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感知对游客恢复性体验的影响—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挤感知对游客的游憩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以情绪反应为中介变量,构建游客拥挤感知对恢复性体验影响的关系模型,选取福州的8个城市公园为研究样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拥挤感知对恢复性体验的影响路径有2条,分别是“拥挤感知—恢复性体验”的简单路径和“拥挤感知—情绪反应—恢复性体验”的综合复杂路径;2)拥挤感知可划分为物理拥挤感知与游憩拥挤感知2个维度,其中物理拥挤感知对恢复性体验的影响大于游憩拥挤感知;3)游客的情绪状态对其恢复性体验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注重游客的空间体验、关注游客的情绪,可有效提升游客的恢复性体验.
其他文献
城市绿地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为了确定不同植物群落景观的观赏形式对人体生理反应的影响和差异,通过视频与照片这2种观赏形式,以4种典型植物群落景观(乔木林、乔–灌–草、乔–草、草坪)为研究对象,探究视频和照片观赏植物群落景观后对参与者的皮肤电导水平(SCL)和心电图(pNN50、LF/HF)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观赏形式针对不同的植物群落景观存在一定差异;2)在4种植物群落景观中,观赏草坪群落的视频与照片后对人的压力缓解效果最好,乔–灌–草群落次之,缓解效果最小的是乔木林和乔–草群落;3)不论采
以山东省兖州煤田邹城市太平采煤塌陷区为例,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太平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动态塌陷特点,重点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从生态系统整体设计与修复的角度,提出了6种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模式,包括顺应塌陷时间节律的动态设计、以生境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结构设计、地形–底质复合设计、水上–水下一体化设计、动物–植物协同设计、多功能生境设计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生态修复实践.结果表明,基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