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性眩晕124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内耳性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08-01
  
  1 临床资料
  
  本组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男31例,女93例;年龄19~68岁,平37.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8年。对照组124例,男25例,女99例;年龄17~73岁,平均40.1岁;病程最短2h,最长21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耳鸣、耳闷,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恶心呕吐或欲吐,并排除引发眩晕的其它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1)10%葡萄糖注射液150mml加入50%葡萄糖40mml、利多卡因70m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生理盐水250m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0m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山莨菪碱片10mmg/次,每日2次。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
  2.2.1 肝阳上亢(43例) 症见头目眩晕,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口干或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眩。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菊花、杜仲、牛膝、白芍、当归、蔓荆子、夏枯草、川芎、丹参等。
  2.2.2 气血两虚(53例) 症见头目眩晕,动则加剧,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川芎、龙眼肉、大枣、五味子、炙远志、酸枣仁、茯神、天麻、炒扁豆、丹参、炙甘草等。
  2.2.3 痰湿中阻(28例) 症见眩晕,头昏重,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饮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滑。治以化痰降浊,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药物:天麻、法夏、陈皮、白术、薏苡仁、茯苓、吴茱萸、石菖蒲、白芷、藿香、砂仁、神曲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1年以上未复发;好转: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发作时原方法治疗有效;无效:症状缓解,1月内复发,1年内发作5次以上。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8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97%;对照组治愈7l例,好转27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9.02%。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4 讨论
  
  内耳性眩晕亦称“美尼尔氏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减退。现代医学认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淋巴水肿,刺激前庭终器引发眩晕,是多个系统病变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Ⅲ。本组病例采用利多卡因加高渗葡萄糖治疗能减轻内耳淋巴积水,丹参注射液及654-2能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内耳淋巴液的吸收。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虚、风、痰、火、瘀所引起,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如《景岳全书·眩晕》篇中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强调了“无虚不能作眩”,《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中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治疗应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主。虚者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者平肝潜阳,清泻肝火,化痰行瘀。根据笔者对124例病人治疗观察:属气血两虚型53例占43%;肝阳上亢43例占35%;痰湿中阻,上扰清窍的28例占22%。由于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型并入气血两虚型中加补肾填精药物治疗;而瘀血型多兼于上述3型中出现,可加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笔者自2002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电针配合延红三金汤治疗尿石症8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鼻粘膜的过敏反应,中医学称为“鼻鼽”。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发病于各种年龄,多见于青年,呈阵发性发作,病期短则几分钟,长则常年存在,花粉、烟尘、冷热风刺激是主要诱发因素。笔者自2002年至今的5年间,对该病患者采用加味玉屏风散中药治疗与服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通淋汤治疗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单纯运用抗生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治疗组42例运用中药益气养阴通淋汤治疗,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7.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关键词:小儿汗证;六味地黄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9-02    小儿汗证系小儿杂病之一,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在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Ⅲ”。近年来,笔者对就诊汗证的50例患儿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味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汗证患儿均系
期刊
关键词:桂枝芍药知母汤;肌纤维疼痛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6-02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笔者自2004年8月~2007年3月运用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本病3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关键词:消风冲剂;慢性荨麻疹;风热犯表型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0-01    笔者运用消风冲剂治疗慢性荨麻疹4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皆来自于本院2006年9月~2007年4月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对
期刊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补气益肾化瘀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3-02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指发生在男性,与年龄增大和前列腺增大相关的,由于膀胱流出道梗阻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的“癃闭”、“精癃”范畴。笔者运用自拟补气益肾化瘀汤治疗该病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3-02    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急,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脑出血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血肿周围继发性损害一脑缺血、脑水肿。为了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自2004年6月以来运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
期刊
关键词:口腔溃疡;三才封髓丹;中医药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3-01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若治疗不当致使病情迁延日久,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及反复发作。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三才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3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男15例,女17例;年龄2
期刊
关键词:银屑病;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5-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易于复发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特征性皮损是红斑、丘疹,表面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后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皮疹好发于头皮、背部及四肢伸侧。祖国医学称为“白疕”、“疕风”、“干癣”。《医宗金鉴》:“白疕,色白而痒,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