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探究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不仅是小学应用题和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范例,也是渗透数学文化、感悟数学素养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一次机会。研究者将“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一节公开课的听课札记与教师分享,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生成数学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鸡兔同笼;数学文化;数学模型;关键能力
  【作者简介】罗增儒,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2011年入选“国培计划”首批国培专家。
  “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的《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它不仅是小学应用题和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范例,也是渗透数学文化、感悟数学素养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一次机会。笔者将某位教师的一节“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公开课的听课札记与大家分享。这节课既有值得肯定的“两个精彩”,也有值得研讨的“两件事情”,还有引向深入的“三点建议”,教学过程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性质,贴近核心素养教学的教育导向。
  一、教学重现
  本次公开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调节气氛,文化渗透(8:30—8:35,共5分钟,7人次发言)
  教学伊始,教师先和学生从拉家常引入(内容涉及西安名胜和古诗),接着向学生提问“我是谁?”并提示了两行字(如图1),引发学生猜教师的姓。学生从上下两行字的“立”“里”进行联想和组合,最后得出答案是“童”字。
  2.创设情境,引出问题(8:35—8:40,共5分钟,4人次发言)
  教师从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引出“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降低学习难度以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将题目简化并改编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8:40—8:45,共5分钟,6人次发言)
  在分析完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解题,有的学生用假设法、列表法(枚举法)等得出以下答案:6只鸡,2只兔子。
  4.展示交流,深化提升(8:40—9:15,共35分钟,19人次发言)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说出该题有假设法、列表法、逐一列举法等多种解法,并说明算理。在对多种解法进行分析后,学生讨论得出逐一列举法的关键是有序。最后,师生总结出逐一列举法的解题规律是:将1只鸡(兔)换成1只兔(鸡)时,总腿数增加(减少)2条。因此,我们可以将逐一列举法简化为跳跃列举或取中列举,有的学生只通过跳跃列举2次就得出答案,有的学生提到在跳跃列举时要注意会不会遗漏,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还对比了假设法与列表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5.迁移类推,反思升华(9:15—9:20,共5分钟,4人次发言)
  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课始“鸡兔同笼”问题的处理上来。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23只鸡,12只兔子。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思维能力,教师给出“龟鹤同游”等类似问题,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精心,学生探究欲强,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性质,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值得肯定的“两个精彩”
  (1)学生活动很精彩
  学生活动很精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发言积极。据统计,这节课学生的发言不少于40人次,且分布在四列课桌的前后左右,较为均衡。②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提出了假设法、列表法、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等多种解法,对每种解法不仅能说出其中的道理,还能找出一题多解的内在联系,体现出较好的逻辑推理水平。③学生善于总结规律。学生能总结出逐一列举法的规律:将1只鸡(兔)换成1只兔(鸡)时,总腿数增加(减少)2条,并且能用这个规律解释跳跃列举法和取中列举法的合理性和完备性。④学生见解深刻。比如,有的学生只跳跃列举2次就得出答案(当中有推理),而有的学生提出跳跃列举是否会出现遗漏的疑问,体现出学生思维的深度性。
  (2)教师活动很精彩
  第一,教師教学功底扎实,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例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接受程度,教师先从“8个头,20条腿”的较小数字的问题引入,待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求解《孙子算经》的“鸡兔同笼”问题,达到了“进退互化、前后照应”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满足于获得题目的答案(部分学生一见题目就表示曾“学过”“见过”),还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性质,紧扣了“尝试与猜测”的教学主题。
  第二,教师完成了课前预设的三个教学目标,这三个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课前预设的三个教学目标如下。
  目标1:结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借助列表进行尝试与猜测的解题策略。
  目标2:经历不断猜测、验证、调整及优化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3:初步了解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可进行研讨的“两件事情”
  (1)关于公开课的“猜谜”情境
  教学伊始猜“我是谁”的教学情境主要有调节气氛、拉近感情的作用,但与本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既没能构成实质性的逻辑联系,也不具有假设法或列表法的必要因素与必要形式。这反映了教师把本课题“尝试与猜测”(包含假设、列举、推理)等数学方法有意或无意地想象为生活中的猜谜问题。   这个拉近感情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它恰好表明这不是教师在原班上的常态课(因为若是原班学生早就知道是童老师了),而是一节为了公开课而安排的借班课。如果时间允许,通过猜谜调节课堂气氛,拉近师生的感情并无不可,但是既然本节课已超时,那就应该考虑将猜谜环节取消。
  (2)关于公开课拖堂
  公开课拖堂几乎是一个“潮流”,本节公开课拖堂同样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从8:30上到9:20共50分钟,即使从“起立”算起,也有45分钟了。如果课题不是太艰深,教学内容不是太繁杂,教师是完全可以不拖堂的。因此,为避免拖堂,本节课的解决办法有:①从猜谜环节压缩时间,教师如果删去该环节,可节省4~5分钟;②从35分钟的“展示交流,深化提升”教学环节中节省出10分钟,其中5分钟用于抵消课堂超时,5分钟分配给“课堂小结”环节,以加强数学活动经验的感悟;③“迁移类推,反思升华”教学环节中的“龟鹤同游”等例子也可以压缩或删去,可节省1~2分钟。
  3.关于引向深入的“三点建议”
  (1)关于学生“学过”“会做”问题处理的建议
  该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课前思考”中曾指出:“很多学生在课外辅导班已学习该问题,但大部分学生仅限于套用模板,不求甚解者居多。”于是,授课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应重在提高学生的解法基础。下面笔者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性质,再提三个途径供大家参考(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做出选择,并不需要全部采用)。
  途径1:开阔思路,提供直观形象
  在教授假设法时,教师可先假设8只都是鸡(如图2,教师可以画8个圆圈),因为鸡有2条腿,所以一共有16条腿(教师可在每个圆圈下加2条线段,一共有16条线段),但是已知一共有20条腿,所以还应添加4条腿(20-16=4)。因为每只兔子有4条腿,所以应添加的4条腿可以认为是增加了2只兔子。这样一来,兔子有2只,鸡有6只(教师给2个圆圈各加上2条线段,则2个圆圈各有4条线段,6个圆圈各有2条线段)。这就把假设法的运算推理过程呈现得更显浅、直观了,培养了学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途径2:变式练习,转换为几何题
  教师可以把“鸡兔同笼”问题转换为一道几何题:如图3,两个矩形AHEF和HBCD拼成一个组合图形。在六边形ABCDEF中,两个矩形面积之和为94(表示鸡兔共94条腿),AB=35(表示鸡兔共有35个头),BC=2(表示鸡有2条腿),AF=4(表示兔有4条腿),求AH和HB的长(即求兔、鸡各有多少只)。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求解时,可假设35只都是鸡,延长CD交AF于点G,得到矩形ABCG的面积为70,即此时有70条腿,比实际94条腿少24条腿,也就是矩形DEFG的面积为24。由于该矩形的宽为2(即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因此矩形DEFG的长为12,又AH=12(已得知兔有12只),从而HB=35-12=23,即鸡有23只。
  途径3:抽象提炼,建立模型
  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逻辑推理水平和思维深度,教师可以将学生解法中的数字提炼为文字或字母,从而得出公式(模型)。比如,由上面的假设法,可得兔的只数=(鸡兔总腿数-鸡兔总只数×2)÷2,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也可以整理为兔的只数=鸡兔总腿数÷2-鸡兔总头数(半足法),鸡的只数=鸡兔总头数×2-鸡兔总腿数÷2。
  与Tina的对话,描述自己的春节计划和过节感受,并鼓励学生为同伴的创编或改编评价、打分。(E2,T)
  (8)讨论不同地方的春节活动计划,学生在对比中讨论“How to make a plan for Chinese New Year?”。(E1,R)
  (9)小組选定节日,与同伴合作收集文化背景知识,并围绕“节日前—节日中—节日后”制订一份为期三天的节日计划,并附上思维导图或视频;分小组在PPT上展示节日计划,小组间相互点评,并依据其他组的评价、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E2,O)
  四、结语
  逆向教学设计能有效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帮助教师测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然,“教—学—评一体化”这一理念对于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而言,还属于新鲜事物,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区域差异、校情、班情、学情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3]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周彩珍)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网课成为学生在家学习的主流形式。研究者认为影响网课有效性的首要因素非技术因素,也非教学因素,应当是人的因素。技术要以人为本,回归真实,导人向善,引人向美,这样才能回归人的心灵,消解疫情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回归;心灵  【作者简介】莫邦哲,正高级教师,广西数学特级教师,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学员;高震,一级教师。  【基金项目】广西“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成果(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90后学生,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是信
期刊
【摘 要】教育戏剧重视体验过程与快乐学习,具有丰富的操作习式及独特的德育功能,将其应用于中小学主题班会课中能取得良好效果。文章以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课“妙招应对‘校园欺凌’”教学设计为例开展案例研究,探索如何把教育戏剧有效地应用于中小學主题班会课中,形成具有学生德育内生发展与鲜活的德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主题班会课堂,进而探寻提升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新方法与新策略。  【关键词】教育戏剧;主题班会课;案例研究
期刊
【摘 要】教育戏剧运用在小学主题班会课中,是当今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举措之一。文章结合一节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实例,从教育戏剧的素材选择、戏剧策略的运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固化四个要素进行探讨,帮助教师厘清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课的实践要义,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  【关键词】教育戏剧;素材选择;戏剧策略;固化  【作者简介】韦海燕,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研究;吴训慈
期刊
【摘 要】教育戏剧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魅力,是破解当下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德育实效性低下问题的利器。文章以案例研究为视角,提出了班会即戏剧、教室即剧场、教师即导演、学生即演员四个基本指导理念,将教育戏剧有效地应用于中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实现了学生德育的内生发展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育戏剧;主题班会课;基本理念;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单小燕,河南省周口市第七初级中学教师;李红,教授,研究方
期刊
在我们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的A部分都是语篇阅读,到了高年级篇幅较长,学生很难深入到语篇阅读分析中去,更难通过语篇阅读发展语言技能。为此,我们教师要多渠道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下面就以6B《Planning for the weekend》A部分语篇教学为例,谈谈本人是怎样通过文本的解读,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  一、文本导入,欲有声   文本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游戏导入法、
期刊
【摘要】邹文娟执教的《神州谣》,牢牢把握诵读积累这根“线”,感知童谣、初读童谣、品读童谣、诵读童谣、吟唱童谣,层层深入;定位精准,随文识字,识字方法多样化,在点滴中培养学生的汉字思维,体现了T型课堂所倡导的“思维可视化”;突破教材固有边界,向文本外面的世界敞开,把文本静态的语言文字激活,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对接,让“情”字引发共鸣,让学生宽度延展、深度扎根。  【关键词】多元识字;教学策略;精准高效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T型课堂教学范式,研究者再现《神州谣》的课堂教学实录,从引入“神州谣”、初读“神州谣”、品读“神州谣”、吟唱“神州谣”、写好“神州谣”五个维度确定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建构,落实低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目标,达成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实现宽度深度两相和的学习。  【关键词】T型课堂;神州谣;识字教学;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邹文娟,高级教师,南京玄武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林春曹
期刊
【摘要】知性是素养的主要成分,知性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重视直观的设计,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始于直观,经历概念的感性直观、理性直观、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过程,帮助学生从具体对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解决单元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模型直观,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知性;素养;直观;等差数列  【作者简介】莫邦哲,正高级
期刊
【摘要】一年一度高考已经圆满结束,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有多种角度,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化学学科本质特征的阐述,研究者以2020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为例进行探析,了解高考化学试题命制与化学学科本质特征之间的联系,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题探析;学科本质  【作者简介】黄剑锋,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化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