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总结和回顾了超重核结构和反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用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系统计算了实验观测到的Z=102-112号元素的能量随形变的变化,得到了这些核素的基态和鞍点性
【机 构】
: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和回顾了超重核结构和反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用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系统计算了实验观测到的Z=102-112号元素的能量随形变的变化,得到了这些核素的基态和鞍点性质,利用Strutinsky壳修正方法研究了壳效应对这些核素的影响.利用所得到的结构信息,计算了相应的冷熔合反应的截面,给出了与实验相仿的结果,得到Z=118号元素的合成截面为23pb,比宏观模型的结果小20倍.讨论了相关物理量对反应截面的影响.同时,还给出了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RCHB)理论对滴线外核180
其他文献
用自旋平均静态交换势下的三体扭曲波波恩近似计算了d轨道电子(Ag+(4d10))在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的三重微分截面, 结果表明在高入射能的条件下, 随散射电子角度θa的增加, b
针对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可以通过认知发展领域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加以研究。根据构建主义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个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整体建构教学模式,即将唤起翻译意识、注
对输入小阶跃反应性(ρ0〈β)、有热传递和温度反馈时反应堆缓发超临界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模型,由数值计算求出任意初始功率条件下反应堆反应性、功率随时间的
把超晶格'折沟道'对粒子的作用等效为形状相似的弱周期调制. 利用正弦平方势把粒子运动方程化为具有外周期弱调制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导出了退道系数与晶格畸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