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让孩子多等一等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语:通常,我们很难平心静气地等待花开花落,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生命无常,更难忍受我们爱的孩子没有达成心愿时的失望与痛苦。有时,孩子只需要一个眼神,我们家长立刻心领神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他们。没有让孩子延迟等待,看似是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伤害。培养孩子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鼓励他们学会自我调整,学会及时地抑制欲望从而获得更长远或更大的收获,我们即使感觉再难也值得。没关系,让孩子多等一等。
  
  一张粉白稚气的脸上忽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明亮闪耀的眼神里洋溢着灵动的光彩,凭我多年的咨询经验,一看这就是个聪明机灵但又调皮捣乱的孩子。助理给我的咨询受理登记表上显示,这个6岁半的男孩上课不举手就回答问题,喜欢抢话插话没规矩,与人交往缺乏必要的礼貌,与之相对的是抗挫折能力太差,脾气太急躁,一不随心所愿会用拳头打人示威。孩子的妈妈看起来温柔善良,细心周到。和我边说话边用眼睛守顾着孩子,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她都会轻声细语地回应,看得出她正努力做好一个妈妈,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给她能够给孩子的所有爱。
  男孩说自己喜欢去学校上课,但是在课堂上却总是忍不住接老师的话茬儿,或者抢在同学举手前就说出答案。老师跟他说要先举手再回答问题,他每次都答应很好,可基本上好行为就能维持短短的一节课。老师也纳闷孩子不像故意捣乱,他的大脑反应特别快,甚至没来得及举手,答案便如行云流水般脱口而出了。这位妈妈也反复跟孩子强调先举手再回答,可孩子没过一两天就又“旧病复发”。她还提到孩子学习不够沉稳,平时一问就说自己都会,可一到考试就粗心马虎,错这错那,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
  没一刻钟,孩子就开始在沙发上扭来扭去,有点儿坐不住了,小声跟妈妈说要喝水。妈妈听到了,但看得出她想把正在说的一句话说完再给孩子拿水杯。可孩子一秒钟都忍不住,原本很平静的脸上现出恶作剧一般厌烦恼怒的表情,低着头开始用脚踢妈妈的小腿。妈妈把腿闪一边,他还追着踢,一点儿也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
  妈妈的脸上现出明显的不悦:“妈妈在和老师说话,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我要喝水!”孩子也不服气大声吼起来,原本粉白的小脸涨得通红,明显一副不照做就不行的样子。
  妈妈尴尬地看了看我,起身去给孩子接了一杯水。
  喝完水,孩子心满意足地到一边玩去了,妈妈一脸无奈地说道,“老师,您看到了吗?平时我总教育孩子上课要遵守纪律,对人要讲礼貌,可是说了多少遍,孩子还是这样随心所欲,脾气还特别急,说要什么就必须马上给,不给立马儿就发脾气……”
  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孩子就跑过来把一块黑色彩泥举到妈妈眼前,示意给妈妈看。还没等孩子开口表达要求,这位妈妈立刻说“你要玩儿一定跟老师说,这样才有礼貌。”孩子迟疑了一下还是照样做了。可没过10分钟,孩子手里抓着黑色、橘色、绿色和白色混在一起的一大团彩泥朝着妈妈嘻嘻地笑。妈妈一看,立马急了,“你不是只跟老师说玩黑色的彩泥吗?怎么把这么多颜色混在一起了也没跟老师打声招呼?其他的小朋友还怎么玩?”孩子嬉笑的脸变成无所谓的防御状态,甩了妈妈一对白眼后跑开了。以孩子的悟性,他其实什么道理都明白,自然知道动别人的东西需要跟主人沟通一下。可他根本来不及说,就忍不住心中的想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前面提到的上课不能举手等老师叫再回答问题,以及喝水的需求没有立即得到满足就发脾气都是如此,没有耐心,不能等待,头脑中虽明白规则,但行动上根本做不到遵守。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注重给孩子爱了,但是我们的家长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只要孩子一张嘴,甚至他们只需要一个眼神,家长就一刻不耽误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不用任何等待,无需任何努力就可以轻松获得,没有培養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满足于眼前的欲望与诱惑,无法学会忍耐与坚持,抗挫折能力差。
  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是人们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及时满足的选择倾向,以及在等待中表现出的自控能力。延迟满足这一能力品质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有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孩子就可以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暂时放弃眼前的诱惑,忍耐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延迟满足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也不是单纯地让孩子无限期的等待。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诱惑或者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就会出现如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能遵守纪律举手回答问题,无法耐心等待、容易性格急躁的行为,甚至进入青春期后,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无法应对的情况。最近有个高一的女孩前来求询,就是因为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退学。那个孩子的妈妈说在女孩小时候家长是有求必应,甚至孩子没说出来,只需一个眼神,家长就明白孩子的心意,赶紧满足。结果长大后进入一个高中学习环境,孩子没法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而差点儿自杀。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教授曾以4~5岁的孩子为对象,用糖果进行过一项延迟满足的实验,发现那些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成功机会。
  一颗小小的糖果竟然轰动了世界,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实验很简单:一群孩子们被分别安排坐在放好糖果的桌子前,然后教授告诉孩子们随时可以把糖吃掉,但如果有谁能在教师回来前都忍住没吃糖的话,那么会再奖励他一颗糖。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孩子等不了15分钟,甚至在教师刚刚走出房门就急着把糖吃掉了。而自我控制力强的孩子能忍住超过15分钟的糖果诱惑,从而得到第二颗糖。
  若干年后的实验追踪结果显示,当时忍住的孩子与没忍住的孩子,不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与同龄人的相处上,甚至自我成长上都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那些成功通过糖果考验(忍耐15分钟)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每当遇到这样的诱惑时,都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与之相反,那些没能通过考验,在15分钟之前就迫不及待地吃掉糖果的孩子,往往禁不住诱惑,很容易就会选择先让自己满足“瞬间”的需求。
  培养孩子 “延迟满足”的能力离不开我们家长的坚持和鼓励。其实,可以从孩子小小的愿望开始,即便我们能立马儿满足他们,也要坚持一下,请孩子等上几分钟。当孩子慢慢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不断“刷新”自己的等待时间纪录时,家长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一些小奖励,从而让他们获得坚持的动力。
  当然,如果孩子坚持要获得及时满足,家长也不要太勉强他们刻意坚持。因为如果没有在孩子年幼时养成他们延迟满足的习惯,一下子让他们自觉地自我控制欲望是一件很难的事。总之,最关键的一条原则,就是做到不再立即“有求必应”。只有这样“狠下心来”,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培养和锻炼。
  编后语: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在他的经典著作《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因为爱孩子、疼孩子就立刻达成他们的心愿,其实只是让孩子获得短暂的满足而非长久的快乐。让孩子适当等待与延迟满足,他们才会学会期待与感激、学会努力与珍惜,这才是他们获得一生幸福的重要基础。编辑/马冲冲ma-ch-ch@163.com
  徐瑞雪、刘柳,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庭教育工作室。徐瑞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资深情绪疗愈与亲子导师,青少年心灵成长导师。咨询热线:85516088。
  手机:13931875362。
其他文献
她是荧屏上的“国民媳妇”,扮演过《双面胶》里的麻辣媳妇丽娟,《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可爱媳妇毛豆豆,她演活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剧里的媳妇;她是《女不强大天不容》里的女社长——郑雨晴,受命于危难之时,带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杀出一条血路;她是《小别离》里的虎妈——童文洁,在职场上的女强人和生活中的强势妈两个角色中自由切换身份。现实生活中,她是一个9岁男孩的妈妈,和儿子一起成长,一起探索……  一、戏里戏外
期刊
1  谢天谢地,终于将儿子陈挺转入了这所优质中学!我松了口气,期待这个混世魔王能“近朱者赤”,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一年半后考个重点高中,将来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可我怎么也料不到,开学才两周,这熊孩子就又给我惹出事端来!  老师在电话里用极其恼怒的语气说:瞧瞧你们家陈挺!穿个校服都不正经,不仅在自己的衣服上乱涂乱画,还把全班将近一半同学的校服都弄得乱七八糟!  赶去学校时,陈挺已被“押送”到学校德育处听
期刊
通常来说,在债务人无法还债的情况下,担保人是要承担还款责任的。但有几种情形,作为担保人可以部分免责或不承担担保责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种免除担保责任的情形吧。  债务人和债权人恶意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保证人是否要承担保证责任?  ●问:我和程某、钱某是高中同学,去年冬天,我们3个一起聊天,聊天过程中,程某提出向钱某借5万元做生意用,钱某说可以但是要找一个保证人,然后二人开始游说我做程
期刊
自从听了李健的《贝加尔湖畔》,我的心中就埋下了一个梦想:要在某个冬日来一场贝加尔湖之旅。每当天气渐渐变冷,李健的声音在耳畔回响,我的心就痒得难受。  可是,这对我来说,是一场奢华的旅行。我有忙碌的工作,老板不愿让我一次休完年假;我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要带,父母体弱多病需要照顾;还有经济方面,房贷、车贷背在身上,奖金少点的那个月处理完生活就所剩无几。我把我的贝加尔湖梦在某个深夜告诉老公,他说:“一起
期刊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志存高远、胸怀梦想,并锲而不舍地沿着自己的理想之路攀登追逐!尽管在追梦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却仍然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无怨无悔!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姜艳就是这样的追梦人。  姜艳现任滦平“山之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滦平“绿溪谷”农业产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承德市优秀女企业家,承德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承德市“三八”红旗手……  20年来,姜艳在筑梦路上摸爬滚打,坎坷前
期刊
曾经一个快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朋友问我,婚姻选择重要,还是努力经营更重要?我回答她,这两者都很重要,但是“选择”更重要!  选对了人,经营婚姻也变得简单,给对方一个小小的惊喜,就会为家庭美满锦上添花;选错了人,经营婚姻似乎怎么走都是死胡同,你使出浑身解数,也只不过是为家庭争端火上浇油。  “选擇不对,努力白费”,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婚姻。婚姻中如果选择错误,即使你再有水平,再懂两性相处技巧,也会因此消
期刊
那年,回老家,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雪琼。她是我们中学时代的校花,這个看似完美的女人,却忍不住在我面前掉下了眼泪。  10多年前,那时候雪琼刚刚大学毕业,按照自己心目中完美婚姻的模子搭建婚姻楼阁,对选老公的条件极为高大上,最后尽管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优秀男人,却怎么也过不到一起,因为对方的优秀,身边总是追捧者众多,她受不了这样的冷落,又开始羡慕那些整天被老公捧在手心里的女人。她说,如果再婚的话,一定要找个
期刊
他被誉为当代花艺界的“神奇魔术师”,“花田小憩”植物美学分享平台创始人,当代花艺艺术家……这位年轻的80后在逆境中完美逆袭,从退学少年到清华美院的特聘讲师,还被美国花艺学院授予教授学位,10年中他用奋斗、拼搏、自强谱出了一首优美的青春之歌。  退学少年励志做一名优秀的花艺设计师    今年29岁的曹雪是个外表开朗爱笑的大男孩,出生于北京。年幼时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所以在北京郊区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大
期刊
上次参加朋友的婚礼,遇到丽莎夫妻,俩人隔八丈远坐着,各挂了一脸霜,显然是在怄气。  丽莎偷偷告诉我,他们早上从起床就开始吵,一直吵到进酒店的门口。  起因是她原本计划下午去老妈那,不想老公约了朋友去家里吃晚饭,要求她必须留在家做饭。她十分不爽,说你约人来家、要我做饭,怎么事先都不跟我打个招呼?  老公还不服气,说大周末的你能有什么正事儿?我现在跟你说也不算晚。  这一回合还没结束,新的争端又来了:
期刊
辛集市田家庄乡南贤邱村有这样一对好夫妻,女主人名叫马想,现年45岁,担任着村支部委员、妇代会主任等职务,男主人叫邓敬民,是乡办工厂的一名工人,夫妻二人有两个儿子,均已结婚成家。现在,马想夫妻俩和公公婆婆一起居住,她与丈夫结婚多年以来,两人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对上孝敬老人、对下科学育子,对内对外和和睦睦、关系融洽,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很好地继承和传扬了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