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困境与出路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事诉讼调解是指发生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就争议的民事权益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从而化解矛盾、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在全国法院系统争先恐后的追求高调解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背后的消极作用,因此要努力探索、创新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调解之路。
  关键词:民事诉讼;调解;出路
  一、现行民事诉讼调解遭遇的困境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发生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就争议的民事权益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从而化解矛盾、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即使是再棘手的案件,再尖銳的矛盾,再难理清的关系,如果各方当事人能够通过自愿、合法调解,握手言和,就可以消除隔阂,彻底解决纠纷,重新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精神 的体现,符合自古以来以和为贵的道德环境。尤其是在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通过调解解决民事纠纷,可以平息纠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全国法院系统争先恐后的追求高调解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背后的消极作用,那就是有些法院、个别法官一味追求调解,将调解从手段变成了目的,不是为了化解矛盾而去调解,而是为了调解去化解矛盾,如此调解,民事诉讼调解的困境就随之出现。
  1、过度调解
  现实审判过程中,有些审判人员为了追求高调解率,逢案必调,多次让当事人来法院进行调解,对当事人喋喋不休的劝调,忽视了当事人调解的自愿性以及调解成本。
  2、民事诉讼调解执行率不断上升
  民事诉讼调解进入执行程序不能完全避免,但从近几年民事诉讼调解案件执行率上升的趋势,我们还是需要驻足思考何处出了问题。
  3、新型案例通过调解而回避裁判
  现实审判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疑难复杂的新型案例,而由于立法的滞后,没有现成的法律条文可供指导,有些法官就会通过调解而回避直接裁判,尤其是遇到社会影响较大、比较敏感的案件,如南京“彭宇案”,调解更是乐此不疲。
  二、缘由
  面对以上困境及其与司法功能的冲突,可见现行民事诉讼调解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仍存在严峻的考验,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院审判考核机制的影响
  当前全国各地、各级法院基本上都将调解率作为考核法院、部门乃至每个法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并将该指标量化成分值直接与法官的工资待遇、职位升迁挂钩,于是在民商事审判中就形成一种逢案必调的导向。在这种环境下,法院或者说法官为追求高调解率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强制调解或消极调解,几乎成为必然。
  (二)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
  当前上下各级法院都在倡导调解,但对民事诉讼调解的规范制约制度并不是无懈可击。为何现行审判过程中会出现法官以劝压调、以拖压调等过度调解行为,法院内外部尚未建全对民事诉讼调解的监督制约机制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些当事人的恶意调解也说明了现象民事诉讼调解规范制约制度有漏洞可钻。
  三、出路
  困境固然现实存在,但调解的积极作用重大,因此要努力探索、创新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调解之路。
  (一)适当调整法院审判考核体系,建立符合司法规律、有助司法功能实现的科学体系。建议针对不同法院、不同业务庭,调整调解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如基层法院比重高于中级以上法院,一审案件比重高于二审案件,婚姻家庭等纯民事纠纷比重高于保险、票据等商事纠纷。另外平衡调解率与上诉发改率之间的比重,防止因畏于案件被上诉发改而回避裁判追求调解。
  (二)补充规范民事诉讼调解制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与权威。一方面,针对少数法官过度调解,可以引入法院内、外部调解监督机制。另一方面,针对当事人恶意调解,建议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如“在调解协议中约定义务人或第三人提供调解担保并载入调解书,增加事后反悔方的违约成本;对于进入执行程序的调解案件,当事人已经转移财产、抽逃资金的,应当认定为属于恶意调解,比照对恶意诉讼的制裁按《民事诉讼法》妨害正常诉讼秩序的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2]。
  (三)不断创新民事诉讼调解激励、参与机制,拓宽司法功能实现渠道。一方面,继续降低诉讼调解成本,让当事人认识到调解的预期收益高于诉讼的预期收益,从而激励当事人积极主动选择调解结案;另一方面可借助基层组织、团体的力量参与调解,如让具有专业知识的第三人、有一定威信的案外人加入到案件的调解工作中。
  (四)大力提升法官调判结合能力,更高效率化解纠纷。首先,指引法官正确认识民事诉讼调解的理念和价值,应以当事人为中心的自愿合法调解,既要认识到调解的优越性,也要意识到裁判也是司法功能实现的有力武器;其次,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法官审理疑难复杂、新型案件的裁判能力;再次,可以通过宣传、征集,选取成功的调解案例,不断总结归纳新型案件的调解技巧,并将这些成功经验汇编成册,形成优秀调解范例从而给年轻法官以及调解能力不高的法官们带来启示与帮助,使其也能早日成为审判战线上的调解能手。
  参考文献:
  [1]张永丽.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对当前法院调解热的冷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2).
  [2]陈力.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J]法律适用,2010,(7).
  [3]龙宗智.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J].政法论坛,2010,(4).
  [4]董皞.司法功能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J].政法论坛,2002,(2).
其他文献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涌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化学教学也不例外,这种信息、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促进了教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  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为了实现政治任务,政治目标而去做人的思想教育,转化引导工作。当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受各种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加之基層税务干部生活在税收一线,容易发生在个人得失、荣辱、利弊等方面的困惑。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推进税务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宗旨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
期刊
一、案情介绍  2010年5月10日,杨某在某超市花费人民币25.90元,购买了由福建古田金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松公司)生产的一袋野生木耳。该商品为蓝色塑料袋装,正面基本可透视商品全貌。包装袋上方除印有生产商缩写横排“金松食品”四字和“野生木耳”竖排四字外,还特以金色小号字印有“黑木耳分布很广,以安徽黄山一带的品质最佳;本产品精选优质黄山木耳,经烘干、过筛,确保自然山珍之风味、味道鲜美、菜谱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国不仅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而且在世界各地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而朝鲜的《梁山伯传》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传说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较二者的异同,可以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不同民族情感在书写类似题材作品中的重要决定作用,以及他们各自文学内在的独特民族文化指向。  关键词:《梁山伯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异同  中国的《梁山伯
期刊
摘 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 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
期刊
摘 要:后位继承制度是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首先指定某继承人继承其遗产,当某种条件成就或期限到来时需移转给另一位继承人的一种特殊继承制度。该制度充分尊重了个人财产所有权人的意志,是继承法遗嘱自由原则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后位继承制度的概念、特征、各国立法实践及目前对于确立后位继承制度所持的不同主张入手,从而探讨后位继承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  关键词:后位继承;遗嘱自由  引 言  后位继承制度肇端于罗
期刊
执行程序是诉讼程序中最后一道程序,直接决定着权力诉求人诉求权利的实现。“执行难”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社会现实中的执行难问题很突出。执行难问题给中国的法治建设带来了很多隐患,使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蒙上了阴影。“任何社会都需要权威来维持,因而也需要维持权威,在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劝慰尤为重要,否则无法有效地进行动员和实现目标,但是真正的权威并不单纯仰仗强力。”找到一条正确解决“执行难”的道路
期刊
摘 要:预算差异分析控制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预算差异分析的内涵、差异分析的方法控制、差异分析的程序控制、差异分析的后续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差异分析;控制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控制方法。在我国,许多企业已意识到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忽视预算控制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其控制效果的发挥。搞好对预算差异分析具体方法的控制,有
期刊
摘 要:本文诠释了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构建的内涵,说明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毕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经济管理类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并指出在职业预期和职业能力构建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及克服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预期;职业能力  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状况,不同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对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并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参加相关活动,
期刊
摘 要:在《丁登寺》一诗的主体中,华兹华斯成功地构造了三个不同的连词句式,并巧妙地将隐性的诗歌主题置于带有明显含义的连词句式之中,不但传达了自然美景对他心灵的巨大影响,而且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神秘体验,从而揭示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大自然由蒙昧到迷恋到最终形成亲和的三个阶段。论文最后指出,对诗歌明显含义的感性把握,更有助于揭示文学经典的隐性主题。  关键词:华兹华斯;《丁登寺》;明显含义;连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