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项目式课程开发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式课程开发是课程建设的趋势,以组装一台可以使用并熟悉其维护方法的工程项目为例,有助于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开发的途径。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项目式;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8-0094-0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在这二十四字方针中,“以用为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只有依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表现和贡献,才能实事求是地确认人才。所谓用就是实践,就是真刀真枪地干。据权威媒体报道:到2020年,我国需要在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在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边是用人单位聘不到所需人才,从我国人才的专业结构看,教育、卫生、经济、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占79.9%,而工程技术人员仅占17.6%,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占2.5%,这种状况与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均极不相称。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强调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将课程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在加强内涵建设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课程建设,笔者拟谈谈我校是如何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项目式课程的。
  课程开发思路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传统的学科架构的开发如表1所示。学科架构课程体系的特点是章节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基于理论知识的联系,或者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这样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学生感觉课程的连贯性不强,不能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其次,不能体现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知识的职业性。因此,需要对该课程结构进行必要的重构,打破原有的学科架构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式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的思路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以组装一台可以使用并熟悉其维护方法的电脑的工程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将组装一台可以使用并熟悉其维护方法的电脑这个真实的工程项目分解成多个项目任务逐步完成,最终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融合分解到这个大的项目中,随着项目的完成实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具体实现
  首先要分析组装一台可以使用并熟悉其维护方法的电脑这个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第一步工作是选择合适的电脑配件,主要内容是熟悉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发展历史及主要品牌。第二步工作是将选择的电脑配件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组装成一台电脑,这里特别要强调防静电的保护以及组装电脑的先后顺序。第三步工作是安装操作系统,包括CMOS使用、硬盘分区、常见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第四步工作是常用软件的安装,包括加强系统安全的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安装。第五步工作是系统的优化,对安装好的系统进行备份,主要是熟悉优化软件,如优化大师、注册表的使用等。为了能够寻找到丢失的文件,需要掌握软件恢复的方法。第六步工作是掌握电脑常见的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的排除。第七步工作是对组装好的计算机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以组装一台可以使用并熟悉其维护方法的电脑的工程项目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每一个项目对应的学科架构的课程体系如下:项目一,选择合适的电脑配件,对应学科架构课程体系的章节为计算机系统概述、主板与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他设备;项目二,掌握硬件组装过程,对应计算机的组装;项目三,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包括系统软件和设备驱动程序,对应软件安装和系统优化;项目四,常用软件安装和加强系统安全软件安装,对应软件安装和系统优化;项目五,系统优化,对应软件安装和系统优化;项目六,系统备份及还原,对应软件安装和系统优化;项目七,对应软件安装和系统优化;项目八、项目九,对应计算机维修基础知识;项目十,对应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具体如表2所示。
  经过以上的课程开发过程,就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项目式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式课程体系的开发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也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唐灯平,凌云.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3]唐灯平.关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作者简介:
  唐灯平(1976—),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信息工程系工程师,锐捷网络高级讲师,Linux高级讲师,电脑及外设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硬件维护。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苦思冥想,做起事情来会感到快乐,精力会高度集中,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1.看天气喷药阴天选择上午喷药,要选择用较细的喷片或雾化程度较好的喷雾器,均匀喷雾。不要在作物的嫩梢及幼嫩部分喷药过多,不要近距离直喷,要以药液不下滴、不结大的露点和
一、播种育苗大蒜、大葱作蒜薹、蒜头栽培的有衡阳早薹蒜、成都金堂早、二水早和山东苍山大蒜等品种。大葱选用章丘大葱等品种,一般8月下旬播种,也可于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摘要:为了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激发基层系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力和提高工作质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从总体、综合、系统的全方位视角,构建保障有力的组织体系、系统健全的培训体系、安全可靠的防御体系、科学有效的辅导体系、广泛参与的教研体系、绩效激励的考评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