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间地头,认识农民伯伯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人物习作存在脸谱化、模式化的现象,一些专家提倡习作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教育的规律,于是生活化的习作策略就应运而生了。下面笔者就带领三年级的孩子走进田间地头,以日记的形式去认识“传统农民”。
  关键词:生活化  习作  农民  小学生
  
  一、小学生习作存在脸谱化、模式化现象
  老师在批改小学生作文的时候非常困惑,孩子们在写作时通常脱离生活实际,提笔就想着编造,假大空的现象比较常见,写的人物比较模式化、脸谱化。孩子们笔下的“爷爷奶奶”都是满头银发,慈祥和蔼的,关爱下一代无微不至;“爸爸妈妈”都是妈妈像老虎一样凶猛,不是狮子吼就是老虎叫,每天都是絮絮叨叨,爸爸每天都疲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成长,工作狂人一个;“老师”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尽职尽责、忙于教学,每晚都是没日没夜地批改厚厚的作业,在雨中给学生打伞,给生病的学生送药;“警察”都是兢兢业业,铁面无私,翻越千山万水追捕犯人,不顾家庭和孩子,舍小家为大家;“农民”都是头戴草帽,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二、生活化习作教学策略的提出
  针对学生作文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经过多方探究后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他认为:“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这样强调:“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基于小学儿童教育的实际出发的,也是基于写作源自现实生活提出来的。现实的生活是孩子们的乐园,只有在乐园里他们才能汲取营养并且写出东西来,习作才会展开,习作策略才能实施,学生的习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开展中队活动
  三年级是小学生由“写话”到“习作”的过渡期,为了让三年级的孩子们真切地感受“传统农民”的形象,暑假里,三五中队开展了“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的暑期中队实践活动。
  7月初,这些城里的娃娃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一路高歌来到了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田间地头,这时已经是上午十点钟左右了,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眼前是一片碧绿的大豆地和一人多深的玉米地,孩子们十人一组,分成四组,体验除草。在农民伯伯的耐心示范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进庄稼地里行动起来!孩子们戴着太阳帽,拿着锄头,在庄稼地里拼命寻找着“猎物”,每当除掉一棵野草内心就激动不已,嘴里还记着数。太阳渐渐升高,温度达到了三十几摄氏度,热极了!大豆地里的“农民朋友”羡慕起玉米地里的伙伴们,他们觉得玉米比较高,已经遮挡住了阳光,肯定比较凉快。当伙伴们走进玉米地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玉米地里不透风,闷热闷热的,调皮的汗珠立马从脑门上上落了下来。不到半个小时,这群孩子扔下锄头,在树荫下纳起凉来,他们喝着矿泉水,望着远处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伯伯,感慨起来:“以前在课本上只是朦胧地知道农民伯伯们辛苦,今天总算体会到了,什么是农民伯伯的辛苦!……”
  四、实践活动后学生的习作例析
  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以前的我真是太幼稚了,只从书中知道“农民”就是辛苦,殊不知他们充满着劳动的智慧呢。今天我认识了一位充满智慧的农民伯伯。他四十多岁,头戴一顶草帽,脖子上搭着一块毛巾,脸挺黑的,尤其那双粗大的手让我印象深刻。是这双粗大的手教会了我如何锄地,锄头既不能抡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顺着锄头的巧劲;锄头杆既不能拿太长也不能拿太短,太长太短都比较费力,还锄不到杂草。当你累的时候还可以手扶着锄头杆儿休息一会儿,这会儿的锄头就是一根拐杖。这个锄头既可以锄草还可以击碎泥块起到了松土的作用,还可以作为翻秧的工具……
  这个城里的小姑娘,非常可爱,开始她对“农民伯伯”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书本中,以前的写作仅仅是间接,刻板地描写“辛苦”,现在经过中队活动,她认识到“农民伯伯”锄地都有那么多知识,长年累月的耕作肯定蕴含着丰富的学问,“农民伯伯”真是非常有智慧!
  一位家庭优越的孩子这样写道:
  爷爷老是跟我说,他小时候天天下地耕作,非常辛苦。我一直不相信,因为我从电视上看见的农民耕作都有现代化的机械帮忙,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插秧有插秧机,不需要冒着风雨走进泥泞只要操作一下机器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农民这样辛苦!以前的农民只能靠勤劳的双手,顶多利用牲畜帮忙,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不劳作就没有收成,没有收成就要饿肚子。以前的农民挺可怜的,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劳动果实都被地主恶霸剥削去了,自己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难怪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景。爷爷说的事情都是真的,从今天起我一定会更加尊重农民,也会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了!
  这个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发现了农民的辛苦,亲身的感受让他理解了爷爷说的故事,思想上也受到了洗禮——勤俭节约。其习作不再是虚构空洞的事件,感情真挚。后来,我发现他在生活中会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这也是实践活动带来的影响呀!
  我带领着三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实实在在的田间地头,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农民在辛勤劳作的情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体验生活,感知“传统农民”的形象。这样他们在写日记时就有纯粹的生活体验,在描写人物时不再是假大空,在他们的笔尖情不自禁地写出了,皮肤黝黑,双手粗大而又充满耕作智慧的农民伯伯,他们用实际的锄草劳作这个事件,表现了“汗滴禾下土”。传统农民实在辛苦,这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这也使得一些孩子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把学生带到自然中,使他们走入生活、感知生活,“农民伯伯”就从孩子们的笔端活灵活现地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强调要以“文”化“言”,“言”“文”合一,注重文言学习的工具性。同时,它也要求学生探寻“言”背后“文”所蕴含的哲理,所传承的文化价值。再者,它强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还原学生想象。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赤壁赋》为例,探究如何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文”化“言”,“言”“文”合一;注重思辨,寻理人生。  关键词:文言教学 《赤壁赋》 “言”“文”合一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本文以七年级《爱在家人间》一课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有效情感教育渗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情感教育 有效渗透     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重视认知教学目标,忽略了情感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情感教育渗透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要: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和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是解决学生写作难的两大方法。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有:在观察中获得、在劳动中汲取、在活动中感受、在阅读中积累。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可以用一颗童心去体会学生的生活,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学生的情感,珍视并呵护学生独到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几方面著手。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积累素材 主观感受     对许多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让
期刊
摘要:种植园地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一块宝地,幼儿在种植园地中可以获得更多贴近生活的知识经验。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种植活动对幼儿多方位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选择种植品种,有效指导幼儿参与管理,整合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努力让幼儿在幸福的多重体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种植活动 幼儿成长     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给幼儿提供与大自然、与植物亲密接触的机会,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与美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近年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深入,因为它既紧扣主题,又围绕目标;既着眼整体,又留意局部。教师应充分解读教材,着眼于教学实际,借助思维导图组织构建小学生单元知识体系的各种教学活动,并巧妙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学生的思维体系,从而丰富和拓展语言的运用,实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思维导图 单元知识体系 构建  
期刊
摘要:学习伴随着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我们是在学习中长大的,所有能力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没有学习就没有成长,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关键词:学习 成长 人生     从一出生我们就在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整个人生历程,学习不仅是生活的准备,更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发展。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社会在发展,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方
期刊
摘要: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的差异性及课外活动时的共性,利用“班班通”设备,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发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在觅“点”、寻“线”和探“形”三个方面,以实例来说明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  关键词:心有灵犀 豁然开朗 觅点 寻线 探形     俗话说“心有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借网络东风,做管理班级的新型舵手,更好地引领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中学 网络 班主任管理 创新     近年来,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也为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时代的班主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发挥网络技术的优
期刊
摘要: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旅行团的标志和旗帜》,是第十课《策划出游活动》的延伸,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由于此课的知识点呈现复合性,既要强调“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小旗帜信息清晰又有美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又要突出“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的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容易导致教学难、重点不分,目标不清晰。为此,笔者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中不断实践,逐步提炼出“减法”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
期刊
摘要:微课优化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活力,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让微课的便捷性、针对性、趣味性助力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微课资源 多种形式 有效应用     “微课”,是以生动形象的视频为载体,结合直观的图文,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展示出来。“微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