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环境下,综合型人才培养是大学教学的目标。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的原因、途径及意义。
  【关键词】 大学校园;社区健康教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1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大幅提升;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健康教育是社区护士主要职责之一;因此,必须在高校内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以调动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社区护理技能素质。很多高校内部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进行综述。
  1 大学校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原因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课程,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且成为大学公共课程、护理临床专业课程,这为护理学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教学实践来看,教学过程中偏重社区健康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性操作教学较少,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社区健康护理技能相当不利,且不利于后期社区护理服务。因此,为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社区服务能力,落实社区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特征,教学中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计划与活动。
  2 大学校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实践途径
  2.1 制定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学是专业必修课程,要求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参照《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同期平行课程,制定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具体方案。其教学目标在于实现教学目标与社区需求相结合,学生技能掌握与能力提升、素质提升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展开前,教学研究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基础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优化,实现教材与学生相统一、教师力量与教学需求相统一,编写实践方案,保证方案可行、可靠。向学生简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目的、方法,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分,以促使学生参与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
  2.2 落实教学内容
  2.2.1 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活、行为相结合,主要内容有:大学生的饮食习惯、睡眠情况;对常见疾病的认识,如肺炎、乙肝、结石、牙痛、感冒等;对大学生减肥的认识;大学生的就医认识,其包括对校内医务人员的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方式等评价;女大学生对女性疾病的认识,且关注女大学生乳房保健、个人卫生等。
  2.2.2 教学实施方法 ①展开小组教学,确定实践主体。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关注实践教学,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因此,以小组方式,让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知识普查,了解大学生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②进行问卷调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护理专业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对样本中对社区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并根据样本人群特点、健康问题特点,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经老师指导后确定计划实施。③进行健康教育干預,全面评价实践结果。对特定人群展开健康教育干预,一方面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社区护理知识教育与培训,以全面提升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讲座、座谈会、发放社区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提升样本人群的社区健康认识,并以演示操作传授样本人群日常护理技能。经社区健康知识、技能宣传培训后,各个护理专业小组对健康教育进行综合性评价,并调查、统计、分析社区健康教育效果,与初期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并总结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技能要求、服务要求等。④形成总结报告,反馈实践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在《社区护理学》课程结课前做好社区健康教育报告总结,其内容包括社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结果分析与总结、个人发展分析等方面,此后提交书面报告。待收集完小组报告后,由任课教师对报告进行批改、评定,将评价结果积极反馈给学生。
  3 大学校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社区健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且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在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且对学生后期生活、工作起到积极性的指导作用。
  3.1 激发学生兴趣 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转变了传统以知识教学为根本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发挥教学指导、组织协调的作用,将原来的“讲台授课”变为“学生实践”,直接要求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并在其中发挥个人力量,相对于枯燥、死板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设置的调查问题较多,且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如减肥、乳房保健等,可直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3.2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且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人文素养等,尤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护理的目的在于服务患者、服务社会,因此,教学实践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校园中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要求学生将理论运用实践,并通过调查分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实现调查结果,必须以小组内部合作为前提,以与外界沟通为保障,因此,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
  3.3 其他作用 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群体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护理知识、医学知识,且利于提升大学生人群、社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认识等,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条件: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中,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探索,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知识,获得了一定社会经验,可为后期工作提供准备。
  4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社区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提升,因此,护理专业教学中,必须以综合型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利用大学校园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提升大学生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帮助大学生和社区群体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年,由旭,郭岩.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2):24-26.
  [2] 彭静媛,毛昌银.城市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03):60-60.
  [3] 岳云强,肖银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初探[J].广西教育,2010(30):51-52,54.
  [4] 齐永钦.创新教育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21(03):9-10,1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莆田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莆田市1992——2012年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1992——2012年共检出HIV/AIDS253例,其中HIV138例,AIDS115例,死亡69例,HIV/AIDS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其中已婚
期刊
目的 构建食管癌术后患者误吸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并确立各级指标权重系数.方法 对17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咨询,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
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通过联合应用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临床效果与用药安全性.方法:抽取院内精神科自2017年1月 ~2018年12月止诊治的56例抑郁症病人为回顾分
权力与民心不可兼得?许多人一旦进入管理层,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这种变化。研究显示,个人权力实际上影响着我们与别人产生共鸣的能力--掌握权力的人往往缺乏同感能力,读不懂别人的
目的:探讨皱果赤瓟野转家的可行性.方法:在低海拔地区进行人工栽培.结果:掌握了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结论:皱果赤瓟野生变家种完全可行.
目的:住院眩晕患者通过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对患者的降压的有效情况进行研究,评价该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笔者从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一年时间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高龄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的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 分析2016年桐乡市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亡概率(早死率)及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依据.方法 从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不同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股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46例,采用关节镜下逆行带锁髓内钉(GSH钉)内固定28例,采用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