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提问须有“度”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另辟蹊径:提问要有角度
  
  这是指教师所设问题的角度要巧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提问。目的是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我们总是用“是什么”、“什么是”等直来直去的方法,则提问如同“虚设”。首先,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角度新颖,具有启发性。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
  
  二、 精益求精:提问要有精度
  
  有的体育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处处提问。结果是过多的提问,造成学生思维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其实,课堂提问应疏密相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浮光掠影地提问。应精讲,适当提问,多进行身体练习,不能破坏体育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同时,每提一个问题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据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一是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其他学生回答;二是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要等待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评价学生的答案对与否或提出另一个问题。
  
  三、 循序渐进:提问要有梯度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意梯度。提出的问题难度出现坡度增加,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考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主动地继续钻研和探索。
  
  四、激活主体:提问要有广度
  
  体育教学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设置既要考虑一定的精度和坡度,有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设置的问题应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能够回答。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具有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因此,问题的设置既要侧重整体解释,又要注意细节的分析,使问题能覆盖全体学生。
  
  五、 学以致用:提问要有难度
  
  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的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与具有的水平相适应。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上快速跑课时,我向学生提问:“你跑50米用了多少步?速度的变化是怎样一个曲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练习中寻找答案。
  (江苏省邗江中学)
其他文献
一、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高中和大学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意愿实施专项化教学,使得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学习不再是“蜻蜓点水式”浅尝即止的
智慧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各城市在此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文章阐述了智慧旅游的含义,分析了太仓市发展智慧旅游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太仓市智慧旅游发展路径。
那些一心传位于子的企业家们,不妨换个思路:或许女儿更适合继承衣钵;退一步讲,即便女儿不合适,还可以考虑女婿……    近些年,中国民企老族长漫长的“头疼排行榜”又增加了一项——接班人问题。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将有300万民企迎来接班换代高峰。  传统上总认为家族企业未来最好的掌门人是儿子。但实际上,娃哈哈集团“钦定”接班人宗馥莉、25岁就登顶内地富豪榜的碧桂园明珠杨惠妍、身家92亿的新希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