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就带我去中国拉面馆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秘诀,就是做好“正宗”二字。
  
  009年8月初的一天,巴黎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来到了巴黎一家中国拉面馆。在美滋滋吃了一碗面条后,这位工作人员与拉面馆的老板商量起一件事情来:巴黎不日将开展手拉面大赛,市长拟在你的面馆设赛场。你要是同意的话,我们好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原来近段时间,市长德拉诺埃多次光顾这家面馆,每次吃完面条后都会对女老板竖起大拇指。德拉诺埃听从巴黎市民的建议,要在全市开展一次手拉面大比赛,凡是在巴黎开手拉面馆的人都可报名参加。这是一次国际大赛,这样的盛事,会场十分重要,需要协助接待工作。老板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分量,欣然应允。
  老板是一位甘肃女孩,由于家庭困难,初中尚未毕业就到兰州打工。几经打拼,她有了一些积蓄。2007年,正在她筹谋发展时,兰州市政府组织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出国打工。她从小就是做拉面的一把好手,很想出国闯荡一番。她很快就拿到了去法国务工的签证。
  她决定在法国开一家正宗的兰州拉面馆。2008年2月,她的拉面馆在巴黎9区Faubourg Montmartre正式挂牌,一开张就引起了巴黎市民的注意。因为她做出的拉面比起巴黎当地以及其他国家的拉面来,无论从色、香,还是味、型都要高出一大截。她的拉面从和面揉团,再搓成条,到熟练对折、拉长,反复六次,这样一碗面条64根,约64米,柔韧,特别有劲道,每一根都是一种美丽的造型。配上精心熬制出来的牛骨汤,清醇爽口,余味绵长……
  她的拉面馆开张还没一个星期,就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人往往要排队进餐。很快,她就开了一家分店。一店变两店后,客源便出现了相对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做出了一项颇具创意的决策:让员工只提供中国筷子,将餐桌上的刀叉收起。有人对她的做法表示怀疑。她说,相信中国特色就是客源,就是魅力。
  她的话没错。有一个在面馆附近一家银行上班的名叫埃尔•拉法兰的法国小伙子,工作日每天都到她这儿吃面条。刀叉收起后,他抱怨不已。她让员工立即教他用筷子,这一下让他来了兴趣。第二天,他还带了好多伙伴前来开展用中国筷子吃面条比赛。结果埃尔获得第一名,她奖给他五张免费拉面券。
  埃尔好不高兴,他总拿着这五张券向朋友同事夸耀,显示他学用中国筷子学得快。这样客观上也为她的面馆做了宣传,前来进餐的人很快又成倍增长。于是她又开了第二家分店。
  每天顾客爆满,她仍不满足。一天大早,人们见她在面馆的大门外竖起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进餐时禁止使用笔记本电脑;在面馆等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见到员工一个个面露惊异的神色,她说,你们不要奇怪,看结果吧!
  结果来吃面条的人越来越多,一段时日没见的排队现象又出现了。员工们不解地问她。她说,我这样看起来是在做傻事,可实际上在为面馆做宣传,这就叫“正戏反唱”吧!果然,客人越“驱赶”越多,连市长德拉诺埃以及十二名参议员也慕名经常光顾她的拉面馆。
  2009年8月15日,市长率领十二位参议员,作为手拉面大赛的评委,来到了她的面馆。经过激烈的角逐,她面馆的员工、来自山西的成树芳获得冠军。这一次活动作为一大新闻,刊登在了法国各大报纸上,她的面馆更加名声大振。她乘势而上,如今,她的连锁分店遍布巴黎各大城区。她就是“活着的面条馆”创办人段雅丽。
  段雅丽以拉面在时尚之都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以至于巴黎的小资都发出惊叹:爱我,就带我去9区的中国拉面馆!巴黎市民不仅爱吃段雅丽的拉面,连最浪漫的婚礼也到她的面馆举行。
  短短两年时间里,段雅丽积聚财富一千多万。致富不忘家乡人,2010年云南旱灾,她一次捐款就达50万欧元。
  当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时,她说,我哪有什么秘诀!硬要说有秘诀的话,就是将“正宗”两字做好。而“正宗”,就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真诚。
  (编辑陆艾涢luaiyun920@sohu.com)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以山月为题的文学作品为数不少,大多一咏三叹,委婉沉吟,可谓屡见不鲜。而台湾女诗人席慕蓉所写的诗《山月》,却给人一种清新婉约、洗练隽永、回味无穷的特殊感受,堪称众多山月诗中的佳品。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一开始,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踏着如水般皎洁的月华,来到苍茫的山中,来追寻山里夜空的朗月。“山风拂发,拂颈,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华裳。”继而,作者的笔轻柔一转,
期刊
想来她离开这个繁杂、喧闹的尘世已十年有余了。  她身材中等、皮肤白皙、温柔似水,是一位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贤妻良母。  在我幼时记忆里,她是一个出色的裁缝,她的巧手总能剪裁出一件件合体的衣服,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那个特长已然成了她的一个副业。相夫教子,平淡宁静成为她生活的主线。  她本是我的姨伯母,和我母亲相处似乎很合拍,后来缘于一次玩笑,我认她当了干妈,于是亲上加亲。她没有女儿,对我非常疼爱
期刊
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一提到“西瓜大嫂”陈娟,可谓无不人晓。她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却成就了灌云西瓜第一品牌———王圩牌西瓜。她拥有很多荣誉:连云港市农村优秀人才、灌云县十佳新农民、灌云王圩首届西瓜节擂主等。  她的成功离不开来自于一个农家女身上的韧劲。2006年,由于长时间的下雨,西瓜引发了灰霉病,造成了大量西瓜花穗腐烂、脱落。每家种植西瓜的农户都有不同的损失,陈娟家种植的西瓜也没能幸免,损失近六成。这
期刊
随着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近来悄然流行起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太太公关。一些难以达成的协议、遇到瓶颈的合同,在太太们的浅笑软语中,多半迎刃而解;一些难以调合的矛盾,有了太太的温柔公关,气氛会缓和许多。有人戏称,太太公关是决胜职场的秘密武器。  2010年5月12日,武汉市洪山区南湖花园小区一户居民家中发生了一起惨案。一家大型外企的高级经理人与妻子发生激烈口角后,将年仅三个月大的儿子从五楼抛下,婴儿当场死
期刊
扎哈哈迪德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女建筑师。  虽然有人嘲笑她喜怒无常,和时尚界那些穿着雷人的女魔头一样,盛气凌人,有着疯子般火爆的性格;有人讥讽她打着建筑的幌子搞抽象雕塑,很可能让投资人哭都找不到北。然而,她作为一个来自巴格达的女人,长大后,没有去织波斯地毯,而是借由绝顶聪明的想象力,拿到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在建筑界金字塔尖与最优秀的男人平起平坐,这本身,难道不是一则耐人寻味的传奇吗? 
期刊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如同某些爱情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世上无绝路    有一种感情叫无缘,有一种放弃叫成全。  ———智慧一种    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没有无缘无故的风光    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譬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  ———有时候,多数不代表一定正确    才华其实就是把聪明用到了与众
期刊
34岁的她,是第一位进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政策研究机构、进行智库研究的中国学者;是布鲁金斯学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访问学者;是中国超级民间智库的首批专家。  当有人问及成功之道时,她笑:思想强大,气场才强大。     思想原来这么有力量    王莉丽出生在山东潍坊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8岁时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系。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做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第一任电视节目主播。  主持人是个不断往外“掏
期刊
过去,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活到50岁,就基本退居人生二线———开始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近些年来,随着物质富裕、观念更新、网络普及、科技发达等,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潮爸潮妈甚至潮爷潮奶,他们将指甲染红、白发烫卷,玩电游、蹦迪、环游世界等,把原本单调落寞的夕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孙法娣就是这样一个人。十五年前退休后,她感觉人生才刚刚开始。今天,她已然成了一个引领潮头的千万富婆!她究竟干了什么?她
期刊
在她看似浮躁物质的外表下,原来藏着非一般的东西。自恋,也是需要有积淀的。    她玩典雅矜持,唤自己“仙女”,爱美到极致,出场必要惊艳。她是美容大王,她是购物达人,以物质犒劳自己,以自恋快乐心灵,认定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  她就是台湾女演员大S徐熙媛,一个口头禅“如果自恋有资本、有理由,那又有什么不好不对呢”的时尚达人。她秀着自己的光芒、美好、喜悦,却从不炫耀她所拥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性感是自由的呼吸———  2009年,著名导演宁浩正筹拍新片《无人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女主角。  女主角是“一位性感的女人”,可是面试了不下几百位职业或非职业女演员,却始终找不到“我心目中的性感”。宁浩无奈地表示:我发现原来那种拿杯水把自己浇湿了、前凸后撅的不叫性感,那都是错觉!中国没有真正的性感女人。性感是种气质,是挑起你的征服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