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CTA联合MR影像评估AIS患者脑支循环及预后性关系

来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wj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磁共振(MR)影像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脑支循环及预后性关系.选取60例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所致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A、CTA与MR影像对其脑侧支循环评估,比较患者基线资料、结局指标等,并分析预后性.结果 发现:基于DSA、CTA与MR影像对AIS患者脑侧支循环评估结果一致性良好;3种影像模式下脑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不良组结局资料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VH-ASPECTS评分、rLMC评分、ASITN/SIR分级量袁均为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之,DSA、CTA、MR影像对AIS患者脑侧支循环评估具有一致性,且FVH-ASPECTS评分、rLMC评分、ASITN/SIR分级量表均为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本研究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结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110例162个病灶,给予3.0T MRI及X线钼靶检查.经病理确诊为恶性病变101个;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Ⅲ型和早期增强率≥60%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而分叶状比例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X线钼靶表现:形态不规则、钙化、结构不对称和大导管征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MRI联合X线钼靶
回顾性选取95例重症肺炎(SP)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分为ARDS组(n=38)、无ARDS组(n=57),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 h后、治疗48 h后肺部超声评分(LUS)、机械功(MP),比较不同LUS评分、MP水平者肺水肿发生率,采用Spearman分析LUS评分、MP与ARDS严重程度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RDS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显示,ARDS组治疗24 h、4
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浅表组织肿块患者210例,其中良性病变患者172例,恶性病变患者38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显示,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匀低回声、边界模糊、内部血流丰富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病灶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病灶最大长径/最大短径(L/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年龄、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内部血流、Vmax和RI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其诊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选取直肠癌患者92例,给予新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T2WI、DWI参数变化.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后肿瘤绝对信号值(SIT)明显高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而肿瘤绝对信号值减低率(SITRR)、治疗后肿瘤相对信号值(SIT/M)、肿瘤相对信号值减低率(SIT/MRR)明显低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ADC变化值明显低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治疗后SIT、SITRR
本研究探讨超声在急性肠套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选取疑似急性肠套叠患儿120例,分析超声诊断急性肠套叠的价值,同时将急性肠套叠确诊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7),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照组给予X线下空气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显示,超声诊断急性肠套叠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5%、92.50%、96.67%、96.34%和97.370;观察组复位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先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孕产妇18987例,均进行系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问卷调查胎儿先心病家庭65例(病例组)及130例正常胎儿家庭(对照组)的病史等情况.结果 显示,先心病发病率为0.43%,疾病类型中:以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和右心室双出口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孕期有致畸物接触史、产妇糖尿病、产妇结缔病、不良妊娠史、染色体异常、胎儿早期NT值、先心病家族史是先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
本文探讨伴牙周炎患者种植牙同期行引导性骨再生(GBR)技术治疗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选取接受牙种植同期行GBR技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牙周炎的患者有42例(牙周炎组)、不伴有牙周炎的患者有48例(对照组),采用CBCT观察两组的牙槽骨参数并进行比较.负载2年后(T2),牙周炎组患者的牙槽骨近中点、远中点、舌侧的牙槽骨高度测定值[(2.64±0.09)mm、(2.66±0.13)mm、(3.91±0.16) mm]均低于对照组的[(2.76±0.13)mm、(2.72±0.11)mm、(3.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及预测脑卒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检查,分析两组黑血技术参数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参数预测脑卒中的价值.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2处;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95.12%;观察组颈动脉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及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缺血侧TVA明显高于非缺血侧(P<0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回顾性选取乳腺癌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混杂高信号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期病灶ADC值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移ADC值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弥漫高信号和其他信号组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预测腋窝淋
本研究的目的 为探讨肛提肌裂孔是否受分娩方式及第二产程的影响.选取产妇200例,其中剖宫产100例,阴道分娩100例,同时选取未生育的育龄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观察三组研究对象肛提肌裂孔大小,计算肛提肌裂孔周径及面积.结果 显示:阴道分娩组静息、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周径和面积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组第二产程>1 h产妇静息、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周径和面积明显高于第二产程≤1h产妇(P<0.05);阴道分娩组总产程>12 h产妇静息、V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