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诊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亚急诊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通过亚急诊或择期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4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2组:亚急诊手术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72.2±4.8)岁;骨折Evans-Jensen分型: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0.8 d(0.5~1.7 d)。择期手术组27例,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74.9±5.7)岁;骨折Evans-Jense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6例,Ⅳ型7例,Ⅴ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4 d(2~5 d)。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13.4个月(12~15个月)随访。亚急诊手术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35.0%,7/20)显著低于择期手术组患者(51.9%,14/27),住院时间[(12.1±1.6) d]显著短于择期手术组患者[(16.1±1.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13.1±1.8)、(13.6±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亚急诊手术组优1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择期手术组优21例,良2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亚急诊手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能够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骨髓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糖皮质激素作为ITP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使80%~90%ITP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控制,但仍有20%~30%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或发生耐药。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DC)成熟、减少髓样DC数量和使髓样DC功能失调而抑制其介导的效应T细胞(Teff)功能,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的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超过24 h复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51例超过24 h复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14例;年龄为1.7~15.5岁,平均9.1岁。骨折根据Delbet分型:Ⅱ型27例,Ⅲ型18例,Ⅳ型6例。根据最终复位方式不同分为2组:闭合复位组(18例)和切开复位组(33例)。记录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根据R
目的探讨髋关节有限Smith-Petersen入路治疗PipkinⅠ、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应用有限Smith-Petersen入路治疗的21例Pipkin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9.2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 d,平均4 d。Pipkin分型:Ⅰ型11例,Ⅱ型1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有限Smith-Pe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20例;年龄为75.6岁(24~87岁),再骨折发生于初次内固定术后9.4个月(3~60个月)。参考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的思路,根据髓内钉周围骨折部位及骨质情况尝试对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后周围骨折进行分型
目的探讨计数病死率和患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系统、P-POSSUM系统及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E-PASS)评分系统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病死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225例,女429例;年龄60~103岁,平均71.7岁。骨折部位:股骨转子间骨折363例,股骨颈骨折291例。治疗方式:闭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术后患者能够较早下床活动,可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引发的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此类手术中关于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临床固定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仍存在争议。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假体是目前临床上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综合文献简述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设计特点,比较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股骨假体的选择
目的比较关节腔注射不同浓度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病例排除及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病行双侧同期TKA的患者24例,采用双侧相互对比,在关闭关节囊后、松止血带前,用2份1.5 g氨甲环酸分别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50 mL侧)和100 mL(100 mL侧),制成浓度分别为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8.2岁(27~60岁);左髋8例,右髋12例;Pipkin骨折分型:Ⅰ型15例,Ⅱ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 d(3~14 d)。所有患者均采用Allis手法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
目的探讨早期非全身麻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采用早期非全身麻醉PFNA内固定治疗的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23例;年龄为90~107岁,平均9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1例,31-A2型14例,31-A3型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 h至4 d,平均3 d。所有患者骨折均采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亚洲型PFNA(PFNA-Ⅱ)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7月采用PFNA或PFNA-Ⅱ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27例,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期间采用PFNA固定;PFNA-Ⅱ组27例,2011年12月至2014年7月采用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