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高校教育目标实施的蓝图只有通过课程教学才能得以具体化并得到实现。新时代需要高校培养操作能力强的实用技能人才,因此,转变传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实用技能;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
  IT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点,一是课程设置。二是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因此,如何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使之适应新形势,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实用技能角度出发,提出对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设想。
  一、注重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因此,课程建设的问题应置于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系统中去考虑、去建设。同时,要明确各类课程在整个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晰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重课程与教师、课程与教材、课程与考核、课程与评价等方面关系的拟定。在此基础上,实现以岗位定能力、以能力定模块、以模块定课程,以职业能力规范素质要求、以素质培养整合课程模块。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联系教与学的中介,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集中反映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校的课程体系还是原来的模式,以学科性课程为主,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基础课多,专业技能课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方法比较僵化,人文精神教育较弱,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与创新能力偏离。基础理论课多,操作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少,导致学生毕业时满脑子理论知识,却不知有何用、在何处用、怎样用、如何操作,以至于一个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规定的30分钟内绘不出一张简单的表格……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可见,我们必须尽快构建适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时代需要,有明显岗位针对性的、培养实用技能性人才的课程体系。
  二、强化科研工作的推动性
  虽然高职教育首先是一种职业教育,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学科研工作的推动性。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对于教育教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建立以实用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以实用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是把课程按不同性质分成三个群组,即“专业基础课程群”“职业技能实践课程群”和“综合素质课程群”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群”即把多种性质相近的专业综合为一个专业集群,以该专业集群所需要的基础性共同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组合设计“基础课程群”,再以该项专业集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设计组成“专业化方向模块课程”。这样的课程组合可以使教学内容紧凑、精炼,可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陈旧、偏深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补充实用性的新知识,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四、加强实训教学的仿真性
  高职教育中课程的基本模式是理论+实训,而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应该是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能机械地分离,必须明确哪些知识点、知识环节需要分解为实操环节;课程建设的内容要随着职业(行业)的变化而变化,要加强实训教学的仿真性。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互融合,主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那么如果还是一个老师来教学的话,就会出现课堂管理和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容易造成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的降低。如果安排一个主讲教师,再配一个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也是合理配置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需要。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总体上看,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中“双高”比例偏低;有相当多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非师范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师范教育专业师资明显过剩。我们必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业务上肯于研究、专业水平优良,科研上勇于探索、科研成果显著,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通过实施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采取扶持教师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脱产学习等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加强,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双高”比例不断提升。
  总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并无现成的道路可走,但只要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探索,就可以使课程设置更合理,真正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静,李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18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联系.方法 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院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在围健康体检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共13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
学校的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对于学校的财务内部控制的规范化以及合法化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进行财务数据统计分析,从而生成财务信息,
摘 要:本文从创建心理教育网站、安装网上评估系统、健全网上心理档案、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等方面提出了网上心理教育体系的新建构,使之成为传统心理教育的有益补充与良性拓展。  关键词:网络资源;心理教育;网站;心理评估  一、网上心理教育的独特优势  (一)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能够有效打破时空限制这一独特优势,开通信息交流双方的互联网络,无论你身处何地,距离多遥远,都能得以实现及时的对话与交
摘要:目的:对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福辛普利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到2014年10月到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2%,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6%;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参数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
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恶性疟原虫云南株(PFD-3/YN)丝氨酸重复抗原基因片段,经基因序列测定后克隆于pWR450-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TG1。在不同菌体浓度及不同剂量
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由党政机关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对内管干部的审计监督事关一个部门和单位的科学发展和健康运行,也是当前
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心理问题的增多,这门专业也逐渐开始发展壮大,同时对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本文里,笔者
在大部分的工程项目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工程监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对建筑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是蒸蒸日上,各个地区的建筑项目也都受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革新下,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监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促进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