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故障检修的技巧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29001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电气设备 故障检修 技巧
  摘要:电气设备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而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又不允许长时间停电检修,否则将使用户停电,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熟练掌握排除故障的步骤及技巧,在很短时间内修复设备,使之正常运行。下面谈一下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及技巧。
  一、分析电气故障现象及原因
  1、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障现象,这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但是,故障现象是检修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电气故障检修的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2、分析故障原因、初步确定故障范围、缩小故障部位。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气故障检修的关键。分析的基础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是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与故障实际的结合。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众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
  3、确定故障部位、判断故障点。确定故障部位是电气故障检修的最终目的和结果。确定故障部位可理解成确定设备的故障点,如短路点、损坏的元器件等,也可理解成确定某些运行参数的变异,如电压波形、三相电压是否平衡等。确定故障部位是在对故障现象进行周密的考察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气故障检修技巧
  1、熟悉电路原理,确定检修方案。当一台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动手拆卸,首先要了解该电气设备产生故障的现象、经过、范围、原因.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弄清电路中各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结合实际经验,经过周密思考,确定一个科学的检修方案。
  2、先机械,后电气。电气设备都以电气——机械原理为基础,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先进设备,机械和电气在功能上有机配合,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往往机械部分出现故障,影响电气系统,许多电气部件的功能就不起作用。因此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并不全部都是电气本身问题,有可能是机械部件发生故障所造成的。因此先检修机械系统所产生的故障,再排除电气部分的故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先简单,后复杂。检修故障要先用最简单易行、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处理,再用复杂、精确的方法。排除故障时,先排除直观、显而易见、简单常见的故障.后排除难度较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
  4、先检修通病,后攻疑难杂症。电气设备经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是“通病”。由于通病比较常见,如果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较丰富,就可快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古怪的疑难杂症,简化步骤,缩小范围,提高检修速度。
  5、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外部是指暴露在电气设备外、密封件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插口及指示灯。内部是指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内部的印制电路板、元器件及各种连接导线。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就是在不拆卸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电气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旋钮、按钮等调试检查,缩小故障范围。首先排除外部部件引起的故障,再检修机内的故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拆卸。
  6、先不通电测量,后通电测试。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再在通电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元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故障设备通电前.先进行电阻测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方能通电检修。
  7、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任何电气系统的公用电路出故障,其能量、信息就无法传送、分配到各具体专用电路,专用电路的功能、性能就不起作用。如一个电气设备的电源出故障,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向各种专用电路传递的能量、信息就不可能实现。因此遵循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的顺序,就能快速、准确地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
  8、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五花八门、干奇百怪。任何一台有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完,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技巧、心得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学习掌握各种新型电气设备、归纳机电理论知识、熟悉其工作原理、积累维修经验,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检修电气故障的行家里手。
  三、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方法
  电气故障检修,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故障作出具体分析,但也必须有根本的检修方法。
  1、直观法。通过“问、看、听、摸、闻”来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障电路和故障所在部位。
  (1)问。向现场运行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如故障发生前是否过载、频繁启动和停止;故障发生时是否有异常声音及振动、有没有冒烟、冒火等现象。
  (2)看。仔细察看各种电器元件的外观变化情况。如看触点是否烧融、氧化,熔断器熔体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热继电器是否脱扣,导线和电缆是否烧焦,热继电器整定值是否合适.瞬时动作整定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等。
  (3)听。主要听有关电器在故障发生前后声音有否差异。如听电动机启动时是否只“嗡嗡”响而不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后是否噪声很大等。
  (4)摸。故障发生后,断开电源,用手触摸或轻轻推拉导线及电器的某些部位,以察觉异常变化。如摸电动机、自耦变压器和电磁线圈表面,感觉湿度是否过高;轻拉导线,看连接是否松动;轻推电器活动机构,看移动是否灵活等。
  (5)闻。故障出现后,断开电源,将鼻子靠近电动机、自耦变压器、继电器、接触器、绝缘导线等处,闻闻是否有焦味。如有焦味,则表明电器绝缘层己被烧坏,主要原因则是过载、短路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等故障所造成。
  2、状态分析法。状态划分得越细,对检修电气故障越有利。对一种设备或装置,其中的部件和零件可能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查找电气故障时必须将各种运行状态区分清楚。各部件虽然只有工作和不工作、接通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但到底处于何种状态,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3图形变换法。电气图是用以描述电气装置的构成、原理、功能,提供装接和使用维修信息的工具。检修电气故障,常常需要将实物和电气图对照进行。然而,电气图种类繁多,因此需要从故障检修方便出发,将一种形式的图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图。其中最常用的是将设备布置接线图变换成电路图。将集中式布置电路图变换成为分开式布置电路图。设备布置接线图是一种按设备大致形状和相对位置画成的图,这种图主要用于设备的安装和接线,对检修电气故障也十分有用。但从这种图上,不易看出设备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而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检修电气故障的基础,对检修电气故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将设备布置接线图变换成电路图。电路图主要描述设备和装置的电气工作原理,有了电气工作原理图,就能更准确的分析和查找故障点,尽快的排除故障。
  总之,电气故障的检修技巧,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总结。通过各种现象分析事故原因,做出正确判断。
其他文献
在连续加料的情况下,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弹性体(ACM).实验研究了硫化胶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单体的配比,同时在ACM中引入极性基团,用环氧树
ABC管理法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我国电力企业面临多方面的竞争,电力营销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探讨了ABC管理法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采用市场贡
公共住房问题对于研究和理解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探析我国公共住房政策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文章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式,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
本文介绍利用日本三(MITSUBISHI)&生产的FX2N型PLC,设计了3个PLC在三相异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给出了控制梯形图、程序及输入、输出接线图,程序已在FX2N系列PLC上运行通过。
本文以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机组炉膛压力测量装置为例,对测量装置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测量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锅炉炉膛堵灰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锅炉装置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建设步伐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随之而来的就会遇到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能够使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政府应该对工程质量适时进行监督管理,本文阐述了政府适时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就针对监督过程提出了几点思考。
美国的教师领导概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理论走向了实践,从联邦到地方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师领导培养框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领导者,值得我国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