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母亲巧教子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史书故事进行启蒙教育,传递正能量
  苏洵年轻时不爱学习,常在外游荡,留下妻子和儿子,他的妻子程夫人就亲自教育孩子读书。程夫人出自名门,知书达礼,选择了史书故事对儿子进行启蒙教育。一天,她对两儿子讲解《后汉书》中范滂的故事。范滂是东汉末年的忠臣,那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范滂上书弹劾奸党,却遭到朝廷的通缉。为了不连累正直的县令和自己的家人,他主动投案。与母亲诀别时,范滂对母亲说道:“娘,孩子对不起您。弟弟是孝子,可以孝顺您,希望您不要悲伤。”母亲擦干眼泪对范滂说道:“儿子,您做得对,你会成为大家敬佩的忠臣。名声与生命不能兼顾,我宁愿你舍生取义。”不到十岁的苏轼听到这里,对妈妈说道:“妈妈,我长大后也要做范滂那样的忠臣,您允许吗?”母亲非常感动,也动情地说道:“如果你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妈妈难道就不能做范母那样的母亲吗?”
  苏母用传统的经典来教育孩子,既为孩子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又在孩子心中埋下了善良、正直的种子,后来苏轼和苏辙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还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深受人民的爱戴。
  抓住生活细节,塑造高尚品格
  苏家院中有几棵桐树,桐花凤鸟经常成群结队到这些桐树上栖息。有一次,家里的小花猫逮住了一只幼小的桐花凤鸟。可怜的桐花凤鸟被小花猫的利爪撕扯,发出凄厉的求救声。苏轼兄弟俩努力营救,但无奈小鸟伤势太重,很快就死了。这时,一个小朋友说道:“赶紧把它烤着吃。”苏母闻讯而来,教育孩子们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这件事情对苏氏兄弟影响很大,还被苏轼写进了《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
  还有一次,苏家搬进新居不久,从地里挖了一坛前人埋藏的金银。这对不宽裕的苏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面对意外之财,苏母把这坛金银重新埋入土里,当场教育孩子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非分之财,哪怕是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件事情也被苏轼写进文章《记先夫人不发宿藏》。
  苏母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苏轼为官后关心百姓的疾苦,成立了育儿会,关爱弱势群体,对于财富,也看得很开,有钱就帮助别人,无钱就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性格不同,苏轼活泼好动,做事常常虎头蛇尾,苏辙好静,做事能持之以恒,苏母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同。为了磨去苏轼的浮躁,苏母就让他抄《史记》《汉书》等经典书籍。在抄书中,苏轼开阔了眼界,熏陶了情操,还练习了书法。父亲要他练王羲之的书法,但他喜欢颜真卿的字体。在抄书时,有时用王体,有时用颜体,后来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宋朝最光彩夺目的书法家之一,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其他文献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具有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孩子好动,平时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孩子不小心碰伤,不少家长喜欢用创可贴给孩子贴伤口。殊不知,创可贴并非万能贴,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伤,贴不贴、怎么贴、贴多久等都有一定的讲究,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创可贴的起源  在20世纪初,埃尔迪克森太太刚结婚,对烹调毫无经验,常在厨房切着手或烫着自己。迪克森想,要是能有一种包扎绷带,在太太受伤时
期刊
如何和孩子谈环保?什么都不用说,和他一起来读读这些美文美图吧。让孩子知道我们曾经拥有那么美好的草地、森林、花草虫鱼……这些环保主题味道浓郁的绘本,其实讲述更多的是孩子成长中心灵深处对美好家园的爱护之情。相信读完这些绘本,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关于环保的意识哦。  《再见,小树林》  一个由阳光、绿树和野花交织而成的心灵乐园,给了男孩小绿宽阔的想象空间。没想到这个秘密基地一夕之间被大人
期刊
刘老师:  您好!我女儿4岁半,读小班一年了。一直以来她都在家活泼,在外胆小懦弱,只要同伴稍微强势她就屈服,小朋友多的地方她就不去了,甚至在公共场合玩,比她小几岁小孩吼她,她都屈服。  请问孩子有心理问题吗,我们该怎么帮助她?我家夫妻关系还好,全家对女儿都很爱,只是婆媳关系不佳,经常有些小争吵。  小时妈妈  小时妈妈:  您好!儿童在家庭中活泼,在外面表现胆小懦弱,这在短时间内是属于正常的情况,
期刊
与一位医生朋友讨论如何定义身体健康,她说,早上起床,坐马桶上,舒服畅快地拉个金黄柔软的臭臭,好,你真健康。因为你的身体吸收得好,清理得好!吸收即接受,清理即放下。那么如何鉴定自己的情绪是健康的呢?我想,情绪,如同拉臭臭一样,你若能接受各种情绪最后为它找到一个干净的出口,健康可得。  接受  在这点上,其实我做得并不好,周末去云儿婶娘家做客,云儿很兴奋,对各种东西充满了好奇,小手左摸摸右碰碰,我担心
期刊
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大树下有一栋小房子。  小房子里住着一位老爷爷。  一到春天,树上就开满白花。  邮递员来了,仰头看着树说:  “好漂亮的树啊!”  老爷爷耸了耸肩,说:  “我才看不上它呢。”  清晨,老爷爷还没睡醒。  好多小鸟飞到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  吵得老爷爷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老爷爷穿着睡衣跑了出来,一边用脚踹树,一边喊:  “你等着瞧吧,我饶不了你!”  “你等
期刊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应朋友邀请带着儿子参加了一场少儿读书沙龙会。活动室不大,简单布置了一番,显得很温馨。三点整,活动开始了。老师宣布今天的读书会活动将在游戏中进行。孩子们都高兴地拍手叫好,儿子手舞足蹈地喊着:“玩游戏喽,玩游戏喽。”  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说:“既然要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输了的要上台作自我介绍,让大家都认识你,然后再表演一个节目,大家能不能做到?”  “老师,表演什么节目?
期刊
见过女儿的人,都非常赞叹女儿的想象力,他们很好奇女儿的想象力来自哪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发现孩子的兴趣、闪光点,用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引导,并放手让孩子大胆实践,就能够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童话故事,除了喜欢听,孩子们还喜欢自己编故事,而编故事是培养孩子想象力非常好的方式。女儿从三岁开始,就自己尝试着编故事,虽然那
期刊
一天我在一所培训学校,碰见同事李老师和他6岁的宝贝女儿。一见面,李老师就说:“可找见你了,昨天一晚上我教她解九连环,整整一个晚上,她也没有学会。再教她我就疯了,中午就要比赛,你快帮帮我。”  在我们说话的过程中,我就观察躲在妈妈身后的女儿。孩子满脸的委屈,眼圈都红了,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我立即对李老师说:“好的,我一定教会她,把你办公室打开,你可以看我怎么教,你千万别再说话,一切交给我。”  说
期刊
在很久很久以前,猫和狮子是亲戚,它们生活在一起,有一只长着漂亮鬃毛的狮子,它雄壮的吼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真不愧是狮子啊!”猫咂巴着嘴,用牙签剔掉塞在牙缝里的肉,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狮子说:“我爱睡午觉。”猫听了,一齐大笑起来。“哎呀呀,狮子不光做菜好,连说笑话也是一流的呢!”狮子抖动金色的鬃毛,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那天晚上,狮子轻声哭了起来。“我好累啊。”  “这是什么呀?”  一
期刊
第一周 共上亲子种植课  两周前的一个周末,我带儿子来到“都市绿植农庄小课堂”。一开始,儿子有点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上种植课。后来他跟许多小朋友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接触泥土和种子,了解种子怎么发芽、怎么浇水,三天后种子会有什么变化,每样菜的种类、名称是什么,他对植物和种植有了最初的理解和感受,一下子对种植变得很有兴趣。课后,老师发给小朋友们一份调查问卷,儿子给予这个课程很高的评价,表示下次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