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毫无疑问,21世纪人类将更加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势态。而音乐作为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也更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姿态。在这股多元华的春风下,音乐教育工作者也正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本文旨在探讨实施小学音乐多元化欣赏教学中对教师素养的一些要求。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 教师素养
长期以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受《伏纲》影响,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音乐欣赏教学。而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开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新的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而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教学中最富有感染力,音乐知识面最广的一种形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但是在现行音乐欣赏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把音乐欣赏课当成音乐知识课,注重说教,变相成了语文课的延续;在观念上还没有认识到音乐欣赏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结构等各方面都出现趋向于单一化的现象。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各项目标,传统的单一欣赏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进行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让音乐欣赏教学更好地体现音乐课程的性质,实现课程目标。这就对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觉得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的调整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本身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
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质。而多元化音乐欣赏学习具有题材广、体裁多、容量大、方法灵活的特点。它寓知识于音乐,在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上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音乐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音乐作品,必然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知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触各历史时期、各文化圈及许多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等。可以说,音乐是一部包罗万像的“小百科全书”。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因此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播放音乐,学生盲目的欣赏,它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所以在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音乐教师一定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特征。有学生反映有些教师“不会教书”或“教得不好”,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和文化知识不过关,只会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又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旦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走向学科之间的融合已是一个趋势。比如,在欣赏五年级教材《美丽的哈纳斯湖》
(交响音画《哈纳斯湖》组曲选段)时,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地理、历史等学科了解哈纳斯湖。不妨把以下知识传达给学生:
哈纳斯,又念“喀纳斯”。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或者“峡谷中的湖”。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与我国绝大部分的江河属于太平洋水系不同,喀纳斯属于北冰洋水系。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96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保护分布区。现在这里以喀纳斯湖为中心建立了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保护区自上而下分别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等,垂直分布。早在800年前,喀纳斯的名字就和成吉思汗的名字连在一起,成吉思汗西征路过喀纳斯湖时,被喀纳斯湖的美景所吸引,亲自下马欢捧湖水,仰头痛饮。所以后人都把喀纳斯湖的水称作“王者之水”。
由以上知识可知,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相关的内容很多,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美学、文学、语言学、审美教育学、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科学方法论,以及历史、地理、外语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特别是在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另外,音乐教师的文化修养还应该包括与音乐艺术有着密切关联的姊妹艺术,包括: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等。
二、应具备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
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帮助他们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深入地感受音乐,全面地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也互相关联的总体艺术素养,并用以影响他们的人生实践。这就必然要求音乐教师要具有丰富广博、专门化的音乐知识,又要有尽可能全面的艺术审美经验。
三、音乐理论与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必须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力求做到“一专多能”或者是“多能一专”。“一专多能”就是要求音乐教师在精通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旁通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而“多能一专”则要求音乐教师能够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技能,集多种能力于一身,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掌握一门较为突出的专业技能。所以,倘若没有扎实的音乐知识技能,在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中很难深入透彻地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更不用说掌握作品的深刻内涵了。
四、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使他们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他们获得的课余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一些有关的书刊和报纸,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虽然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任务中可以没有这些内容,但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包容性极强,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五、应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
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是一个包括音乐注意、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体验、理解认识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这些心理因素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存在着微妙和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音乐鉴赏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非常详细地了解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对过程中的审美心理要素的特征和规律必须做深入的探讨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音乐欣赏教学。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必须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
结语
总之,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更新音乐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持续发展为实践归宿的服务宗旨,为学生个性的表现,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淡化自己的权威形像,构建民主的课堂气氛。
其次,音乐教师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关注当代社会广阔的信息环境,适应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
另外在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在欣赏当中的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为人先,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完善自己的个性品德。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 教师素养
长期以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受《伏纲》影响,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音乐欣赏教学。而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开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新的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而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教学中最富有感染力,音乐知识面最广的一种形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但是在现行音乐欣赏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把音乐欣赏课当成音乐知识课,注重说教,变相成了语文课的延续;在观念上还没有认识到音乐欣赏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结构等各方面都出现趋向于单一化的现象。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各项目标,传统的单一欣赏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进行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让音乐欣赏教学更好地体现音乐课程的性质,实现课程目标。这就对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觉得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的调整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本身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
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质。而多元化音乐欣赏学习具有题材广、体裁多、容量大、方法灵活的特点。它寓知识于音乐,在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上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音乐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音乐作品,必然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知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触各历史时期、各文化圈及许多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等。可以说,音乐是一部包罗万像的“小百科全书”。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因此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播放音乐,学生盲目的欣赏,它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所以在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音乐教师一定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特征。有学生反映有些教师“不会教书”或“教得不好”,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和文化知识不过关,只会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又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旦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走向学科之间的融合已是一个趋势。比如,在欣赏五年级教材《美丽的哈纳斯湖》
(交响音画《哈纳斯湖》组曲选段)时,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地理、历史等学科了解哈纳斯湖。不妨把以下知识传达给学生:
哈纳斯,又念“喀纳斯”。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或者“峡谷中的湖”。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与我国绝大部分的江河属于太平洋水系不同,喀纳斯属于北冰洋水系。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96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保护分布区。现在这里以喀纳斯湖为中心建立了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保护区自上而下分别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等,垂直分布。早在800年前,喀纳斯的名字就和成吉思汗的名字连在一起,成吉思汗西征路过喀纳斯湖时,被喀纳斯湖的美景所吸引,亲自下马欢捧湖水,仰头痛饮。所以后人都把喀纳斯湖的水称作“王者之水”。
由以上知识可知,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相关的内容很多,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美学、文学、语言学、审美教育学、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科学方法论,以及历史、地理、外语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特别是在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另外,音乐教师的文化修养还应该包括与音乐艺术有着密切关联的姊妹艺术,包括: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等。
二、应具备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
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帮助他们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深入地感受音乐,全面地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也互相关联的总体艺术素养,并用以影响他们的人生实践。这就必然要求音乐教师要具有丰富广博、专门化的音乐知识,又要有尽可能全面的艺术审美经验。
三、音乐理论与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必须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力求做到“一专多能”或者是“多能一专”。“一专多能”就是要求音乐教师在精通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旁通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而“多能一专”则要求音乐教师能够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技能,集多种能力于一身,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掌握一门较为突出的专业技能。所以,倘若没有扎实的音乐知识技能,在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中很难深入透彻地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更不用说掌握作品的深刻内涵了。
四、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使他们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他们获得的课余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一些有关的书刊和报纸,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虽然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任务中可以没有这些内容,但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的包容性极强,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五、应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
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是一个包括音乐注意、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体验、理解认识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这些心理因素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存在着微妙和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音乐鉴赏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非常详细地了解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对过程中的审美心理要素的特征和规律必须做深入的探讨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音乐欣赏教学。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必须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
结语
总之,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更新音乐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持续发展为实践归宿的服务宗旨,为学生个性的表现,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淡化自己的权威形像,构建民主的课堂气氛。
其次,音乐教师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关注当代社会广阔的信息环境,适应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
另外在实施多元化音乐欣赏教学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在欣赏当中的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为人先,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完善自己的个性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