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艺术中的“极简主义”审美取向——以宋瓷为研究中心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极简美学走入大众视野,简洁自然的审美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极简主义思潮因此而大行其道.其实,这种极简美学风格早在宋代文学艺术中即已得到一定展现,在"三教"合流、由外转内、理学本体思辨等因素的影响下,宋代文艺的审美取向发生了较大转变,平实晓畅、文从字顺、简朴平易成为人们的创作观念,在诗文、绘画、书法、工艺等领域出现了一种"简古高远"的艺术清流,尤其是在宋瓷简洁实用的器型、素净优雅的设色、自然内敛的装饰中,表现出了一种典型的"极简主义"风范.中国宋瓷的审美取向与现代西方盛行的极简主义思潮不谋而合,为此,探讨宋代文艺的审美取向,剖析宋瓷艺术中的极简主义风格,无疑具有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学生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培养关乎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班级文化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最基础的文化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大量苏联专家来华援助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开展.本文以新中国水运业为研究对象,首次挖掘交通部、央企档案,通过调研访谈等,揭示苏联专家对新中国水运业产生的影响.在新中国水运业各个领域,从规划建制到具体的港口建设、劳动管理、培养人才等,从技术设备的引进、管理模式和新体制的创立与运行等,均能看到苏联专家影响之所在.其影响全面而深刻,不仅从技术、管理、工程等微观层面传递苏联较先进的经验与技术,而且对计划经济的行业体制建立等宏观层面以及人才培养等长期层面都进行了具体指导.
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是19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团体之一.新近发现的"教联"成立初期所制定的《中国新兴教育社纲领》完整文本,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将此纲领与"教联"在1935年所制定的另一纲领《中国新兴教育者联盟纲领草案》相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对左翼教育运动不断扩大的思想影响.在理论层面,"教联"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日趋深入、自觉,这表现在对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与劳动大众的关系及新兴教育的主体力量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及分析上;在实践层面,"教联"将投身改变现实的社会革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阐释实践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系统化培育路径。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首先要在高校内部形成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和培养评价“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培育机制,还要重塑有利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要素。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电信黄石分公司不断推进党的建设,
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及其评判标准,其中明确了符合标准的社会组织有权就环境侵权行为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但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公共利
宏观结构上的城乡差异对居民的环境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迄今学术界关于中国居民环境结构的城乡差异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利用2013年CGSS环境模块中有关中国居民最近一年环境行为量表的数据分析中国居民环境行为与城乡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乡这一结构因素对中国居民的环境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居民的环境行为好于农村居民.(2)区域与居民的环境行为高度相关,中国东部地区居民的环境行为明显好于中部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居民的环境行为略好于中部地区.这可能与西部居民长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朴素的"环保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提出的总体性国际格局蓝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根本指导方略之一.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全球化建设和思想领域话语权的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实践,提出了超越既定全球化格局以及西方强势意识形态所谋定的国家间关系的宏伟规划.然而,这一规划不会一蹴而就,其实现不仅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现实障碍,切实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需要冲破长期形成的意识形态壁垒,建立为更高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国家间沟通机制,凝聚新的稳定共识,最终建立属于整个人
新冠疫情的冲击促使在线学习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运用,加之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鼓励与大力号召,混合式学习成为后疫情时代学生学习的常态化方式.为探究师范生混合式学习中
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主题,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可以促进青少年情绪情感健康发展,减少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未来研究方向可以着力于拓展同伴依恋的研究对象、测量工具的本土化和纵向设计的发展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