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醛酶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C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乙二醛酶1(GLO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C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胶质瘤标本中GLO1的表达,同时采用小干扰RNA (siRNA)对C6细胞中GLO1的表达进行下调,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及噻唑蓝(MTT)检测GLO1下调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GLO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其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GLO1表达下调后,C6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GLO1的表达与胶质瘤的形成密切相关,其表达下调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基质交联分子1(STIM1)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携带STIM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STIM1-pGCSIL-GFP转染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KD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NC组)及空白对照组(CON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抑制S
自从1973年Corry等[1]首次报道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以来,小鼠异位心脏移植现已成为移植免疫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模型.小鼠血管细、手术困难,限制了该模型的广泛应用.我们改进手术方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C57BL/6(H2b)小鼠150只及BABL/c(H2d)小鼠50只,雌性,6~8周龄,体质量16~20 g,购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供、受体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
期刊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脓毒症患者免疫炎症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2例)、严重脓毒症组(30例)及脓毒性休克组(28例);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计算CD4 +/CD8+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目前雄激素剥夺治疗是治疗进展期PCa的主要方法[2],但通常治疗12~18个月后PCa对雄激素剥夺治疗不再敏感而转化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瞬时受体电位(TR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的通道蛋白,参与感觉传导、细胞信号转导及调节发育等重要作用.多数研究显示其有可能成为PCa
期刊
腹主动脉瘤(AAA)定义为动脉的局部持久扩张超过原来正常动脉直径的50%.美国2010年筛检研究估计AAA患病率为1.4%[1],在55岁以上男性人群中其死因排在第10位[2].AAA一旦破裂,其病死率可高达80%[3].鉴于本病存在较高的患病率与死亡风险,因此通过对AAA发病机制的探索以寻求监测和干预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
期刊
目的 观察在体全心脏实施缺氧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用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n=8)与缺氧预处理组(HPC组,n=8),分别在全身麻醉下开胸建立双体外循环(体循环+冠脉循环)模型,HPC组通过冠脉体外循环对在体全心脏实施缺氧预处理(缺氧3 min,复氧5 min,重复3次),C组不实施缺氧预处理;两组均实施冷灌注使心脏停搏,体外循环60 min后观察犬复跳成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
目的 研究中心型软骨肉瘤(Central chondrosarcoma)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p27 kip1)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确诊的中心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随访超过5年,按照病理分型及预后对其病理标本分别进行分组,并选用20例非肿瘤软骨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433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中miR-433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433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Ct为9.73±2.96)显著低于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Ct为12.25±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iR-433的表达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主要由多种炎性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磷脂介质[1],具有强烈的促血小板(PLT)聚集和释放作用,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参与损伤后多种炎症介质的“中心放大”介导作用,是创伤、休克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其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烫伤早期SD大鼠血清PAF的变化及其与烧伤程度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自动酶标仪(型号:RT-2100
期刊
目的 观察幼龄大鼠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模型左肾上静脉直径的变化,以及经左肾上静脉行门体分流术后,左肾上腺静脉血栓对左肾上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幼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门静脉部分缩窄法建立CTPV模型,结扎左肾上腺静脉法复制术后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的模型.结果 (1)术后6周形成CTPV和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的大鼠模型;(2)CTPV组术后6周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压力升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