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一”必然“儆百”吗?——监管处罚间接威慑失效研究

来源 :会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监管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高管联结的情景考察监管处罚间接威慑的有效性及其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监管处罚发生后,违规公司财务错报明显减少,而其违规高管联结的未违规公司财务错报反而明显增加.深入研究发现,监管处罚发生后,违规高管更可能从未违规公司离职;但同时,积极发表否定意见的独立董事也主动从未违规公司离职,审计师对于未违规公司中高企的执业风险未有效调整审计决策.由此,上述公司治理的负面变化超过了正面调整,最终导致监管处罚间接威慑失效.最后,监管处罚间接威慑失效导致这些未违规公司的公司价值受到减损.综上表明,监管处罚要实现“惩一儆百”的治理效果,有赖于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调配合.这对于监管层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2021年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诞辰100周年.葛家澍教授提出了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发表了“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与“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对我国会计界的
实地研究作为管理会计领域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被西方学者广泛采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而中国管理会计实地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本文对过去20年间发表于国内外顶级会计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朴实的诉求,也是最幸福的选择.每每此刻,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戏准时热闹开演.rn然而,今年的春运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显得沉寂了许多,“响应号
期刊
企业商业信用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融资渠道,以我国证券市场2007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系统地检验了财务舞弊如何作用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行为,并分别检验了客户(
本文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总监任期重叠为视角,采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两者任期重叠时间长短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和审计总监的任期重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