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应用弹性波CT技术的研究

来源 :交通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述了弹性波CT的基本原理和解析方法,通过比较选取平均波速、波速离散度、合格面积比和最大缺陷尺度参数作为混凝土结构质量的评价指标,介绍了钢筋和混凝土龄期对混凝土结构质量评价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各影响因素的方法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研究表明,弹性波CT技术不受检测构件的形状和体积的影响,计算结果准确,图像分辨率高,可视化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首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箱涵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随后结合某工程实例,讲述了混凝土箱涵从预制到安装的施工全过程,最后探讨了预制箱涵施工中模板、钢筋、混凝土等相关施工工艺。研究表明,箱涵安装应包括地基勘察放样、预制箱涵拼装、张拉预应力等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应做好每一步工序,保证工程安全完工。
以某公路项目中的桥梁工程实例为依托,对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研究表明,桩基作为桥梁工程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质量问题进行预防,为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目的:观察金霉素软膏预防白血病骨髓移植(B M T)术后肛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B M T的116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肛周护理(n=58),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每次便后及坐浴后清洁肛周,并涂抹金霉素软膏(n=5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肛周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肛周感染发生率为5.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肌酸激酶-MB(Creatinekinase-MB,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50例,并按照临床症状对其进行分类,每组25例,单纯组(仅皮肤受累)和混合组(皮肤伴其他器官受累);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0名为对照组。检测3组儿童的血清CRP和CK-MB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纯组和混合组患儿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并发心脑综合征(C C S)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检查的320例受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CS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经统计,本次320例受检者中,共发生10例CCS,且经过对比发现,CCS组与非CCS组在年龄、生育史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术中诊刮、检查时间、V A S评分以及H A D S评分等术中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而年龄≥50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本中心200例高脂血症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社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品质以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医治顺从性。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品质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治总有效率(93%),医治依从性(90%)显著优于对照组医治总有效率(80%),医治依从性(7
以某在役简支T梁桥为研究案例,采用静荷载试验检测技术,对桥梁开展了养护前的试验检测工作,初步明确了静荷载试验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通过分析试验检测结果发现,该桥梁在静荷载作用下尚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特性,最终判定该桥暂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结构补强,仅需对外观缺损、病害位置进行修复。
基于翻模技术使用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对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施工中常用的翻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翻模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人工流产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200例人工流产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关爱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各100例。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参照组为28.00%,关爱组为10.00%,关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χ2=10.526,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观察组及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胀饱、上腹痛以及灼烧感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