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迷茫,你是放弃治疗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001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位学生,严格说是实习生,男,80后,86年的。7年前,跟着我在报社实习,出去采访新闻。2009年,他毕业,做了记者,可惜机不逢时,正赶上传统媒体这艘大船开始漏水、一点一点往下沉。他记者做了两年就离开了。后来,我们也就逐渐断了联系。
  上周,他通过果壳网APP“在行”(我受邀入驻,在里面当“老师”),约了我,请教“3个月之内如何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然后,我们就见了面。寒暄着,得知他离开报社之后,过得一直不怎么顺,北上广深4个城市都呆了一遍,房地产、外贸、出版等行业,都“体验”了一番,在北京住过没有窗户的地下室,在上海住过木板隔着的房中房……现在在深圳,上班的地方是福田中心区,但租的房子在宝安福永,地铁、公交,每天上班花两个小时算正常。29岁了,至今单身狗一个。
  我一直有个观点,今天这个时代,对于80后来说,就是挺艰难的,尤其是平民子弟,上升的通道非常窄。
  然而,言谈之中,看不出他有多忧愁、焦虑。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地方。将心比心,要是我,我可能不会这么从容。他告诉我,在约见我之前的两个小时,他刚刚约见了一位教犯罪心理学的老师。我说,你为什么想了解这个?他说,就是好奇,想了解。
  一個马上30岁的男生,在一线城市里工作、生活,三无(无房无车无女友),工作算不上好,更谈不上高薪,居然如此乐观、好奇心不灭,难得!当然,你也许会说,他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干不成大事,但我觉得总比那些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人要好一百倍、一万倍。
  再讲一个实习生的故事,当时是另外一个实习生。他昨天发了条微信告诉我,他辞职了,不当公务员了。咦,上个月他还告诉我,竞争上岗,当上了副科长,这十几天的工夫,变化这么快。我问辞职原因,他给的答案,非常普通,是大家听过千遍万遍的话:不希望一眼看得到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对于一个30不到的年轻人,有这勇气和闯劲,是值得点赞的。在公务员队伍里,很多人都不想一眼看得到自己30岁、40岁、50岁直到退休的那一刻的模样,但终究只是想想,辞职还是不敢的。
  随后,我这个实习生告诉我他的担忧:创业和失败。我一没资金二没经验,只好送了一本我的新书、短篇故事集《旧天堂》给他,写了两句话:
  “压伤的芦苇,上天不会折断;将残的灯火,上天不忍吹熄。”
  是的,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两点:
  不抱怨,同时对新生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心,我特别特别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敌得过一颗勇敢的心。
  因为我看到太多意志消沉、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的年轻人。你跟他聊天,他什么都提不起劲。你问他爱好是什么?他说,最大的爱好就是宅在家里、打游戏。——兄弟,你人都快发霉了,你知不知道!我估计你连性功能都退化了!
  这样不好!
  你这不是迷茫,是放弃治疗!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要动起来。不管你多么卑微,不管你多么艰难,一定要掐着自己的大腿,让自己的神经末梢对这个世界有反应,知道什么叫痛,什么叫舒服。
  OK?
其他文献
天下所有的感情都是不能强求的。  你急于想和儿媳建立亲密的关系;儿媳却想和你保持距离……把一切交给时间吧。  Q  儿子儿媳都很优秀,他们现在生活在美国。我很在意整个家庭的亲密度,希望和睦融洽、亲亲热热,平时各自生活,保持一定的电话联系,有时间一起旅游,每每看到有这样的家庭,我都非常羡慕。  但我现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媳妇相处,去年我们到美国探亲,她表现出很担心我们会常住的样子,而且对我们的付
期刊
10年前,他们曾是社会学家所批判的“垮掉的一代”,被认为离经叛道、缺乏时代责任感。但是互联网给了他们丰沃滋养。  10年后的今天,他们不但没有垮掉,还成了社会的接班力量,并且终会成为中坚力量。  看看他们的生活,竟如此与众不同。  一直在质疑声中成长 不会太主动给领导端茶倒水 不转载QQ空间或微信圈热门文章  不容易被情怀和理想主义煽动 至少有一种恋物癖 有钱的学霸去美国 去电影院看电影 热衷美剧
期刊
来,刷新一下你的记忆库,还记得2015年都发生了什么吗?  羊肉卷糖醋里脊大龙虾?乳液面霜精华液洗面奶?纸尿裤安全座椅奶嘴刷?……别拦我,给我块豆腐撞撞清醒清醒先……  呐,就是这货,笑cry(笑哭了),被牛津词典选为2015年度热词,全球最热哟。这种哭笑不得的表情最适合用来代表2015年的民众情绪了。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表情值得一提呢?一起来看下吧。  对于“笑cry”被选为年度热词一事,“
期刊
我们也许不会主动去伤害一个弱者,但向强者示好,却是本能。  鄙视和轻慢都是暴戾之气,是对主流的取悦。  有不少作家在作品中描写来自人群的恶意。比如严歌苓有一个短篇叫《耗子》,写到在一群漂亮、活泼的文工团女兵里面,有个女兵叫黄小玫,有不少小毛病,邋遢又虚荣,还爱撒谎,种种原因使黄小玫成为女兵集体轻侮的对象。甚至连黄小玫自己,也成为她们的帮凶,每次面对其他女兵的捉弄,她便又赖皮又轻贱地笑个不停。她急于
期刊
瘾是追求,但上瘾在逃避追求  从英文字面意义看,上瘾(Addictive)与追求有关。人的生命一旦有了自我意识就开始了不懈的追求,而在一个充满发展进取的年代里,生命存在的意义让每个人都充满焦虑。最近20年,中国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普遍追求金钱、权力、成就、名誉,努力去满足各种欲望,精英文化、舒适生活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对某事某物上瘾,能够帮我们暂时摆脱这种生命意義上的焦虑感。  瘾意味着执著的追
期刊
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一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
期刊
上期答案  第一题:  济阳 卢杨  在这场面试中,那6个人才是真正的应聘者,而郑皓是董事长。郑皓亲自设计了一个推理谜题作为面试题,让这6个人根据事先安排好的人的口供和动作举止,推断出真正的“凶手”,这是在考察应聘者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郑皓亲自客串了其中的嫌疑人,同时也作为真正的主考官与6位应聘者见见面。  第二题:  莱西 董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个故事中有两起绑架案,但交易地点却在
期刊
属于节俭年代的手艺,已经随风远去了。  1990年前,上海瓷器店尚有一种“琢字”项目,李家买了碗盏,请店伙计在每个碗内“叮叮叮”琢出一个“李”字,表明城市人的公用厨房,邻里相对开放的种种状态,餐具刻了字,避免相互之间混淆。如今这一类“字碗”,即使是在老辈人的饭桌上,也见不到了,只有小古董店瓷器架里,那些早期民窑器中,偶尔会看见匠人的手刻字,即便多笔画字“潘”、“臧”、“樊”,也铁画银钩,柳风颜骨,
期刊
琴姑娘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后头还跟着一个只小她1岁多的弟弟。那个年代,这样的兄妹组合往往意味着,生下琴姑娘只是迫不得已,原本想要的是一个儿子。  后来许多年,琴姑娘的回忆里想必都会反复播放这样的场景:她出生的那个冬天,母亲还未出月子,靠在床畔,头上包着毛巾,整日忧伤地看着她没心没肺地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院子里来了个陌生女人,胖胖的,站在母亲床头,用指头刮她的小脸,那个亲昵劲仿佛一辈子
期刊
小时候不像现在有大棚,冬日里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土豆其实是后来才多了起来,以前也少见,老百姓叫做地蛋。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回出去买菜回来,遇见一个同学正要去买菜,问我买到了什么,我就说买了点土豆,他听了一怔,执意要看看我买了多少,待其看过,一脸放心地说:“噢,就是地蛋啊。”我这才明白,他不知道土豆指的是什么,又不好意思问,这才要看看。  土豆再早的时候一度叫做“马铃薯”,是苏联文学作品里常常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