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音像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是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其在历史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变抽象知识为生动、具体、真实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激发学生高尚情感;三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 音像资料 理解记忆 情感 自主探究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持。因此,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电影、电视、录像、听音等历史音像资料,是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其在历史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变抽象知识为生动、具体、真实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除严重违背史实的以外,也是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的资源,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认知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老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应该适当选择影视作品来“再现”历史,最多限度地提高学生历史感和理解历史能力。如在讲到人民版必修Ⅰ《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中的“海上马车夫”一目时,播放剪辑好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小国大业(荷兰)片段,精美的电影画面和生动的解说词,把17世纪中叶荷兰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五大洋之上历史画卷“真实”或者“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当镜头推进到北美大陆,随着解说员“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的话音落下,同学们发出很大一声惊叹。这样,17世纪中叶“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已经深深地留在了学生记忆深处,而且对于荷兰为什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同学们已经无师自通了。
  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过去性,如果课堂上单凭教师的语言描绘和刻画历史人物、历史场景来活化教材,很难吸引学生。历史音像资料以其声画并茂的特点,通过声、光、形、色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再加上恰如其分的解说,不断变换场景,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使学生乐学、爱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是历史课的一个任务。《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具体规定:①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②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但是,由于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陌生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构建。
  运用历史影像资料“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讲授《黄海海战》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当学生看到这样画面:致远舰向日舰吉野号撞去,全舰官兵脸上毫无惧色,个个眼里喷射出对敌人的火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爱犬游去救他,邓世昌见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抱住爱犬,随波涛而去。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深深懂得一个人的责任感、情感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又如《南京大屠杀》影片中,当镜头到日军占领南京城,任意屠杀无辜百姓,其中一个日军用枪托起一个孩子时,学生个个怒火中烧,恨不得把日本鬼子统统杀掉。
  历史影像资料以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抑扬顿挫的旁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其效果好于教师口头“说教”。
  3 营造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课堂环境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应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摒弃“照本宣科”的做法,把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机械反应的过程变成自主的、探究的生成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历史音像资料,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不是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并向同学提出:当时中国的整体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而且北洋舰队将士如邓世昌、丁汝昌等奋勇杀敌,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方面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呢?学生通过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镜头,得出了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在讲授《东京审判》时,我让同学们观看了影片《东京审判》,然后组织同学分组讨论:假如你们是当年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请陈列出证据,让日本战犯得到应有的惩罚。我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时空结合中,回到历史的情境中,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然后学生之间探索、思考、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最后一起汇总结果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
  通过音像资料展示问题,对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
  历史影像资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决定它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运用历史音像资料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学中不能以影片替代课程,也不能播放那些严重失实的影视作品,应注意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适当运用。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
  2 学习与探索,2000(8)
  3 历史教学,2001(9)
  4 历史教学问题,2003(2)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放飞学生的天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诱发创新欲望  教学活动实际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智慧,塑造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价值趋向,精神风貌和素质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从而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国际竞争愈染愈烈,而知识创新的产出率和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高度重视教师的教育
期刊
1 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讲授高中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
期刊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教师对
期刊
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从来人们都是谈学生到学校读书,而从没有人谈学生到学校“听书”,而教师在学校则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老师就应该谈一点平时怎样充分利用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做法。教学生自己自学,怎么去选好的辅导书来帮助自己学习,想在这些方面老师都可以给学生一些意
期刊
【摘 要】 本文运用市场营销学中目标市场理论,以新疆巴州烟草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新疆烟草市场现状来研究一种适合巴州州情的客户体验式营销管理体系,给巴州烟草公司实施体验式营销带来一定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帮助巴州烟草公司能够真正的从传统营销转向客户体验式营销,并为其赢得更多客户和提高客户忠诚度提供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研究    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中,市场细分、目标
期刊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全体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习而且还要参与教学。参与的人多,参与的形式多样,才能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主人翁”的乐趣,才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乐意学,进而主动学,接着努力学,最后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随之顺利完成了。那麽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激
期刊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
期刊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的是人才。在今天的社会,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人才。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生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