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冷症 应对有招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冷症是身体受寒冷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应激反应,而出现怕冷、手足冰凉、避冷趋暖等行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赖床不起,整天开暖气或围着火炉转,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将冬冷症的不同表现及应对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全身怕冷型(此型以年老体弱者和20至40岁女性多见)
  
  ☆临床症状
  全身怕冷,常打哆嗦;喜开暖气、烤火,喜趁热饮食;穿着较为臃肿,与他人形成鲜明对比;出门常低头弯腰,睡觉常蜷缩一团;有喜夏厌冬倾向,表现为夏天精神清爽,出汗较一般人少,而冬天精神不振。测量体温无发热。
  
  ☆应对方法
  加强保暖穿保暖效果好的纯棉衣裤,穿棉袜棉鞋;在家开暖气或用电热器取暖,出门戴帽子、手套,尽量选择有暖气的交通工具。
  调整饮食多吃高热量食物(如肉、蛋、禽、奶、糖类等),血脂异常、高血糖和高血压者不宜多吃,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治疗原发病患有缺铁性贫血者可口服维血冲剂或硫酸亚铁,同时补充维生素C;多吃鸡血、猪血和豆制品;严重者可到医院肌注右旋糖酐铁;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可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患肠虫症者可口服驱虫药如肠虫清等。
  
  手足发凉型(此型以青少年和在办公室静坐工作者多见)
  
  ☆临床症状
  手足无故发凉,足部发凉常上延及膝;平时走动时发凉不明显,与他人握手时易发觉;手足发凉以静坐时明显,并随静坐时间延长而加重,伴潮湿多汗,即使戴手套、穿棉鞋也不起作用;喜用热水浸泡手足,因躯体不怕冷,不喜暖气、烤火,由室外进入温暖室内即感热不可耐。
  
  ☆应对方法
  加强运动平时多运动尤其是多动手足,以增强手足血液循环。
  手足保健用热水浸泡手脚30分钟,早上、中午及晚上睡前各1次。睡前泡脚最好用生姜水,即生姜100克打烂,加水适量(以能淹过脚踝为宜)煎20分钟,以刺激穴位,加强御寒效果。
  治疗原发病患有手足多汗症者可用明矾水(明矾30克打碎,加水量以能淹过脚踝为宜,煎30分钟)浸泡,以除手足多汗;患有雷诺氏病者(主要症状手足冰凉,阵发性红白或青紫交替,年轻女性多见)可口服植物神经功能调节药如谷维素、扩血管药如山莨菪碱及维生素E等。
  
  易患感冒型(此型以平素体质虚弱和患有慢性病者多见)
  
  ☆临床症状
  在怕冷基础上易患感冒;怕冷特点或为全身怕冷,或为手足发凉,或全身怕冷和手足发凉兼有;怕冷与感冒交替发作,积极治疗也不见效,迁延不愈,春暖花开后自然好转,次年冬季再度发作;到医院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抗感冒治疗可使感冒缓解或痊愈,但不能解除怕冷症状。
  
  ☆应对方法
  全身保暖加强全身和手足保暖,在严寒时节尽量不接触冷水冷物,饮食宜热。
  口服中药本型在中医学多属肾阳虚,可口服肾气丸。
  接种疫苗由于易患感冒为机体抵抗力降低所致,故可在防寒保暖的基础上,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血压偏低型(此型以消瘦老人和18至45岁的女性多见)
  
  ☆临床症状
  在血压偏低、全身供血不足、皮肤温度低且怕冷的基础上,寒冷刺激使上述症状加重;除此之外,还有疲惫、四肢无力及脑供血不足所致的头晕、头痛或晕厥等症状,易误诊为感冒、脑动脉硬化、神经性头痛等。测量血压多小于90/60毫米汞柱。
  
  ☆应对方法
  动作缓解平时动作宜慢,从躺位、蹲位或坐位转为站立位的过程要缓慢,以免脑供血不足而引发意外。
  衣物宜紧尽量穿偏紧的衣裤和弹力袜子,以帮助血液回流。
  运动有度锻炼时避免出汗,冲凉时避免水温过高,以防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酌情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麻黄碱、补中益气丸等。
其他文献
便血,是指血从肛门排出体外,色鲜红或暗红,偶尔伴有脓黏液。许多人都认为,便血是很平常的事情,要么是上火,要么就是痔疮,忍忍或用点药就过去了,没必要去“大动干戈”,即便是在每年的单位体检中,也很少有人主动咨询医生,去做肛肠检查。  事实上,便血是人体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它可涉及全身各器官系统,可能是来自消化道的疾病,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现。因此,便血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很多人的眼中,性病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疑难杂症,容易反复,迁延难愈。故而得了性病的人整天忧心忡忡,病急乱投医。这种错误认识应该彻底纠正。因为——    现在我国流行的性器官传染病(性病),主要有淋病、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和艾兹病。在这些性病中,除艾兹病外,如果不漏诊漏治同时存在的混合感染、配伍用药正确、进行综合性有效治疗,都可在感染早期完全根治。  可是在现实中,慢性患者和
张强娶了妻子之后,自己买了房子,不再和父母同住,但周末却一定会回父母家。张妈65岁,长得慈眉善目,但她最近的一些行为却让张强觉得非常不安。    事事“求神问卜”是何因  张妈其实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家庭。张强的烦恼在于,无论他和母亲谈论什么事情,特别是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母亲都会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念念有词一番,然后出来告诉他,事情可以做,或者不可以做。问她为什么这样肯定,有什么根
九月,秋风乍起,大学开学。多少怀揣录取通知书的孩子们,像小鸟离巢一样扑棱棱展开翅膀,飞出家门,飞向远方。  小鸟飞走了,空巢不可避免地提前到来。于是,在这段时期,很多送走子女上大学的家庭突然陷入“空巢危机”。    缺乏独立意识导致心理落差  刘女士的儿子考取了南京的一所高校。临近开学,夫妻俩高高兴兴地把儿子送入了大学校门。可是,儿子走了没几天,刘女士夫妻俩却忽然觉得生活变得不快乐了。原来,儿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