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非洲很大程度是被迫的。我骑车走完了东南亚和印度后,计划走丝绸之路进入欧洲。但运气不太好,签证申请被伊朗拒,线路上最重要的国家无法通过。且土耳其也只给半个月签证,无法骑车旅行。如此状况,也只能放弃。往北,尼泊尔,意味回国;往南,大海,放眼望去,世界之大,真却没有我可走的地方,憋在新德里火车站对面的小旅馆里,那叫个郁闷。
苦等一个月后,又一次被打击。本来,想靠一个在非洲修路的朋友帮忙搞苏丹签证,结果又失败了,我差点崩溃,都准备买机票回国。就在这当口遇到一位来自国内的旅行者,告诉我肯尼亚可以去,事情就这么峰回路转了。几天后,飞到埃塞俄比亚,我要从北向南穿越非洲。
相比之前的旅行,非洲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甚至是危及生命的。现在如果让我再走,恐怕不太敢。所以,很多事情是在无知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事情简单了完成的可能性就更大。当然,一路上的景色也是可圈可点。肯尼亚北部的荒漠,埃塞俄比亚的湖区,还有坦桑尼亚的马塞大平原,马拉维湖和南部非洲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壮丽之感和旅行的艰辛交织在一起,成了这次旅行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来我的航班是新德里飞肯尼亚内罗毕,但要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我想多走个国家,就在机场申请了落地签证。就这么个简单的举动,让非洲穿越得以成功。因为,随后我想找工作赚旅费,遇到了路桥集团驻埃塞俄比亚办事处的刘总,二话没说,给了我500美元,还为我设计了旅行路线,综合了政治、治安、人文、公路状况。3月12号,到非洲的一个星期后,我上路了。
从埃塞俄比亚到肯尼亚
从亚的斯亚贝巴到肯尼亚边境大约700公里,按照刘总的说法,路多是中国人修的,很好。的确,从骑车的角度来说,这一段旅行虽然辛苦,却也不错。头两天,一路下坡,进入了埃国南部湖区。这一带有六个大湖,6号公路就沿湖而过。休息的时候,就在湖边找棵大树。这个季节说是旱季,草木并不茂盛,但湖上水鸟却不少,当地人以游牧为生。一次,我见到几只黑白羽毛相间的大雕,站起来足有半人高,飞翔在空中,更是雄鹰展翅,气象万千。其实,这不算夸张,等我到了阿瓦萨湖,鸟类才叫多,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据说埃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现在看来没错。当地人和这些可爱的精灵相处得也很好,渔夫打鱼归来,鱼的内脏都归这些鸟了,这倒也是一种平衡。
湖区连着山区,我从干旱地带进入雨林,这一段盘山公路很辛苦,饱受爬坡和炎热的折磨。好不容易用了5天熬过这一段,我又进入了靠近肯尼亚边境的半荒漠区,那叫一个热。山区还有水果,但沙漠里,干渴中只有吹热风了。麻烦还很多,发烧、身体虚弱都不说,主要是吃饭问题解决不了。从印度上飞机时扔了气罐,炉子不能用,只能吃当地饭英加拉,有点儿像陕西的凉皮,但味道是酸的。几天下来,牙齿就开始发炎了,我有点儿发愁,这样的路我能坚持多久?只能盼望到肯尼亚好点儿,却没想到,更糟糕。
过了边境,没走多远,柏油马路就消失了,延伸到天际的,只有一条黄土路。我幻想,也许是暂时的。可两天后,连黄土路都没了,只有个灌木间劈开的空地,能判断出曾经有路。要走,只能沿着车辙,颠得人屁股抽筋。这倒也可以忍忍。我担心车前货架经不起折腾,一旦它断了,车就失去平衡,连推都困难。我的预感很正确,经过三天的大大小小震动,架子断了,我第一次坐下来考虑自己的处境。我并不害怕,包里有一个星期的食品,还有1.5升装果汁,随后不至于遇不到当地部落。冷静思考后决定继续走,不能被困难吓倒。事实上,很快,我的路就走不下去了,麻烦仅仅是连锁反应最终的指向。先是不断的扎胎,因为路面上有灌木尖刺(非洲的植被多有尖刺),然后是架子断了用鞋带捆上。那么,鞋子又会出问题
苦等一个月后,又一次被打击。本来,想靠一个在非洲修路的朋友帮忙搞苏丹签证,结果又失败了,我差点崩溃,都准备买机票回国。就在这当口遇到一位来自国内的旅行者,告诉我肯尼亚可以去,事情就这么峰回路转了。几天后,飞到埃塞俄比亚,我要从北向南穿越非洲。
相比之前的旅行,非洲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甚至是危及生命的。现在如果让我再走,恐怕不太敢。所以,很多事情是在无知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事情简单了完成的可能性就更大。当然,一路上的景色也是可圈可点。肯尼亚北部的荒漠,埃塞俄比亚的湖区,还有坦桑尼亚的马塞大平原,马拉维湖和南部非洲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壮丽之感和旅行的艰辛交织在一起,成了这次旅行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来我的航班是新德里飞肯尼亚内罗毕,但要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我想多走个国家,就在机场申请了落地签证。就这么个简单的举动,让非洲穿越得以成功。因为,随后我想找工作赚旅费,遇到了路桥集团驻埃塞俄比亚办事处的刘总,二话没说,给了我500美元,还为我设计了旅行路线,综合了政治、治安、人文、公路状况。3月12号,到非洲的一个星期后,我上路了。
从埃塞俄比亚到肯尼亚
从亚的斯亚贝巴到肯尼亚边境大约700公里,按照刘总的说法,路多是中国人修的,很好。的确,从骑车的角度来说,这一段旅行虽然辛苦,却也不错。头两天,一路下坡,进入了埃国南部湖区。这一带有六个大湖,6号公路就沿湖而过。休息的时候,就在湖边找棵大树。这个季节说是旱季,草木并不茂盛,但湖上水鸟却不少,当地人以游牧为生。一次,我见到几只黑白羽毛相间的大雕,站起来足有半人高,飞翔在空中,更是雄鹰展翅,气象万千。其实,这不算夸张,等我到了阿瓦萨湖,鸟类才叫多,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据说埃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现在看来没错。当地人和这些可爱的精灵相处得也很好,渔夫打鱼归来,鱼的内脏都归这些鸟了,这倒也是一种平衡。
湖区连着山区,我从干旱地带进入雨林,这一段盘山公路很辛苦,饱受爬坡和炎热的折磨。好不容易用了5天熬过这一段,我又进入了靠近肯尼亚边境的半荒漠区,那叫一个热。山区还有水果,但沙漠里,干渴中只有吹热风了。麻烦还很多,发烧、身体虚弱都不说,主要是吃饭问题解决不了。从印度上飞机时扔了气罐,炉子不能用,只能吃当地饭英加拉,有点儿像陕西的凉皮,但味道是酸的。几天下来,牙齿就开始发炎了,我有点儿发愁,这样的路我能坚持多久?只能盼望到肯尼亚好点儿,却没想到,更糟糕。
过了边境,没走多远,柏油马路就消失了,延伸到天际的,只有一条黄土路。我幻想,也许是暂时的。可两天后,连黄土路都没了,只有个灌木间劈开的空地,能判断出曾经有路。要走,只能沿着车辙,颠得人屁股抽筋。这倒也可以忍忍。我担心车前货架经不起折腾,一旦它断了,车就失去平衡,连推都困难。我的预感很正确,经过三天的大大小小震动,架子断了,我第一次坐下来考虑自己的处境。我并不害怕,包里有一个星期的食品,还有1.5升装果汁,随后不至于遇不到当地部落。冷静思考后决定继续走,不能被困难吓倒。事实上,很快,我的路就走不下去了,麻烦仅仅是连锁反应最终的指向。先是不断的扎胎,因为路面上有灌木尖刺(非洲的植被多有尖刺),然后是架子断了用鞋带捆上。那么,鞋子又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