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于革金庸的命

来源 :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88636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为“新生代武侠女作家”的步非烟曾放出话来。说“我们要革金庸的命”。当时,这个事一度成为热点,被媒体反复炒作。甚至还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虽然如今已经是“陈年旧事”,但我还是想多几句嘴。
  金庸是何许人?他是革命者,首先他是革了还珠楼主的命,开创了新派武侠,现在他是武侠界大师、剑桥荣誉博士。那么,步非烟又是何许人呢?可能是孤陋寡闻,我没怎么听说过这个人,只知道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金庸是通过革命而成功的。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创新,是创造新的事物。那么。步非烟所说“要革金庸的命”,如果不是单纯为了炒作,用意应该亦是如此。但是,创造新的事物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我承认步非烟很有勇气。但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有想法并不代表就有能力。  想要“革命”。想要通过创新来创立一个时代。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创新首先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明白我们要如何创新。这样就可以清醒地分析事物变化。而不让事情发展被情感所左右。
  另外,创新还需要知识。没有知识,谈何创新?步非烟扬言要革金庸的命,可是金庸知识丰富,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还有写剧本、社论,做编辑等经历。而且他的作品经历过实践的磨炼经久不衰。借倪匡的一句话,“任何人能写到金庸的一半就很好了”。步非烟有什么可以拿来和金庸相比的呢?唯一比他有优势的也就是小60多岁。
  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侥幸看见炉子上的水盖被蒸汽掀起来后所制的,这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在瓦特之前,无数人都看见了蒸汽掀开水壶盖这个自然现象,为什么只有瓦特发现了它的特异之处呢?我认为,除了他拥有大量关于机械方面知识以外再也无法解释了。正是这种知识才使得他日后发明了蒸汽机。
  还有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东西就是契机,也就是机会。
  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人们才有可能做出创新或者革命。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之时就是教皇宣布筹钱、宣布修建圣彼得教堂之时,他对贪得无厌的教皇厌烦透顶,并敏感地把握了时代的脉动,把握了人民对这位至尊的厌倦,发表了革命的九十五条纲论,否定了教廷对圣经的独家解释权,讽刺了为什么这位欧洲最富有的人还需要从穷人手中拿钱建教堂。所以说,创新一物只可用于适当之时、适当之地。
  当我们把“革命”二字说出口时,先要看看创新的三个保障要素是否已经具备。如果只是随性喊喊口号,如果纯粹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那么我想说。还是不要急于革金庸的命的好。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