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流金岁月

来源 :网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从80年代才开始成为城市的地方来说,那里没有岁月剥蚀过的老球场,也就没有被挤压被侵占的发生,那里就是网球的一片开阔地,当推土机到来的时候,它推倒的是彻底的空白,而吊臂将在这里建立无尽的繁华,轰轰烈烈的建设一直持续到今天。深圳只有一段不长的往事,这些往事不容易模糊,也从未有过惆怅,因为深圳总在建设新的球场,直到今天,深圳人均拥有的球场排在全国前列,如果能按地域做一个比较,深圳就像美国的加州和佛罗里达,是中国最适合网球运动的地方。
  当中国的北方被寒潮反复进袭的时候,深圳还可以沉浸在阳光和微风的幸福之中,只要稍微动弹两下,脑门就会冒出热汗来。这是属于网球的幸福,阳光多,比赛多,场地多,球友多,在深圳最西北的光明新区,近千名球友参加了2012深圳团体比赛,14片球场的光明网球中心显得人满为患,地下车库被临时做成了食堂,足足摆上一千把椅子,堪比最热闹的大学食堂,大家都在啃当地著名的美食烤乳鸽,这很有些网球共产主义的气氛,还有点像网球的人民战争,其实并不是场地太挤了,而是人太多了,还有一些比赛安排去了附近其他的网球场。深圳是包容的城市,它总是有无尽的魔力,容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梦想,这当中当然包括网球。要知道,光明新区仅仅是2007年才规划出的新的行政区,这样的网球设施就已经让内地的很多大城市羡慕不已,大型的网球中心,深圳几乎每个行政区都有一个,基本都是永久规划,如此宽裕的场地条件,是深圳的速度,深圳的奇迹。
  上海,北京,广州,当这些城市拥有了半个世纪的网球文化之后,深圳仍然是海湾边的一个小渔村,当地人根本不知网球为何物。即使特区成立之初,这里仍然找不到地方打网球,81岁的胡政光老人回忆说:“1984年我刚调到深圳的时候,好不容易在深圳大学找到了网球场,是水泥地的。”“不是沙地吗?”“不,那就是水泥硬地的,我很高兴,终于可以打网球了,后来发现市迎宾馆也有两片硬地。那时候场地少,打球的人也少,我说,这样下去不行,我得鼓动一下。”
  胡政光何许人也?他从哪里去鼓动深圳网球?在经济界,他是能源和会计专家,在网球界,胡政光出身网球世家,他的父亲担任过1947年全运会的网球裁判长,大哥胡旭光,在1956年台湾网协成立大会上被选为总干事,选他的人是孙连仲、蒋纬国等台湾要人,另一个哥哥则是著名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委员胡法光,胡法光是香港菱电集团董事长,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李瑞环、李铁映、田纪云等都是多年的球友。胡政光本人是新中国上海大学生第一届比赛的单打亚军,并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比赛,和宋连根,张大陆,梅福基等是同一个时代的选手。胡政光觉得作为欣欣向荣的特区城市,不能没有阳光朝气的网球运动,胡政光找到了市长李灏,手把手教他打网球,李灏很快爱上了网球运动,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副市长也爱上了网球运动,这是深圳网球由上至下普及的开始,胡政光当上了深圳的第一个网协主席,当时很多调来深圳的干部,都希望有自己的球场,有自己的组织。
  后来,深圳华侨城,蛇口招商局等地修起了深圳最早的几个公共球场,那正逢90年代的开始,这也是轰轰烈烈深圳梦的开始,大批高素质的年轻人来到深圳,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高潮。深圳是全国平均年龄最低的城市,也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人们不再为追求财富而感到羞涩,追梦的年轻人揣着“边防证”,从大巴和火车上一群群地涌进城市。著名的华侨城因为“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两个旅游项目成为了深圳梦的代表,为了开展网球运动,华侨城费尽周折从湖南调来了全国冠军赵志强,作为一个名气很大的职业选手,赵志强从未想过业余的赛场也是如此有趣,迎接他的会是这样一片热烈的球场。华侨城的酒店当时是为了评星级修建的网球场,他们迫切需要为球场填充强大的内容,于是赵志强成为了镇山之宝,只要参加比赛就能横扫深圳,华侨城的上上下下都在练习网球,当时投入深圳的网球人还有张璐和郭汉琴等人,一下子让深圳业余网球的水平提高了很多。
  虽然深圳没有悠久的网球传统,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网球的热情,整个深圳的政府、事业单位都非常流行网球运动,有一例证,深圳大小的业余比赛警察选手总是非常多,团体赛警察的队伍也最多,业余赛场的外面经常停满了警车,如果你在门口看到了骑警在巡逻,这一点也不奇怪,深圳的先后两任公安局长都担任了网协主席一职。与他们形成合力的,是热爱网球的深圳本地企业,如万科,金田,特发、原野等,整个90年代深圳的网球场都人满为患,订场经常订不到。这些企业家有多爱网球?赵志强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万科的王石下午要赶飞机去上海,洽谈他在上海的第一个楼盘项目,上午就来打网球,打完了就和球友们一起吃饭,吃好了再去上海,酒桌上他和球友们比赛喝啤酒。赵志强问,王总,你要是喝输了怎么办,王石说:“喝输了,我就拿啤酒浇自己的头。”结果王石果真输了,他一声不响,打开啤酒,啤酒淌着泡沫就从头上流下来了,那时候他可是西装革履整整齐齐地准备去谈生意的,就这么把一身给糟蹋了,也不知道后来是怎么收拾的。
  对网球痴心不改的另一个代表则是蛇口招商局,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蛇口招商局不但几任局长都非常喜欢网球,而且自建了几片硬地球场,这是深圳最早的公共网球场,一直到现在这些球场都在完美地运行着。提起蛇口招商局,我们就不能不提他们那几个著名的领导,80年代蛇口管委会主任的袁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以期鼓励加快推进蛇口工业区的建设。然而,口号提出后,立即掀起轩然大波,遭到部分人员的强烈反对。有人还给它贴上了资本主义的标签,但后来这个标语成为了深圳精神的象征,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观念转变的象征,蛇口经验也得到了邓小平南巡时的肯定,作为蛇口工业区总经理的乔胜利,则和袁庚一起开创了很多中国的先河,他们第一个搞职工社保基金,一个实现住房商品化,第一个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有了这样的先锋热爱网球,在深圳,谁会去拆网球场?网球场以深圳的速度,深圳的效率成百片地涌现出来了。
  张璐就从那个时代开始承包网球场,后来和东湖宾馆合作自建网球场,她是退役的运动员,最后却在深圳练成了一套球场的星级服务标准,主办了中国场馆高峰论坛,当年那个在人才市场彷徨无措的退役选手,因为球场而成就了自己的梦。深圳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它总有广阔的空间和思维,允许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圆自己的梦,不管你是官员、企业家还是彻底的贫民。后来,深圳有了笔架山网球中心,有了规模巨大的观澜湖网球中心,有了风景和服务都是中国一流的东湖网球中心,有了福田、罗湖、盐田,乃至龙岗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网球中心,直到今天,深圳因为独特的气候和硬件,成为全国人均网球场地最多的城市,成为一年12个月都不停在户外比赛的梦想之都,而华侨城、蛇口这些老球场,仍然还坚固地存在着,生活在这里的网球爱好者,无疑就是最幸福的。
  深圳的梦想是让每一个行政区都有一个大型的网球中心,所有的体育中心里面都有这样的网球中心,即使光明新区建了14片球场的网球中心,还觉得有点不够用,因为这里爱网球的人实在太多了。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却是事实,因为深圳有充足的财富和掌握财富的人去做这样的梦,笔架山将建成深圳网球协会的基地,增加20多片球场,在深圳搞别的项目,会很嫉妒网球,因为这个运动在深圳的地位高得离谱,难怪胡政光会这样说,他一辈子担任过能源、财经、政府乃至全国政协委员等无数大小职务,但一辈子最在乎的却是:“我当过深圳市网协主席。”
其他文献
肌肉痉挛、韧带拉伤、中风、脑损伤、关节炎、视网膜破裂……如果有一项运动可能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以上伤害,你还会义无反顾地坚持练习呀?先别急着摇头,因为你很可能每天都在坚持这项运动,并期待着能从中收获轻盈健康的体态。  这就是瑜伽!  美国《纽约时报》上一篇名为《瑜伽究竟如何伤害你的身体》的文章,在美国瑜伽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恶战,随后这场风暴又蔓延至全世界。瑜伽究竟是健体妙方,还是毁身毒药?  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