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多维探索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现已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正视的重要课题。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学习,符合新课改精神。教师要从指导学法、创设情境、加强讨论以及鼓励质疑等方面,对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法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还要注意做好角色转型,要彻底摒弃传统“一言堂”,通过构建情境、增设活动、加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自己的“教”达到启发学生“学”的目的,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现代教学论也提出了“教学是将示范价值的教变为学生的学法”的理论。很多历史知识之间都有联系和相似之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将这些知识相互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联系历史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对于繁琐的知识点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一句话或一个词,形成知识体系。
  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节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南京条约》的四条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开埠”和“议税”四个词语进行记忆,然后让学生们思考这四个条款对中国分别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更轻松记住《南京条约》的几条内容,而且在讲解了《南京条约》之后便让学生思考其影响,也会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养成挖掘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马关条约》后,学生也会主动思考《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新的影响。教会学生在面对相似的历史知识时如何进行类比,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熟练利用总结归纳、类比分析等学习方法。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努力打破常规,利用初中生爱听故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通过创作小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将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知识学习,帮助教师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实现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维度。
  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些清朝的大官员们都是谁么?”学生大都表示不认识,教师继续说:“其实啊,这几位是当时倡导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同学们不认识他们,但一定认识下面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出现在中国都跟他们有关系哦。”然后教师向同学们展示报刊、京师同文馆、电报、铁路等图片。有的学生看后说道:“原来这些都是他们发明的啊!”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不可能,我记得这些都是外国人发明的。”“说的没错,这些东西的确是外国人发明的,他们几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把这些技术引入中国的。”教师说,“同学们,你们快看看课本,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洋务运动会引进这些外国人的东西呢?”这样一来,教师很好地将洋务运动这一章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消除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恐惧感。
  三、加强讨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交流和讨论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对同一历史知识的思考方式、认知角度的互换,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而且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互动,最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每节课完成课堂内容的讲解后,向学生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探究性课题,并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组织主题辩论的活动,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学习的某一章节的知识进行辩论。这样,不仅营造出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习完《秦朝的建立与灭亡》后,教师组织了一次辩论活动课,提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两个观点。在辩论开始后,教师并不参与到双方的辩论中去,而是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错和引导。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特别是出现学生在辩论时偏离课堂内容,扰乱课堂秩序时,老师能够及时地制止和控制。例如,在辩论时谈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过大于功”的一方学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这对我国的文学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研究古文学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而“功大于过”一方有位同学接到:“没有焚书坑儒的话,我们现在要学的书就更多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教师这时站了出来,及时制止了这位同学,才没有使场面失去控制。这种交流和辩论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四、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于自主探究性学习而言,疑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所谓“学贵存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特别是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面对很多历史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对历史中很多人和事提出质疑。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时,不能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否定和打压,要鼓励学生的质疑,并在课堂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教师还要对历史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找出自己存有疑问的地方,帮助学生确定探究主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长征是红一方面军在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时而实行的战略大转移。当时在学习这一内容时,部分同学对这一决策提出了质疑,认为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牺牲了这么多优秀的干部和士兵完成的长征付出的代价太惨重,所以长征这个决策犯了重大错误。教师耐心听完后并不忙于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表扬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以此为主题,要求学生对进行长征的背景、评价、意义等进行探究。学生通过积极查阅资料、与长辈交流等途径,了解了当时红军所处的危险境地,明白了作出长征这一决策的被迫性,理解了长征对于保全革命基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的重要意义,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看法。这样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完全源自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质疑,相比于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显然更有帮助。
   总之,要想落实好初中历史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变,从教学的主导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服务者,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要想充分发挥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创新,将更多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历史课堂上。
  参考文献
  [1]赵晨飞.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J].科学大众,2009(20).
  [2]张立翔.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
  [3]冯惠芳.“引入自主合作机制让历史课变无分为有份”——浅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指导[J].科技风,2014(15).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论,提供一种通过竞赛式教学法复习初中化学基本用语的教学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设计 竞赛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此时孩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发现恰当地运用竞赛式的教学,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较好的作用。在竞赛中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可以感受幸福的人。学生时代,本应是最幸福的,但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却找不到幸福的感觉?帮助学生敲开幸福之门,提高幸福指数,提升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是我们中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校本课程 积极心理学 幸福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可以感受幸福的人。所以校本课程在
期刊
摘 要:生物学科不论是从教材本身来说还是从学科知识来说,它都可以与环境教育自然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并发挥生物的学科属性,从立足教材与联系实际这两个方面出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环保行为,以提高环境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生物 环境教育 立足教材 联系实际  绿色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
期刊
摘 要:教授讲座课程是一类校本课程。中学依托大学资源开设教授讲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对指导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学校本课程 教授讲座课程 理论基础  实践路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同学校,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开发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
期刊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  ·我们一定要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钱学森  当人们针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各抒己见时,大连市第十九中人正坚定地走在科技教育之路上。  大连市第十九中学,坐落在海天秀丽的大连市区北部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始建于1958年,最初名为南关岭小学初中部,1962年定名为大连市第十九中学。学校总体占地面积八万平方米,学校现有30
期刊
大连汇文中学位于甘井子区周水子广场10号,是区政府于2002年8月创建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现有30个教学班,1625名学生,109名教职员工,其中高级教师64人,骨干教师22人,区学科首席、品牌教师7人。  建校十余年来,学校构建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展个性、育英才、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和“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训等文
期刊
【摘要】 核心素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就是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课标所提出的首要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自主体验、人性引导的教育理念下,情感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加强情感渗透能够让学生调剂健康情绪,导正价值认识,对语言形成深度感知。教学中要避免形式化,从多角度入手,循序渐进,有效渗透,让学生在感知中吸收,在愉快中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中丰富的文章体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都是情感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掘情感因素,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由内而外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它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情感美德的重任。而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有着为学生展示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启发学生音乐潜能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责任。“知声”“知音”“知乐”教学能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教学 知声 知音 知乐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音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
期刊
摘 要:地理教学始终揭示着人地关系——人地和谐的规律。对学生来说,乡土地理内容更能激发兴趣,引起探究欲望,增强环保意识。结合乡土地理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理念的渗透教育,这既符合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形成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本文是在某节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乡土地理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渗透教育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乡土地理 环保 教学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