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震救援中消防战勤保障行动的构成及优化

来源 :今日消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参与地震救援行动是应急救援的任务之一,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消防地震救援的战勤保障工作、构建及优化消防地震救援战勤保障行动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绍兴支队对地震救援战勤保障准备现状,就地震救援行动的战勤保障的相关概念、构成以进行讨论,并对其优化进行思考,促进地震救援战勤保障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地震; 消防救援; 战勤保障
  1   引言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因此,地震发生后积极有效的救援行动至关重要,而做好地震救援中的战勤保障工作则是救援行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2   目前地震救援中战勤保障行动
  2.1  地震救援战勤保障相关概念
   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战勤保障是指消防救援队伍组织实施通信指挥、物资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
  2.2  地震救援中战勤保障行动的构成
  2.2.1  指挥保障组
   指挥保障是战勤保障体系的中枢,起着上传下达、会商协调的作用。消防指挥保障中心一般与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平台联动,实时动态掌握各地救援力量行进位置和作业情况,科学安排人员、物资、装备,提高整体救援的效率。同时,面对复杂的地震救援任务,消防指挥保障中心能够汇集有着丰富地震救援经验的人员,集思广益,集中决策,选择最佳的地震救援方式,为地震救援行动提供决策支持。目前,指挥保障分为指挥车、指挥帐篷和移动手持终端等模式,战保主要是负责帐篷搭建以及内部设备架设,包括视频终端、4G图传、办公设备等。
  2.2.2  技术保障组
   首先,在地震救援保障中,常见的救援消防车、船等交通工具和破拆、侦检、救生等救援工具往往会出现失灵、损坏等情况。这时,技术保障组就可以对现场装备进行紧急抢修和常规保养,确保救援作业的顺利开展。其次,面对如今复杂的地震救援行动,往往需要应用“高、精、尖”设备,如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直升机、生命探测仪等,而有些高科技往往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技术保障则成了救援行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支撑之一。
  2.2.3  生活保障组
   生活保障是地震救援中战勤保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保障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震救援队伍的战斗力,生活保障常用的有饮食保障、住宿保障、洗浴保障和如厕保障等。目前,战保主要为消防地震救援人员提供干净无污染的食物和水、御寒的衣物和鞋子、休息用的床、帐篷和被褥等,其它还有淋浴车、宿营车、餐饮车等。生活保障是保证救援队员能够持续有效的实施地震救援行动的根本保障。
  2.2.4  卫勤保障组
   卫勤保障主要是給地震救援队员提供伤情处理,如心肺复苏,伤口、骨折、烫伤的初步处理消毒包扎,对感冒、中暑等疾病的用药治疗等。此外,卫勤保障还包括对救援营区消毒、卫生防疫以及对突发传染性疾病进行防治。卫勤保障是保证地震救援中消防人员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队卫生员都是属于兼职,没有系统学过卫生救护知识,只是简单培训,紧急医疗救护能力比较弱。
  2.2.5  携行运输保障组
   携行运输保障是保证第一时间把人员、物资运输到地震救援点,保证地震救援的持续不间断,为灾区居民及时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目前,大队地震救援中携行运输保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厢式货车、器材模块车、多功能推车等运输工具。对于受灾情况非常严重的地区,可以使用直升机进行运输。交通中断时,仍然存在问题:一是我们自己如何第一时间抢通道路,二是如何建设战勤保障突击小分队,第一时间解决交通中断的物资运输。
  3   地震救援中战勤保障体系的优化思考
  3.1  科学有效配强精良装备,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根据器材装备配备标准,科学界定装备战勤保障要求,既要满足战备的需要,又要立足实战,优化装备配备结构,避免重复配备和不必要的浪费。在装备配备上,应优先配足配强在灾害现场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使用效率高,性能优良的高精尖装备器材。其次,要注重装备功能升级,功能的多元化、智能化、数据化,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装备携带负担,优化配置保障人员编成,提升战勤保障整体实力。再次,从平时保障抓起,通过训练,明确要求,掌握情况,总结经验,找薄弱环节,探索战勤保障规律,努力探索掌握各种困难情况下的战勤对策。
  3.2  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提高战勤保障能力
   针对车辆装备和任务的特殊性,按照一专多能,一装多人的模式,进行专业的针对性训练,突出技术力量骨干队伍的建设,提高全体队员的战勤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一方面,经常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所配备器材装备的性能、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如通过送地方技校深造、到消防装备生产厂家实习、邀请地方技术专家授课、通过装备巡检维修保养车辆装备等手段,不断提高战勤保障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在战勤保障队伍中可以适当征招医务专业、车辆修理、无线电、无人机、机器人等专业技术人才,对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经验丰富、表现优秀的战勤保障人员,提高其福利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优必留、留必用”,最大限度地保留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实现战勤保障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3.3  装备优化组合模块储备,提升快速响应能力
   由于目前战勤保障装备种类杂、数量多,而地震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调集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采取信息化、模块化管理分类,可以有效缩短调集时间,提高调集效率。器材出入库可以采取网络管理模式,利用二维码、射频技术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并及时录入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器材装备去向,清楚器材装备使用时间、使用年限,为及时做好维护保养、更新换代工作提供依据,从而确保装备器材时刻完整好用,应对各种突发紧急情况。平时对器材装备按照救援规模或响应等级,进行模块化管理配置,实现班组模块化携行,分队模块化管理,整体模块化运输,做到定人定物定位。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对数千种装备物资进行模块化管理,在任务启动时,只需针对受灾地区的特殊需求做相应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局部调整,使相应器材装备立即投入战斗发挥重要作用,把危害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   结语
   消防救援队伍是地震救援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保障地震救援中消防救援的顺利进行是消防战勤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我们的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人力、物力之间的联动、调配、响应速度等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尤其是在消防转制之后,消防救援保障体系如何更好的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救援力量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技术的进步进而带动消防救援装备的革新换代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春生.加强我国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01).
  [2]   姚培友.浅析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后勤保障[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9).
  [3]   景  臣.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消防应急救援机制建构[D].南京:东南大学,2016年.
  [4]   赵同连.浅谈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J].中国应急救援,2013,(02).
其他文献
基于SOPC技术设计了一种软硬件结合的图像采集及传输系统,针对以往缓存在SDRAM中的图像数据对NiosⅡ的不可见性,提出在FPGA上采用SOPC技术实现图像采集、格式转换、图像缓存,
为了消除混沌A/D转换过程中的迭代误差提高转换精度,通过分析基于动力学系统的混沌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混沌映射方程。运用一种新颖的误差自补偿的方法,实现
首先获得常见有机毒物的标准红外光谱,然后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存贮标准光谱,建立起常见有机毒物标准红外光谱库。鉴定未知有机毒物时,用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寻找图谱。以201种常见有
小儿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据18所医院的调查,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的39%-65.5%;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主要为病毒、细菌和支原体.95%的患儿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维生素A、甲氰咪胍、左
对烟台地区主要果树栽培果园,以随机取样的方式,采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了苹果、樱桃和葡萄上主要果树病毒。结果表明:苹果病毒侵染率达55.6%,复合侵染率达44.4%;樱桃病毒侵染率达4
分析成都市医院自制制剂自拟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促使医院制剂质量标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观察应密切联系临床实际黄国平,程新娟,方慧(黄山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组黄山市245000)日常医疗工作中,为了减少病人多次注射给药的痛苦,常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后再注射给药
本研究采用双盲对照法比较了SC1001、安定和安慰剂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效应。结果显示,SC1001和安定虽然对抑郁性神经症无明显效果,但可以减轻病人的头昏、头痛、难入睡、易惊醒和多梦及早醒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逐步繁荣,有关部门在药品监督检查中发现,中药市场管理较混乱,假药劣药充斥市场,严重地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议主管部门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