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加强层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来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震作用下水平加强层对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影响,对一个34层未设置加强层与设置1道、2道和3道加强层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三向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计算,得到4种结构在地震动主方向7度、8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反应及塑性铰分布情况,综合分析设置不同数目加强层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加强层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设置2道加强层的抗震效果优于设置1道和3道加强层的抗震效果。
其他文献
用过碘酸——氮基硫脲——蛋白银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绵羊口腔真角化上皮(硬腭、齿板和丝状乳头)和类角化上皮(软腭)中两型膜包鞭粒的糖蛋白性质。Ⅰ型颗粒(硬腭和软腭)的周边内
将HRP分组给予家兔颈交感干、颈上神经节和部分颈部脏器,观察颈及上胸段脊神经后根节标记神经元胞体分布。结果提示颈段脊神经后根节内有内脏感觉神经元胞体,其周围突可经颈
为研究道床板上拱对无砟轨道结构性能和行车品质的影响,建立含道床板上拱的列车-轨道系统振动分析伤损模型,编制FORTRAN计算程序并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车轨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大白鼠后海马的传入纤维来源。将30—50%HRP 0.03—0.1μl注入8只大白鼠的后海马内,在注射侧内侧隔区的中线旁部,Broca氏斜角带垂直支,对侧后海马C
作者选用50具新生儿尸体,采用普蓝氯仿溶液进行皮内间接注射。观察了人体躯干部的胸、腹、背及腰区浅淋巴管的配布情况及淋巴流向。
用扫描电镜技术对10周~足月胎儿胃肠道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0周时胃表面凹凸不平,胃小凹原基形成,小肠及结肠均可见有呈指状的绒毛。13周后,胃表面呈脑回状,胃粘
应用荧光逆行标记与乙酰胆碱酯酶药理组化显示相结合技术,观察了大白鼠苍白球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的起源。向一侧苍白球注入DAPI后,在下列核区内发现胞体既受DAPI标记,同时
豚鼠80只,随机分威对照组、针刺组和艾灸组三组。喂致胆色素结石饲料2个月后,取肝组织观察。喂致石饲料后各组动物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按变性程度分为4级,Ⅰ级变性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晶涂于大鼠右侧迷走神经心支近侧断端,在同侧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疑核以及两核之间的网状结构内发现标记细胞。根据实验结果,对心脏迷走神经节前纤
观察经常规固定的100例成人脾,形态可分五型。共出现312个脾切迹,平均每个脾3.12(0~9)个。位于脾前缘切迹的延长线通过脾无血管区者162(60.67%)个。脾动脉主干远距分支(分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