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创新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对高校教育发展越发重视,如何能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成为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对现阶段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提出以下新形势背景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新形势下
  前言
  近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工作越发重视,这也使得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而在这一形势变化下,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成为当下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要务,如何能够构建出符合当下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是每个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都必须要做出思考的问题,因此强化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创新研究至为重要。
  1 现阶段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现状
  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得到了持续完善,在学生处的一级管理和各院系的二级学生管理组织下,使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科学。但在新形势背景下,由于生源结构越发复杂,也为当下的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挑战,许多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弊端开始显露,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仍旧存在脱节问题,教育治学、学生管理各自为政,使得很多工作无法深入展开[1]。第二,评价机制不够全面科学,重智轻德现象依旧存在,无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参与率低,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促使学生有效配合,导致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低下。第四,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现代化技术利用率低。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导致大学教育方式单一。尽管对于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健全的规范制度,但是在大学教学环节中的部分动态监控与预警缺乏一定的防护措施,不仅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2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学生为管理核心与管理主体,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不再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通过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教育管理中,从而提升大学教育管理效果。
  3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创新
  3.1“教育”“管理”深度整合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系统复杂,需要全体成员、不同部门共同合作配合,因此“教育”“管理”不是两项工作,而应该当成一项工作来做,只有进一步的整合高校教育及管理机构,推动院校教育及管理部门的深层次合作,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新形势下高校快速运转的办学要求[2]。对此笔者认为,今后要改变以往由主管部门牵头,“教育”“管理”相关部门协作完成工作的松散模式,高校可以将一些职能类似或者职能紧密相连的部门整合在一起,如可将学生处、团委及社科部进一步的整合,并设立工学部,这样就实现了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體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也有利于院校内相关的优化配置,是新形势背景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一种表现。
  3.2实行教育管理学分制模式
  在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考核评价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反馈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情况,但以往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往往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考察,因此考核评价结果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无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背景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要实行教育管理学分制模式,即以学分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并不同的内容拟定不同的学分,如教育学分除各科的考试成绩外,还应该包括技能竞赛、社会实践项目等获得的学分,而管理学分则可以从学生出勤情况、违纪行为、日常礼仪等几个方面出发制定,并最终形成相关的数据档案[3]。这样的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保障学生各方面得以均衡发展,同时还可以成为学生毕业证书发放的重要参考,是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的一种创新模式。
  3.3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工作中倡导的重要理念,在新形势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也应该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注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如各级院系可鼓励学生参与到寝室管理、班级管理、自习管理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相关教育管理者发挥出引导作用,学生自行开展寝室、班级卫生检查工作、班级文体志愿活动、学习自主监督活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也就是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这不仅对学生的日后就业发展有很大的裨益,也可以帮助院校教育管理者减轻工作压力,因此也是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的一种创新模式。
  3.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与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满足高校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建设需要。如在教育教学之中,要加大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引入在线课程、软件光盘、模拟技术等方式,从而辅助教育发展,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4]。而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可以加大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通过先进的管理软件,高效的管理学生的学籍、学分及人事档案,从而减轻生源扩招下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可以通过院校网络的建设方式,公布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事项,宣传院校文化风气内涵,这都将为新形势下的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增添更多的创新动力。   3.5促进教师专业职业素养提升
  在大学教育管理中,教师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教学的服务者,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专业职业素养提升关乎到为学生带去正确的教育,基于此促进教师专业职业素养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大学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职业素养,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有效提升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专业职业素养提升,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积极开展相关经验分享交流会议,通过这些方式,使教师可以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同时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开展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结合自身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管理模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管理,促使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果。
  3.6构建完善的大学德育教育机制
  当今大学教育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局限于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同时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行为管理,从而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时代需要的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优秀人才。因此,大学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就要重视构建完善的大学德育教育机制。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学德育教育机制,使学生在思想以及心理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大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真正系统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真实需求,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在学校成立心理辅导教室。当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教师积极主动将学生的心理问題予以疏导。并且学校应该主动出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例如,组织主题讲座、系列演讲等方式,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机制,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大学教育管理中,有效促进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
  总结
  在时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性,无法满足现阶段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新需求,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必须要革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思想,不断的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模式做出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素质人才,并带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佳,禹文东.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05):331-332+337.
  [2] 孟冬梅.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1):14-15.
  [3] 刘馨元.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7,4(12):77-78+83.
  [4] 张茜.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J].才智,2016(03):37.
  作者简介:
  郭亚宁(1992.12- ),男,汉族,籍贯:河北张家口,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时代,儿童较多地暴露在电子媒体之下。电子媒体成为儿童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改变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语言、理解能力及社会性等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努力,以发挥电子媒介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电子媒体  1 儿童使用电子媒体的现状  有调查研究表明,儿童接触并使用的所有电子媒体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电视。这表
期刊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強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期刊
1 前言  《心火》原名Firelight 是由法国影星苏菲·玛索、斯蒂芬·迪兰于1997主演的一部爱情电影。这部影片虽说放映时间已久,并且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题材的电影没有过多新颖之处,不过是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历经各种磨难最终获得想要的爱情。然而该影片以19世纪30年代父权及男权统治的社会为背景,却打破了许多在那个年代的桎梏,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意识的膨胀、对思想自由的渴望和性别公平对待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在新形势下发展的越来越好,煤矿企业也因此被国家重视。然而,在煤矿企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井下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用电设备也逐渐变得多样化。煤矿事业要想得到更加光明的发展前途,就必须在井下用电设备方面多下功夫,用电设备是煤矿企业工作得到保障的前提,所以对于其用电供电设备会有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井下智能化数字变电设备也逐渐被开发出来,虽然它能够有利于煤矿企
期刊
摘 要: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所以孩子的本性就是爱玩。因此,幼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防止学生厌倦学习。通过合理地将游戏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它在儿童人格的发展和思维意识的建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提出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育价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勤于探究,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会厌倦学习。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时,化学教师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动力之一。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很愉快
期刊
1 加强动作表演  得体的动作表演,即使是轻微的比划,往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介词短语时,我特意设置了让学生演示前、后、左、右,这只是精彩的开端。紧接着我让学生做游戏,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再加上对游戏内容比较熟悉,所以做动作相对容易,在高兴之余也记住了单词和短语。(e.g.stand in a line,eyes right/ left /front,turn around,kee
期刊
1 体育合作游戏的作用  1.1它能开发学生智力  体育锻炼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其中也包含智力因素,综合了各种运动的特点,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兴奋和抑制高度集中,提高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灵活性和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体育合作游戏是运用体育手段,通过娱乐的方式调节神经、
期刊
摘 要:1911年民国政府诞生,对于男性,辫子剪去了;对于女性,裹脚布去除了。但从广州当时社会流行的粤讴可以得知,剪辫并非易事。在民国建立初期,广州人特别是女性对于服制的理解是模糊的,学生在广州女性服装变化中起到一定影响。本文从那时候的一些影像资料中寻找到民初广州的服饰是新潮旧式,中西结合,长袍马褂与西式服饰并行,服饰新奇多样。  关键词:广州;民国初期;剪发易服;学生  1 民国建立前广州人抵制
期刊
1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