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印染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浓度高且生物难降解物质多等特点,采用了混凝沉淀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而后分别采用新型海藻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帘式膜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处蓬里试验研究.通过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色度、浊度等水质指标连续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考察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膜组件污染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海藻式MBR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浊度低于0.3NTU,对COD,BOD、色度、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4%,91.4%、87.8%、86.4%.海藻式MBR在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传统帘式MBR,且能够降低MBR膜丝根部的污染,清洗更方便、更有效.
其他文献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强化生物除磷过程中易于利用的碳源。在污水处理厂内部,将污泥进行厌氧发酵以获取生物除磷所需的易生物降解基质是可行的,同时还能减轻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在影响污泥厌氧发酵的因素中pH是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在20~22℃的条件下研究了剩余污泥在不同pH下厌氧发酵的产酸情况。结果表明:将剩余污泥的pH值控制为8~11,在20 d的厌氧发酵时间内产生的VFAs量多于pH值为4~7的,
富士光、藤系138、上育397和五优稻1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寒地水稻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利用50对SSR引物对上述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50对SSR
为探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可行性,通过不同的试验条件考察了HRT、温度、pH、碱度(以HCO3-计)、VFA等因素对IC反应器去除污水中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8~29℃时,系统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而当温度>30℃时,处理效果明显改善;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最佳HRT为2 h,在此HRT下,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明显提高,大粒径颗粒污泥增多,处理效
用基因枪法分别将带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标记基因的pCI-Os07G0622000、pCI-AK072466两种克隆载体导入玉米自交系501,对自交系501幼胚和愈伤组织两种受体进行转化。结果表明,50
[目的]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uorus)在罗非鱼养殖生产中的防病效果.[方法向罗非鱼养殖池泼洒不同浓度的噬菌蛭弧菌或光合细菌,观察1个生产周期内养殖池的
选用11个脂肪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配置6个杂交组合,对遗传背景不同的大豆杂交组合F2代脂肪含量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对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为研究三角形螺旋填料旋转床内部流场的复杂流动,建立了正三角形结构的填料物理模型来描述实际的三角形螺旋填料,并基于Gambit-Fluent的计算平台,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
目的 建立发育期戊四氮(PIZ)点燃癫(癎)大鼠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发育期点燃癫(癎)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干预机制,为拓展EGb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健
研究和开发实用性强、环境友好型铝合金化学氧化工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综述了国内外几种主要铝合金无铬化学氧化工艺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其中包括锆酸盐氧化、钛酸盐氧化、钼酸
研究选取9个优良玉米品种的自交系,以幼胚为外植体,以N6、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外植体大小、激素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