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声”古今与文化政策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治理理念之中,礼乐文化缺不了“禁声”一环。广言之,“禁声”乃关于艺术的审查监管.对不良品类加以限制.其涉及到艺术自由与国家文化规范间的博弈和平衡。本文通过对比《周礼》和《荀子》中实施“禁声”的主管部门差异,揭示两种不同的“禁声”路径,连通传统典籍、历史状况、当代实践三方面对“禁声”的依据、方式、利弊等作一全方位的考察,分析并比较消极禁止与正面积极引导两种方式的适用性,期望由此显明传统礼乐运用的分寸,并对今日艺术管理和公共文化政策如何施行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借鉴新加坡模式,广东省于2010年底率先启动平价商店、蔬菜大棚、冷藏设施"三项建设",现在平价商店已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广州市实地调研平价商店建设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意味着人民通过自己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而且,还要在广泛的社会生
在我国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后,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成为能源价格改革的下一个领域。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较快,天然气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
公民身份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方城市,城市既是培养公民认同与忠诚的重要中介,又是权利表达与权利斗争的重要空间。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公民身份的扩展。在检视城市化发展理论局限的同
经典教材是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成熟的集中反映,而教材的内容章节正是这一学科研究主题的典型概括。本文设计12个评估指标对34本经典教材进行定量的内容分析.从教材命名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