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英语教育中的双语性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服务于跨文化交流需要乃大势所趋,文化因素的导入绝非单纯的英美文化的侵蚀,而应是在平等和有利于理解的基础上的双向交流。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本质、交流者的身份诉求及汉语的正迁移作用三个方面阐释了英语教育中的双语性问题,以有利于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用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将尼龙66(PA66)和有机改性的Na-蒙脱土(OMMT)采用熔融共混,得到尼龙66/OMMT复合材料。在制备完成时,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PA66/OMMT中晶型变
选用桑蚕丝作为经向原料,棉纱作为纬向原料进行交织,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和调整工艺参数,设计了四款薄型丝棉织物,使产品既能保持棉织物的特性,又能突出丝织物的特有风格,并对产
通过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针对产品化住宅内环境的关联性系统设计思想,探讨了关联性系统设计的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及“场所-文脉”分析方法,论述了关联耦合分析、图底分析
利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PTT-PBT(简称PTBT)共聚酯。采用核磁共振(NMR)和固体^13C-NMR研究了共聚酯的化学组成、序列结构和结晶性能。^1H-NMR和13C-NMR表明:PTBT为无
用司盘80和吐温20复配得到一系列HLB值不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牛仔布防返染试验,得出了防返染效果与HLB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本试验中考察了不同种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运用织物组织结构变化和色纱配置开发出一款竹原纤维男式衬衫面料。介绍了竹原纤维的微观形态,面料设计,上浆和后整理等工艺,最后对面料进行了基本服用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
学习动机能解释人产生并维持学习活动原因的学说,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动力因素之一。通过对学习动机理论的阐释,对教学目标设置,创设激起内驱力的情境和积极进行反馈等方面进
本文介绍了电源变换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论述了电源逆变器的现状。详细分析电源变换数字化技术研究的现卖意义和应用前景。为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太阳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串行产品开发模式,接着提出一种基于并行理念的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模式,并进行实际应用的研究,最后对实施基于并行理念的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探索分
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看,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存具有重要意义。在就业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积极发挥职业标准的就业导向机制,并通过双证课程的改革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