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霍去病墓石雕《跃马》感受艺术形象的内在生命力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anx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大都包含着内在和深远的意蕴,是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的体现。只有感悟和领会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这批巨型动物石雕,原来是散置在坟山上的,不论石虎、石牛、石羊,姿势或站立,或卧伏,个个神态不同,造就出祁连山上牛马成群,一派北国风光,真是意味深长,富有情趣。作者运用循环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是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决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气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跃马》这尊石雕:霜天晓角,嘶风惊跃,奋然腾起之势,在这件石刻作品上,表现得韵味十足,有动感,有力度,给人以壮美、刚健雄豪的振兴激情。
  《跃马》表现了闻惊而动,将要奔腾而尚未完全跃起的霎时间瞬息动作姿态。由静而动,如箭在弦上,发则风驰电掣,势不可挡的冲动,这正是骏马雄烈气概的最佳艺术表现。但是最精彩生动部分是马的颈项,弧度与筋肉紧绷的质感,似乎在调动全身力气,昂扬摆拨,突出了整体之动势,由项到背,由背到后肢,把前在贴地的后蹄,表现得突于弹性,积蓄着一蹬腿即腾的爆发猛势。唐•白居易说“背如龙合,颈如象,骨竦筋肌内壮,日行万里速如飞”正好出了这石马的造型特点。雄健有力,精神饱满,又显得机敏灵活,这样的石馬,出现在霍去病墓上更能使人联想到青年将领的果敢骠悍威猛英姿。体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英勇善战豪爽气概。
其他文献
人们把教师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认为教育事业就是塑造完美人格、塑造灵魂的事业。  “塑造”一词多用于艺术范畴,关乎灵魂塑造的教育工作与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它与一切艺术加工一样,有努力让美彰显的特点。如雕刻艺术品的加工得照顾材质本身的特点进行雕琢,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然会尽其所能地通过加工展现其材质的优点。优秀的化妆师会针对服务对象的特质尽力凸显其优势,淡化其不足,使其美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教育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其安全性存在着极大威胁.本文针对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探究其相应对策,
鄚州采油作业区是中石油的一个下属单位.单位的HSE监管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健康、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企业和员工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声誉、社会的稳定和企业持续发
改革开放以来,武建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取向,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转换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企业管理,推动了企业持续发展,在集团信誉、工程质量、
摘 要 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够完善,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等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些现象,从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政策 会
目的探讨尘肺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湛江市121名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死亡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其中,死亡组(病例组)30例,生存组(对照组)9
家,一个温暖的字眼,却上演了一幕幕辛酸的故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里,欣欣向荣的外表下包裹着一副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画面,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但没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他就
摘要:本文比较了目前绵阳市武术散打与跆拳道发展的不同境遇,进而深入分析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落后于跆拳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推进武术散打运动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散打;跆拳道;普及程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45-01    1、武术散打与跆拳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国武术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最大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43-01    人作为一种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以及不断增值意味着企业的良性发展
中部地区六省有五省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城乡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协调、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制约着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破解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就成为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所在。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有效率、有特色的小城镇  一是科学合理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