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普通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再通率与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6.45%,对照组出血率为22.58%,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降低出血率,促进疾病治疗。
  关键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13-01
  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6月对部分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62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心血管学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标准。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6-81岁,平均(54.72±13.16)。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48-82岁,平均(54.84±14.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即选择瑞替普酶(由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制造)10MU,融入10ml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推注,每隔30min重复1次[1]。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即选择低分子肝素(由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制造)5000U,给予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需持续治疗10d。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普通肝素治疗,瑞替普酶剂量及用法同观察组,肝素剂量需依据凝血活酶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凝血时间应每隔2h测量一次,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应为维持在50-70s左右。两组患者均需在溶栓治疗前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即选择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各300mg,口服,每日1次。溶栓治疗后,选择氯吡格雷75mg,同时选择阿司匹林150mg,口服,每日1次。患者出院后,应持续应用阿司匹林,每日约75-100mg。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需详细观察临床再通与血管再通情况,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再通率为93.55,血管再通率为90.32%,对照组临床再通率为90.32,血管再通率为87.10%,两组患者临床再通率及血管再通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组别1213例数1213临床再通1213血管再通观察组121331121329(93.55)121328(90.32)对照组121331121328(90.32)121327(87.10)2.2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出血率为6.45%,对照组出血率为22.58%,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2。
  3讨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疾病,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出现新的发展,其中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2]。
  瑞替普酶属于第三代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 药物半衰期比较长,一般为14min左右,其可以加快血管再通,迅速恢复正常的血流,降低心肌坏死的发生率[3]。瑞替普酶主要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出血少,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是普通肝素中的一种,其可以进行降解,达到纯化的目的,并形成全新的抗凝剂,从而可提高抗增殖及抗炎功效,具备较佳的抗血栓功效,且抗凝作用较强[4]。陈统才等医学专家认为,由于低分子肝素钙的分子量较小,因此其抗Ⅱa因子较弱,而抗Xa因子则比较强,同时其具备较长的血浆半衰期,具备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具备较强的抗血栓功效,不影响患者的血小板[5]。本研究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临床再通率为93.55,血管再通率为90.32%,对照组临床再通率为90.32,血管再通率为87.10%,两组临床疗效均比较高;观察组出血率为6.45%,对照组出血率为22.58%,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低分子肝素具有较强的抗血栓功效。
  总之,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出血率,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使用。参考文献
  [1]宋国坡.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2(10):456-458
  [2]郭秋兰,熊素春,程小梅,等.不同时间段使用低分子肝素在瑞替普酶治疗AMI病人中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14(16):951-953
  [3]李彦,戴广生.瑞替普酶并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04):552-553
  [4]孙珺,孙为勤,魏瑛.依诺肝素辅助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9,14(28):274-276
  [5]陈统才,梁岩.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J].现代医院,2009,20(02):881-882
其他文献
医疗卫生服务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中,医院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某二级医院在加强职工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中进行较多实践与探索,使职工思想文化建设的内涵得到不断
目的探讨严重坠落伤的临床特点及程序化治疗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6月应用一体化急诊救治的188例重症高处坠落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坠落伤的临床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分娩时分娩方式的选择,为减少孕产妇并发症,提高婴儿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产科于2011年8月~2012年9月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2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另外
目的研究临床上西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把从2011.6~2012.6在我院采用西药进行临床治疗55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在20~60岁;分别对患者的
本土知识传统构成了本土社会文化传统的核心,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应该赋予本土知识以合法地位.本研究从文化学的视角反思课程内容的本土化--课程内容应考虑东西方文化传统的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高赖氨酸玉米的出现,标志着玉米不再是单纯的热能饲料,而是热能与蛋白质相结合的
会议
本文阐述了发展优势专用玉米产业的意义、优质专用玉米的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和对策,为相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仅供参考.
通过模拟三类典型大气环境加速腐蚀试验以及微观形貌对比分析,在北方城市工业集中厂区的雨季,即在工业气氛和弱高温高湿双重作用下,所生产的表面带有不均匀性黑膜的钢芯铝绞
本文利用AFLP技术对三个栉孔扇贝群体进行了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分析.探讨了选择育种对混选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程度以及AFLP在扇贝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决上涨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为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