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弥散加权成像对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对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EC)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DWI检查并生成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测量病灶实性部分的ADC最大值(ADCmax)、平均值(ADCmean)及最小值(ADCmin),并统计肿瘤形态、边界、最大径、囊实性成分、出血及患者临床特征如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
其他文献
抗结核药物的早期杀菌活性反映药物进入血液和组织后杀灭代谢和增殖旺盛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以实现早期控制疾病和降低传染性的目的。现有的比较成熟的药物早期杀菌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痰液菌落计数及在液体培养基上测定确定阳性时间。通常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保持一致。早期杀菌活性研究目前是新型抗结核药物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测抗结核药物的杀菌活性,但其不能测定药物的灭菌活性,这只能根据常规临床试验治疗后的复发率或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来估计。当前,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严峻,治疗面临困难和挑战,
目的 探讨2011-2019年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方法 收集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19年涂阳肺结核(包括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成功治疗和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类型,也是最严重的肺外结核,常以非特异性症状起病。目前,所有的TBM诊断技术均不完美,虽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指标变化明显,但不具有特异性;加之CSF中的细菌载量非常低,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诊断敏感度低、耗时长。笔者通过总结目前TBM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对TBM的不同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利弊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TBM患者确诊率,避免患者治疗时机的延误提供参考。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微创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35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对就诊的72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对就诊的63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进行“三联”放松训练治疗,包括腹式呼吸、想象、肌肉联合的放松训练。采用系统随机抽签法从常规护理干预和“三联”放松训练干预中各选取4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3d、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22±0.81)分和(2.2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