自己。“一个人要敢于突破自己,我学什么都不觉得累。平时喜欢写写艺术评论,也写诗歌,还写一些纯技术类的东西,比如最近正在写一本书,名叫《后互联网时代的再学习》。他对后互联网时代研究颇深,儿子在香港读的大学专业“互联网逻辑结构”,就是他极力建议的。
  李聪虽总是自谦是个杂家,让人以为他学而不精,其实不然。他现在是画家颜正安(前任美国驻沪总领事季瑞达的太太)的水墨画经纪人,从收藏画,收藏古钢琴到创作剧本,几乎样样精通。
  李聪经常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在当地淘到的古钢琴经常让他惊喜不已。“最初,我们在当地看到一些破旧的古钢琴,成堆地丢弃在那里,也少有人关注,往往5000美元就能买下来,通过修复,顿时价值连城!”
  在众多品牌中,李聪偏好斯坦威。斯坦威——这个名字代表着世界最顶级的钢琴品牌,在全球所有的钢琴品质对比中排名第一,并在全球音乐界享有盛誉,全世界的钢琴家和作曲家都非常喜爱它。它体现着最高贵的音质和卓越的手工技术,代表着最高档次的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在这一点上,150年以来没有什么变化。
  “琴弦与光纤一脉相承。”李聪的脑袋瓜里经常会蹦出不同一般的创意,他常常想:“将修复好的古钢琴陈列在爵士酒吧或精品酒店的大堂,用电脑控制键盘,让它自己演奏,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让它不至于因为长时间的不弹奏而机械老化。”
  除了钢琴、美食,他还爱美酒。这个骨子里浸透着随性才情的鬼才,喝起酒来绝不输给号称酒仙的李白。在我们那次聚餐会上,他毫不吝啬地拿出了法国名庄的干白,以及镇店之宝——一瓶名为“东君寿酒”的白酒,世界上唯一的81°酒,伦敦国际评酒会金奖。小抿一口,就像一团火球般在口中滚过,但随即却是回味悠长的甘甜。
  角菜馆原名“原乡楼”,“原乡是一种本源文化的回归。我和很多艺术家在很多市中心的餐厅找不到自己最原生态的气息,我们希望找到原乡,这也是老外常常关注的。”他和很多艺术家都是挚交,自己也收藏艺术品,艺术圈的浸染,让他充满着艺术和文化气息。
  如今,他更愿意提起的头衔,是艺术品经纪人。他说,自己现在正以朱家角为基地,和一帮朋友投资和培养有潜质的艺术家,一般投资3-6年不等,将签约对象培养成相对有价值的艺术家。美籍画家颜正安就是其中之一。
  在角菜馆二楼的VIP包房里,墙上挂着李聪为颜正安作品所创作的一首词《惜分飞·春画》,倒是颇有几分功力的。该词不仅兴致盎然,而且还将颜正安作品名称隐入其中,可谓李聪的得意之作。
  “生活要有乐趣。”这是他的人生最大信条。
其他文献
几个世纪以前,差不多每块令人惊艳垂涎的手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的艺术魅力。17-18世纪时,日内瓦制表工坊Fabrique里那些技艺高超的制表师们开始创作珐琅微型画。由于珐琅工艺的要求极其严格,任何含兴奋剂的东西都不能沾上;所以技师的手必须永远保持稳定,每个动作都要求准确无误,因此遵守纪律是最重要的。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下,一块珐琅表才会诞生,才会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当时,珐琅表是王宫贵族身
期刊
这是我在美国遇到的第二位乞讨者,而且还都在CVS店门口。CVS是美国最普通的杂货店兼药店,基本就等于“可的”或者“好德”在上海社区里的重要程度和分布密度。第一个遇到的是个长期混CVS的练摊者,那几个周末我一直在那儿看到他,看不清颜色的上衣,灰白的长胡子,却时刻挂着笑容朝着路过的街坊们点头。他好像习惯了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也与街坊们和谐相处着。  上周末,他在这儿的“逍遥”日子到了头,这家CVS关门
期刊
伦敦,你好。已经是七月盛夏时节,你还是下雨下个不停,人们不得不穿着春天的风衣与围巾走来走去。今天下午,我偷闲坐在一个高处,喝一杯咖啡取暖提神。窗外,风雨敲打着古老的教堂,海鸥在河面上久久盘旋不去。天空很低,乌云密布。 你显得阴郁又灰暗,倒是衬得满街的红色巴士格外鲜艳。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在我所从来的那个城市,人们把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巨大横幅挂满全城。我们还举办种种仪式,用威风锣鼓和
期刊
精英运动员通常被视为勇士,表面上看,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们在其体育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就其一生来说,许多著名运动员在功成名就之前、之中或之后都在与疾病作斗争。即使体育界最牛的运动员在难以预料的健康问题面前仍是脆弱的。  大威廉姆斯(Venus Williams)与干燥综合征  网球明星大威廉姆斯最近宣称患有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期刊
我在这儿给李开复起了个绰号——“牛校长”或“李校长”。  为什么称他为“校长”?原因在于他创设的“创新工厂”是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在此意义上看,叫他“校长”比叫“老师”、“导师”强多了。上海方言里,“老师”、“导师”都与“输”字同一个音,叫多了怎么创业?而“校长”在沪语里等同于“赚了钱”。  “李校长”很牛自不必说,货币意义上的财富是他的隐私,而他的气场、精神、价值观等等,是公共财富。这个口音带点儿
期刊
从一个小故事谈起:  一个美国大学教授夫妻年收入25万美元,但却坚决否认自己是富裕阶层。他在博客里解释说,25万美元付完税后,刚够一家生活支出:“我们买了房子,除了还在分期支付的买房款外,还要支付15000美元的土地税。为了三个孩子的未来前途,当然有必要送到私立学校上学,学费不菲。妻子已任肿瘤医生,但却还在继续偿还25万美元的大学借贷学费。我们还要为退休后的生活存点钱,还要买保险、要支付医疗费;要
期刊
如果你的钱多得数不清,你会为自己操办一个怎样的婚礼呢?我们在这里列出的婚礼,它们有的豪华得让人窒息,有的则浪漫得令人恍惚。不过,这离大众的生活太远,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面对如此挥金如土的婚礼,都只能望洋兴叹。  01 戒备最森严的婚礼  新娘是拥有至少超过5亿英镑资产、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外孙女,20岁的雅典娜·鲁塞尔·奥纳西斯;新郎是32岁的巴西马术师阿丰索·米兰达。  婚礼地点:巴西圣保罗 
期刊
有次丹妮和男友两人约了史黛拉一起吃晚饭。丹妮让男友先接上史黛拉,再去接她。史黛拉刚钻进车里,还没来得及道谢,这男人就开口说:路上太堵,到丹妮那儿估计得7点半了。你这附近有没有卖甜点的,我帮她带一个先垫垫肚子。否则坐下来,等菜上来时,她肯定会饿坏的。  史黛拉大为惊奇。首先,支使男友去接自己的女朋友在她看来已经匪夷所思了。上海闹市区的晚高峰时段,步行十分钟的路得开半个小时,正是开车人的噩梦时间。有车
期刊
对于投资者来说,升值空间永远是选取投资对象最重要的因素,而对于涉足艺术投资的收藏者而言,除考虑市场价值潜力之外,艺术价值和个人审美趣味往往也左右着其选择的方向。市场上永远不缺商品,但普通投资者头疼的是如何找到最可靠的渠道以及最保险的对象,艺术品市场的“水”很深,稍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  传统的字画瓷杂等固然是大部分人的心头所爱,拍卖市场屡现天价的往往无出其右,就拿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的瓷器来讲
期刊
我们有幸造访了世界最大博物馆及其修葺现场,将为读者呈现部分从未展出的馆藏珍宝。  为了让一切保持原样,就必须改动所有东西 —— 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这座原为沙皇宫殿的建筑也曾是俄罗斯重大历史动荡发生的舞台及见证者,如今它则代表了俄罗斯首都的文化中心和艺术橱窗,成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并在继续扩大。冬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和新艾尔米塔什的数千间展厅——183820平方米的空间中藏有超过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