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疗效、最佳剂量及安全性. 方法 连续性收集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专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特发性震颤诊断标准的患者,建立登记随访档案,常规给予为期5周的普拉克索治疗,方案具体为:第1周0.25 mg/d(0.125 mg/次,2次/d)、第2周0.375 mg/d(0.125 mg/次,3次/d)、第3周0.5 mg/d(0.25 mg/次,2次/d)、第4周0.75 mg/d(0.25 mg/次,3次/d),并在患者用药后第1、2、3、4、5周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特发性震颤分级量表各评定1次,根据评定结果及患者主观感受调整剂量.所有患者第2周均需加量,如第3周复诊自觉加量前后效果一样,则不再加量,否则继续加量,直至震颤症状无再减轻,以此类推.部分患者第5周可加量至1.5 mg/d(0.5 mg/次,3次/d).治疗第6周记录评价所有患者的剂量及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显效率和最佳剂量,同时使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 结果 最后完成研究患者共46例,其中用药后症状减轻至0级的患者有30例,减轻至1级有12例,减轻至2级有3例,即共有45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显效率为97.83%;无效1例(2.17%).进入有效统计学分析患者例数共45例,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剂量普拉克索治疗不同震颤级别特发性震颤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32.473,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1.5 mg/d(0.5 mg/次,3次/d)剂量组与其他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1例患者出现幻觉,减量后消失;1例患者有低血压表现,减量后消失;未见因为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结论 普拉克索治疗特发性震颤安全有效,副反应轻微,最佳剂量为1.5 mg/d(0.5 mg/次,3次/d),可作为特发性震颤的一线用药.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青海省1992-2013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劳动力和资本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平稳性检验后,建立了多元线性回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Takayasu病,其为大、中动脉慢性、进行性炎症和狭窄性疾病,好侵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但因其慢性闭塞过程,常有侧支循环形成,所以合并脑梗死并不常
世界范围内妊娠合并癫痫的孕产妇占所有孕产妇的0.5%~1.0%.癫痫发作本身会对母亲以及婴儿造成危害,而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又要面对各种副作用和致畸作用.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seudohypoparathyroidism,PHP)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男女发病率为2:1,多数患者首次发病在10岁以内.1942年,Albright 等[1]首先描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96例,
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化隆县为例,就县城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若不被及时清除,会过度兴奋谷氨酸受体,介导“兴奋性毒性效应”对神经系统产生损伤.细胞外没有分解谷氨酸
目的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结合二氧化碳(CO2)负荷试验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 方法 选择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间在空军总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管腔进行性狭窄、闭塞,颅底形成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少见脑血管病,其病因不明.而烟
目的 探讨前循环多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策略及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85例前循环多发动脉瘤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