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与“三公”反腐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有无数饕餮之徒,想方设法满足口腹之欲,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反对公款消费的第一要务是与公款吃喝作斗争。
  在今天,“四菜一汤”已成为勤俭的代名词,而这据说是朱元璋的发明。跟历朝皇帝相比,朱元璋日子过得还是非常俭朴的,一方面,朱元璋称帝之后,面临着一个一穷二白的大明王朝,需要节俭度日;另一方面,朱元璋穷苦出身,当年甚至做过乞丐,什么苦没吃过?君临天下之后,对物质要求还是比较低。坐了天下,发觉有公款吃喝的苗头,于是趁马皇后过生日,召集群臣,吩咐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众臣不解,朱元璋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于是“四菜一汤”就这么诞生了。
  “公车”也是公款消费的一大块。古代没有汽车,公车就是马、马车,还有轿子,以及船。当然,古代官员们更喜欢坐轿子,不过,并非一开始官员就能坐轿。唐和北宋的官员一般不许坐轿。唐初,宰相出门一律乘马,只有贵族妇女才可以乘轿。但唐武宗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宰相、三公、尚书令以及退仕和患病者才可乘轿,其余不论尊卑,一律不准,而且坐轿者还必须自己出钱雇请。北宋时期,士大夫认为乘轿是“以人代畜”,有伤风化,所以都不乘轿。宋哲宗绍圣二年“禁京师人士舆轿”,只有司马光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哲宗念他年事已高,批准他乘轿上朝,但司马光一再辞谢,不敢接受。
  南宋高宗赵构南渡以后,因为江南多雨,道路泥泞,才允许朝官乘轿,但还规定祭祀时骑马,上朝时乘轿。从此,轿子才开始在官场中使用起来。但到明初,对乘轿仍有种种限制,规定“国朝文武大臣皆乘马,自景泰以后,例许用轿。勋戚一品,惟年老宠优者方敢陈请,其他则不允许”。明中后期以后,轿子才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重要代步工具。
  “三公”还有“一公”是公款出境,古代中国官员很少有出国的,他们更多是到各地公务出差,顺便公款旅游。古代规定很严格,官员利用驿站需要经过批准,持有特殊的通行凭证,过往官员凭通行凭证可以得到相应于身份秩级的待遇。朱元璋为限制官员的驰驿特权,一开始就用严法对某些特权者进行了限制。他明文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
  海瑞任淳安知县期间,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公子路过淳安,被淳安驿丞(近似招待所所长)的接待方式激怒,将驿丞倒吊了起来。不过海瑞也不是吃素的,他也大怒,下令将胡公子关押起来,银子没收,上报胡总督,说您在通知中明确指示不许大操大办地搞接待,现在却有人冒充您的公子招摇撞骗。海瑞请示如何处理,闹得胡总督有苦说不出。
  (据《大连日报》)
其他文献
我们所熟知的“乌纱帽”是古代官吏经常戴的一种帽子,现在常用来比喻官位。提起乌纱帽,往往与当官相联系。其实,乌纱帽最初本是民间常见的一种帽子,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  隋唐时期,天子、百官和平民都可以戴乌纱帽,但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来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
期刊
抗战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不下4万亿元的日伪产业,国民党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而这些接收大员们趁机贪污盗窃,激起民愤。很快蒋介石也发现接收工作存在“严重错误”,决定进行“全面清查”。1946年7月底,“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成立,清查团分七区十八组,于8月份赴各地。  在这次清查中,就查获了震惊全国的“刘乃沂贪污案”,其贪污数额之大在全国都引起轰动。1947年1月9日,刘乃沂被关押在北
期刊
毛泽东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再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结论。  1939年2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上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当然,毛泽东晚年对“文化大革命”等事物发表过错误的预言,这是
期刊
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巅峰时期,那时流派争奇斗妍,即使是唐太宗、张九龄之类的帝王将相也加入其中,把大唐帝国变成了诗歌的天堂。诗人创作都需要一定的灵感,公孙大娘就是唐朝诗人创作时最有效的催化剂,郑嵎、杜甫等等大诗人都曾经受过她的“恩惠”。  说起公孙大娘,就不能不提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他在该诗的序中如此写道:“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
期刊
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在穿衣上越来越不讲究。民间有句谚语,所谓“夏不敞胸 热不凉背”,即使天气再热,也要注意养生原则。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这句谚语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第一,人体的脏器尽在胸腔之内,这些脏器都十分娇嫩、喜暖怕凉,宜暖捂之。第二,人体一些重要穴位,也都分布在人体躯干的中心线上。如果让胸背受凉,就容易产生肠胃、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的种种疾病。第三,盛夏,天气炎热,机体产生的热量高于体
期刊
在《高祖本纪》里,司马迁也隐晦提到了项羽之逃是楚军最终失败的原因而非结果,“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霸王别姬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一文(以下简称《霸王别姬》)发表后,引来一些评论,其中郑志强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9日发表的《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兼与张剑锋商榷》(以下简称《商
期刊
赵云的五虎上将身份,主要形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但在《三国志》里却无这方面的记载。《三国志》对赵云的描述,可以用机智、忠义、勇敢这几个词来概括,但书里并无一句提及赵云是武将。另一方面,在成都武侯祠里,赵云也是位列文臣之中的。  今人认为赵云是武将,大多是因为赵云曾两次救阿斗、生擒夏侯兰、定军山之战挫败曹军等等,事实上这些理由都值得商榷。长坂坡救阿斗,《三国志》并未作详细介绍,只说赵云发现阿斗和
期刊
19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为打破困局,中国政府进行积极的外交活动。  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访问柬埔寨,受到西哈努克亲王和柬埔寨人民的热烈欢迎。1961年9月,大陆安全部门得到情报,说台湾情报局已探知刘少奇主席可能在1963年率中国代表团出访柬埔寨等国。10月,台湾即派上校级特务张霈芝到南越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第三工作指挥站,布置暗害刘少奇的国际谋杀案,并将行动称为“湘江计划”
期刊
自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都有,相当于月薪。  且说没有放弃工资的宋太宗、宋真宗他们,作为皇帝,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每月那1200贯历来是由“左藏库”送过去。所以从形式上来说,皇帝的工资是左藏库给发的。  左藏库在隋唐时就有,是太府寺下属机构,太府寺掌管天下财富,左藏库则储存天下财富。宋初不设太府寺,而是沿袭五代,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对国家财政进行管理
期刊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今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