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暴动

来源 :当代体育·扣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领,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形态定义。简单说就是从事劳动工作的雇员,典型的代表可能是工厂作业员。在NBA赛场上,蓝领不是那些端着枪在外线轻松放冷箭的家伙,也不是那些能突擅投的板凳球员,而是每一场比赛义不容辞地包揽所有脏活累活的苦力。他们在球队进攻端几乎没什么大贡献,但他们却另辟蹊径地证明着自己!没错,蓝领就是苦力,但现在NBA蓝领们却是有成为金领的趋势。
  
  蓝领的春天
  
  兰多夫不算蓝领,但在灰熊以四年7100万美金火线续约后,灰熊管理层也表示下一步计划将是续约马克·加索尔——在和马刺的角力中,小加索尔场均15.5分、11.0个篮板以及1.5个盖帽,你在季后赛中还能找到几个达到这样数据的中锋?——兰多夫声称正是灰熊计划续约小加索尔,才促使自己答应留在孟菲斯。之前,履遭骂名的灰熊管理层这次终于得到了灰熊球迷的一致支持。一份年薪过千万的大合同,相信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就在今年二月,肯德里克·帕金斯拒绝了凯尔特人为他开出的四年略低于3000万美元的合同。心知留人无望的波士顿无奈之下把他交易到俄克拉荷马,而随后帕金斯以四年3480万美金的价格与雷霆续约。
  看看吧,蓝领球员都可以拿到近千万美金的年薪了。就在15年前,当丹尼斯·罗德曼和公牛签下一年900万美元的合同时,有多少人拿着计算器、皱着眉头、甚至翻阅了无数的历史资料然后在本子上写写算算,目的就是为公牛的这笔钱掏得是否划算进行计算。但是在那过去了10年后的2006年发生了什么?一堆大个子苦力球员们,真的正在咂摸前辈从来不曾企及的幸福。
  大本当时四年6000万美金的合同可能吓人一跳,但是他毕竟背着四次全明星、四次最佳防守球员、一次总冠军、两次篮板王和一次盖帽王的头衔,而且他还拒绝了活塞之前提出的四年4800万美金的报价。只会抢篮板和扣篮的克里斯·威尔考克斯最终也在超音速那里得到三年2400万美金的合同,而原因仅仅是他在合同年打出了职业生涯最好的表现,但现在你还记得他吗?为了吸引纳兹尔·穆罕默德补充大本离去后的内线空缺。别觉惊讶,这年头的NBA除了苦力中锋之外,根本找不到几个攻防兼备的禁区人才。穆罕默德获取平均年薪600万美元的合约也不算过分,要知道,2005年夏天的杰罗米·詹姆斯都能拿五年3000万的合同,穆罕默德至少与詹姆斯相比还会投篮。
  开拓者也在诸多球队的争抢中,将一份五年3200万美元的合同塞给了中锋普尔奇比拉,相比较之前一个赛季6分7个篮板级别的普里奇比拉都能得到这份薪水,那之前一个赛季场均5.2分、8.7个篮板的雷吉·埃文斯在掘金那儿得到的五年2300~-实在是算不上什么,而当时奥尼尔“仅仅”拿2000万平均年薪只能说“价廉物美”了。
  这些从来出现在镜头边缘的所谓配角们,骤然问发现自己想拿到一份高至突破千万的合同,竟然也变得如此易如反掌。而实际上,在大本步入千万年薪行列之前,已有多位蓝领抢先尝到了甜头:丹皮尔在2004年一边叫嚣着自己是西部第二中锋,一边和小牛签下了七年7300万美元的合同,钱德勒在2005年和黄蜂签下一份六年6500万美元的合同,达勒姆波特也在2005年和76人续签一份六年6500万美元的合同。而去年,一向出手阔绰的小牛老板马克·库班也给了替补中锋海伍德六年5500万美金。数据丝毫不妨碍他们往自己的口袋里装钱,而且会让昔日名头更大的前辈们目瞪口呆。与他们相比,诺阿去年在公牛手里拿到的五年6000万美金的续约合同,已经可以心安理得了。
  是的,蓝领们早已经不再是只满足于存在、生存的角色,而是开始更多的拥有选择的权力。在得到顶薪的同时,蓝领也在选择合同的时候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蓝领们的春天现在已经来临了。
  
  大个子先富
  
  事实上,你能发现的一个事实就是,这些得到大合同的“蓝领”基本上全都是大个子球员。就在大本拿到1500万美金的年薪的时候,作为联盟最好的外线防守者,还在圣安东尼奥拿着375万的布鲁斯·鲍文眼馋的要命。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追根溯源,还得归结到“得内线者得天下”和“防守赢得总冠军”这两句被NBA印证了整整65年的至理名言上。
  现如今联盟的赛场上,优秀中锋已经越来越少,而真正具有统治力的就更是凤毛麟角。更快的速度、更快的攻防节奏、更火爆的扣篮表演,是NBA的大势所趋。这样的打法强调速度、准确,速战速决,不要求大个子会什么内线要球、耍什么低位脚步。
  所以,现今的联盟已步入误区,好身体似乎比扎实的基本功更加重要。同时,联盟的规则更改让进攻性中锋更难生存,现在的吹罚特别保护外线球员,鼓励他们多持球突入禁区但裁判对内线的肉搏却持默许态度。在一个外线稍有身体接触就会吹防守者犯规的年代,内线防守球员却可以拉、拽、推、拱无所不用其极,手臂顶腰居然成为低位基本的防守姿势,技术出色的大个子在这种野蛮的防守下,还能有什么发挥?正如火箭主教练阿德尔曼说的那样,“联盟规则发生了改变,以前有非法防守,姚明在低位几乎无法阻挡,但现在协防更容易了。姚明在进攻端威力降低的同时,却要在防守端面对一些他几平没法跟上速度的小个球员。”
  在这种“蓝领暴动”的作用下,美国高中、大学篮球界在选拔和培养内线球员时,看重更多的是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不是基本功。环视美国街头,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黑大个儿只会依靠自己出色的弹跳、过人的力量,挤开对手,腾空而起将球砸入篮筐。勾手、背转身,亦或是华美的篮下脚步,似乎已经绝迹干上个世纪。
  电视机前的孩子们,眼瞅着自己的偶像“魔兽”霍华德都是这个打法,他们在平时打球的过程中又怎么会注重培养像“大梦”奥拉朱旺那样的基本功训练?那些NBA的球探们,看到身体素质惊人的大个子便当做璞玉,又怎会在乎他是否掌握了哪些内线脚步?那些大学教练们,本想把自己所知的基本功都倾囊传授给来投自己门下的大个子,可这些家伙来到大学只是走个过场,便道NBA拿大钱去了。而些挂着中锋名的大个子,负责的只是卡位、抢板、一传,接着就是跟着组织后卫跑了,练再多的基本功也无用武之地。
  因此,既然没有出类拔萃的中锋,那么为了“得天下”和总冠军,就势必要找来一帮蓝领和对手死缠烂打,这也是蓝领们身价水涨船高的原因之一。
  
  蓝领的生存空间
  
  蓝领们的技术较为粗糙,主要依靠身体吃饭,决定了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难以得到太多的关注。他们不太可能从一开始就成为球队重点培养的对象,更多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这就意味着需要面对无穷无尽的肌肉对抗;需要主动去保护球队的老大,帮老大承担犯规次数:甚至需要卡位,成全老大的篮板数据统计。而只有当他们的身体变 得足够强壮,并积累了大量的防守经验时,才有希望迎来冒尖的机会。
  他们为了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就必须在这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联盟里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本赛季,姚明的受伤,也让查克·海耶斯打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赛季。但在2006年的时候,海耶斯的第一份合同只有10天,而现在他不仅在火箭效力了五个赛季,且只有1米98的海耶斯已经成为火箭禁区的保护神。他能做各种事情——和霍华德、邓肯肉搏;去三分线外追逐诺维茨基;在内线和布泽尔一对一;也还可以换位去防守那些通过挡拆突破进来的后卫,无所畏惧的站在他们的进攻路线上。
  蓝领们都在苦练着力量,梦想着拥有大本那一身结实的肌肉,并向大本的最高卧推重量445磅(约202公斤)看齐。大本曾经总结说:“我喜欢挖战壕,做那种苦活,只要你相信自己,并且专注于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你才有机会成功。”
  成为一个“老球皮”,这就是蓝领们的生存空间,也正是这样的努力让他们的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不可否认,在NBA的蓝领球员中,有人并不愿意去做这些粗活,但他们的双手不如基德、纳什、保罗灵活,双脚也不如韦德、科比迷踪,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他们应该感谢上帝给了他们这样一副铁打的身板。所以,与其说是他们选择了做蓝领,不如说是“蓝领”造就了他们。
  
  极品蓝领:
  
  吉姆·罗斯卡托夫
  职业生涯:场均6.2分 5.6个篮板
  七次总冠军
  奥尔巴赫称罗斯卡托夫“健美先生”,好象他的身体是用大理石雕刻出来的一样。凯尔特人将罗斯卡托夫定位在‘垃圾人’和防守恐吓者。
  
  戴夫·迪巴斯彻
  职业生涯:场均16.1分11.0个篮板
  两次NBA总冠军六次防守第一阵容入选NBA历史50大巨星以及名人堂
  做为NBA历史上顶级篮领球星,迪巴斯彻总是汗流浃背。没有人比他更蛮横、也没有人比他更兢兢业业。他的对手每次碰上他都会意识到又有一场头疼的比赛到来了。
  
  韦斯·昂塞尔德
  职业生涯:场均10.8分 14.0个篮板
  一次总冠军一次第一阵容入选NBA历史50大巨星以及名人堂有着禁欲主义者般的坚忍和克己,也有着钢铁般获胜的决心。作为一名身高只有2.01米的壮实中锋,他通过不懈地拼抢篮板,碎骨机一般地在内线挡切要位,和激光制导般的传球成名。作为1978年总决赛MVP,昂塞尔德的数据统计是场均9.4分、12.0个篮板。
  
  马克·伊顿
  职业生涯:场均6.0分 7.9个篮板 3.5次盖帽
  两次最佳防守球员五次最佳防守阵容四次盖帽马克·伊顿算得上是在防守端最有威慑力的中锋之一。1984-85赛季,他拥有震惊联盟的456个盖帽,场均5.56次,创下了联盟历史记录。他的职业生涯一共有3064个盖帽(历史第三),平均每场3.5个(历史第一)。
  
  丹尼斯。罗德曼
  职业生涯:场均7.3分 13.1个篮板
  五次总冠军两次最佳防守球员八次最佳防守阵容七次篮板王他是个疯子、痞子、变性恋!他我行我素,他会在两万人前痛哭流涕,也会在两万人前挥舞拳头!他抢篮板球神乎其神,却不屑于得分,他是NBA有史以来最另类、最有个性的家伙。同时,他也是NBA历史上最好的蓝领。
  
  迪肯贝·穆托姆博
  职业生涯:场均9.8分 10.3个 篮板2.8次盖帽
  四次最佳防守球员六次最佳防守阵容三次盖帽王高居联盟历史第二的3289次封盖已经说明了问题,而“大叔”摇动手指的经典动作,也已经成为球迷心目中永远的记忆。
  
  布鲁斯·鲍文
  职业生涯:场均6.1分 2.8个篮板
  三次总冠军八次最佳防守阵容
  他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球员,欣赏他的人送他一个“防守专家”的绰号;痛恨他的人称他是肮脏和卑鄙的代名词。鲍文有的,是一种拼搏的勇气和一颗无比坚强的心脏。
  
  本·华菜士
  职业生涯:场均6.0分 10.0个篮板
  一次总冠军四次最佳防守球员11次最佳防守阵容永远充满激情和力量,永远保持高度的兴奋和注意力,拼抢每个篮板球,积极参与每一次防守——大本是努力勤奋型球员的代表,也是蓝领球员的楷模。
其他文献
1975年出生的凯文加内特是NBA史上第一位不满20岁就被选中的高中生球员。1995年迈进NBA大门的加内特,凭借其彪悍的防守洋力和超过2.1米的身高,在NBA赛场上驰骋了16个赛季。作为联盟中首屈一指的强力大前锋,加内特在凯尔特人队已经拿到了一枚总冠军戒指。虽然他已经不能像在森林狼队时那样只手遮天。但作为凯尔特人“四巨头”之一的他,有责任带领球队为冠军而努力奋斗。
期刊
似乎我在用一生等待采访这个男人。这些年里,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选择将杂志编辑作为自己职业的主要原因,我甚至可以说,没有他,我就无法成为如今的我,对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来说,篮球几乎是我们童年记忆的全部,  我就这样听他诉说着,恍然间却发现自己对篮球对人生竟都有了更深的认知。  “你别再拍那颗破篮球了!”至今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清晨被我吵醒时母亲的斥责声。她骂完了以后,就轮到隔壁的约翰逊夫人冲我大喊
期刊
有时,历史的惊人巧合会让你欲仙欲死。  小牛和热火联手创造了两个奇迹:第一,除了那些王朝球队,他们是仅有的时隔两年以上还能在总决赛上再聚首的两支球队;第二,这两支球队都只进入过两次总决赛,遭遇的恰好都是对方。  但五年过去了,即使我们依然可以在双方阵容中,看到诺维茨基、特里、韦德和哈斯勒姆四张老面孔,但很多事情的真相早已面目全非了。2006年,丹皮尔还是小牛队的内线悍将,如今居然沦为热火的超级备胎
期刊
“对我来说,最感到疑惑的事情是,他与年轻时的我没有一点相似之处。”老霍林斯说,“他打球的风格跟我一点都不像。当我在遇到与他相似的赛场环境时,我知道我会怎么做。我是从高中时代开始正式打篮球的,在赛场上我一直都是以攻为首的球员。但他却不同,他会寻找己队处于开阔地带的队友,然后将手中的皮球传给他。不过,我得承认,我一直都是教导手下球员这样打球的,他现在是在用我教导的方法来对抗我曾经喜欢的打球方式,想起来
期刊
我发现,有一种横贯中西的思维一直令人类痴迷;把最好的留到最后。这就好比一场拳击垫赛平凡无奇,甚至不堪入目,但观众为了两个伟大拳手之间的压轴好戏还是愿意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悠闲地等下去。总之,无论是小说,戏剧,魔术抑或任何表演,把“好的”留在最后。才会更有看头。  作为季后赛金字塔的最高端,NBA总决赛是每个赛季的精华浓缩。只有重量级球队的对决和天皇巨星的PK才配得上一场完美的较量。现在我要问,什么样
期刊
至本文截稿日,小牛在西部决赛中以4比1击败雷霆,这样一来,达拉斯总决赛名额的球队。他们的对手是谁?看起来十有八九会是热火——迈阿密人已人已经触碰到连接分区决赛和总决赛的纽带。成为率先拿到经在东部决赛中3比1领先公牛,距离撞线只差一步。  那么。“热火VS小牛”会是你心目中完美的总决赛对阵范本吗?当然,如果你是罗斯的球迷,你还可以对公牛和小牛之间的“双牛大战”保留最后一丝期待。事实上,或许你之前还期
期刊
在分区决赛开打之前,公牛与小牛是最被媒体看好可能获胜球队,所以他们之间进行总决赛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双牛之战”发生的可能性高达49%,比排名第二的热火VS达拉斯(24%)高出一倍还多。  公牛和小牛之所以会被看好,原因是他们都在分区决赛中占据主场优势——今年季后赛前两轮的12组系列赛,拥有主场优势的球队取得了9次胜利,可见主场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另一方面,两支球队都有状态最当红的球员:罗斯是今
期刊
1   看上去,今年的NBA季后赛终结了很多东西。除非由“70后”精英分子诺维茨基和基德领军的小牛夺冠,否则任何结局都会进一步恶化“70后”球员已然退出主流江湖的现实。他们不再占据联盟的半壁江山,反而更多是出现在板凳末端和饮水机旁。按照正常推算,“70后”球员的平均年龄应该在32岁以上,除了个别越老越精的妖怪级球员,你实在不能指望他们能在整体上有什么现象级表现了。  再靠近点,我们会接触到问
期刊
电视圈里流行一句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NBA也未能免俗,所以ABC(美国广播公司)一位体育销售总裁在被问到希望哪支球队进入总决赛时,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尼尔森”。这里的尼尔森指的是全美最大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如果该机构的收视率调查是一路飘红,转播商和NBA都能赚个盆满钵满。像是去年总决赛湖人和凯尔特人就算是万众期待的较量,他们还大战了七个回合才分出胜负,最终这个系列赛的收视率也
期刊
NBA比赛的对抗性越来越强了,我们经常会听到球员们抱怨NBA的82场常规赛过于漫长,而在赛季中或者赛季末期,很多主教练都会选择让主力球员轮番休息,看上去也是为这些抱怨进行了佐证。现在,能够坚持整个常规赛季满勤出场的球员,都能够被称得上“铁人了”。不过,在联盟历史上单赛季出战超过82场的球员也大有人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联盟历史上有哪些“超场次”参赛的劳动模范。无可否认,交易以及球队之间场次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