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老师的开怀大笑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芳老师这张既自然又传神的照片,是2009年1月14日在华东医院她的房间里被我妻子无意间拍摄的。她那坦荡真诚的开怀大笑不仅感染了当时在场的人,也让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好像都能听到她那特有的明快的爽朗笑声!
  2009年的元旦过后,我突然接到瑞芳老师的司机小宋的电话,说瑞芳老师这几天常说起去年上海影协为她举办的九十大寿庆祝活动,特别是影协赠送的您的书法作品她非常喜欢,就放在电视机旁边每天都看。也许是看到您的字就想起你们当时拜寿把她逗乐的情景了,所以瑞芳老师让我问问您这几天有空否?如果有空就请过来坐坐……
  瑞芳老师是我尊敬的前辈,她待人接物总是那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清晰地记得26年前我和瑞芳老师第一次面对面接触的情景——1986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黄建新导演我主演的电影《黑炮事件》来沪试映,在上影和上戏放映时,每场观众都是水泄不通、掌声不断。很快报章杂志的影评文章和大小座谈会都评价极高、赞声如潮。其中瑞芳老师对我的表演非常中肯,说“咱们的子枫一点也不输给外国演员,我看还盖过了那位德国演员”。在电影局的一次会见中,瑞芳老师不仅问了我许多创作方面的情况,还合影留念,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倍感受宠若惊、无比亲切!
  瑞芳老师九十大寿时,上海影协在影城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影协秘书长请我写一幅书法作品作为影协送给瑞芳老师的贺礼,我就把瑞芳两字嵌在句中撰写了“瑞松苍翠,芳兰幽香”,由影协主席张建亚、副主席张元民和我代表影协上台赠送,瑞芳老师看了非常高兴,我把内容朗读之后觉得仍未尽兴,于是我即兴地上前一步,面对坐在轮椅上的瑞芳老师单腿下跪,抱拳高呼:“老寿星在上!给您拜—寿—了!”;主持人崔杰立即呼应,在一边替瑞芳老师高叫:“爱卿平—身—!”,这一突如其来的插曲不仅把瑞芳老师逗得不亦乐乎,整个会场也笑声四起,庆贺气氛大增,立即把祝寿活动推向了高潮……
  14日这天下午,司机小宋如约接我们到华东医院。瑞芳老师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新鲜的插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瑞芳老师一见到我们就热情地请小宋又是倒茶又是让坐。看到瑞芳老师精神气色很好,说话中气也足,我们都很高兴。
  “她是我妻子,姓孟叫晓蓉。”我向瑞芳老师介绍说。
  “你的皮肤真好,有点像四川人。” 她对我妻子说。
  “哎呀!您的眼力真厉害!她是四川的!”我惊叫了。这时我妻子也自我介绍说:“我在成都拂晓出生,所以叫晓蓉,但是在重庆长大。”
  “重庆!住在重庆什么地方?”“七星岗。”“那是闹市区啊!”两人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拼凑着已经陈年模糊的重庆印象。
  一提起重庆,瑞芳老师的兴致好像高了许多,医生说走廊外面都能听到房间里的笑声。瑞芳老师说在重庆的那段时光是她最开心的日子,有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那时她青春年华、朝气蓬勃,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新鲜好奇和热情。当时重庆是陪都,城市虽然不大,却集中了大批被称做“下江人”的军政要员、商会巨贾、文化名流及各色人等。以前只听说过而没见过的文艺界大人物在那里都能见到,有时在马路上都能碰上,他们非常随和,一点架子都没有。瑞芳老师还说那时她不懂什么是表演艺术,就是喜欢演戏。在台上出洋相也不怕,和周总理、郭沫若、曹禺以及一大批艺术家在一起演戏救亡、宣传爱国,觉得生活非常充实,人生特有意义……瑞芳老师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兴奋时眼睛会放光发亮,高兴时就昂头放声大笑,那么率真,那么透明,刹那间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瑞芳老师的人格魅力!
  今年的6月15日,是瑞芳老师九十四华诞,衷心祝愿她安康长寿!
其他文献
记得四年前曾写过一篇《陈坤为什么不出轨》的文章,说的是陈坤在《画皮》中扮演的都尉王生,面对绝色女子小唯(周迅饰)的爱慕与色诱,左右为难、上下纠结,不过最后还是守住底线,保住了与妻子佩蓉(赵薇饰)的婚姻。依我的分析,陈坤之所以咬紧牙关,不敢贸然出轨与化作美女的狐狸精小唯苟合,完全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庞勇(甄子丹饰)的存在。深爱赵薇的甄子丹,在陈坤与赵薇结合后,痛苦万分地选择了离开,只是仍无时不刻地关心着
期刊
前不久记者来采访,我告诉她,我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她一脸惊讶:“北京有电影学院,上海也有一所专门培养电影人才的学校吗?”别说年轻的记者,我想也许中年的记者也不知道这所学校。这次谈话让我深深地怀念起我的母校——上海电影专科学校。     培养人才的高地   上海电影学校诞生于1959年9月,到1963年9月就并入北京电影学院,历史很短,仅五年。学生少,仅两届毕业生,共270人,但有六个专
期刊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
期刊
《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不夜城》、《傲蕾·一兰》……一生执导了近50部电影的著名导演汤晓丹,2012年1月21日晚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2岁。一个享誉中外的电影大导演,生前却再三叮嘱家人丧事从简,其淡泊明志、君子风范令同事和后辈们崇敬。  1月30日下午,在缓缓奏响的贝多芬交响曲中,简朴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华东医院举行。汤晓丹生前导演的经典影片《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等大幅
期刊
《开天辟地》等56部文艺作品获奖   2012年上海市文艺工作会议暨2011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典礼日前在锦江小礼堂举行。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女高音歌唱家高芝兰荣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尚长荣、王丽萍、黄豆豆等16位艺术家荣获“上海文艺家荣誉奖”,茅善玉、陈苗等5位艺术家荣获“2011年度优秀文艺工作者奖”。另外,共有56部文艺作品获得上海文艺创作精品、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及上海文
期刊
父亲丁景唐对我说:“凡是你想要得到的文化界前辈的人或事,于伶伯伯都知道。”“是吗?”我有点半信半疑,可是过不久,父亲的话就得到验证。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写叶灵凤小传,去找于伶伯伯,我一说叶灵凤的名字,他即脱口而出,“噢,就是那个中期创造社出版部的小伙计。”一句话,把叶灵凤的特点指出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在研究关露的生平和作品,跑到于伶伯伯家,果然他与关露很熟,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他
期刊
九十初度的徐开垒先生辞世而去,“荧荧楼”里的温暖谈话,老人清癯智慧的亲切形象则永在我心里。  “荧荧楼”是徐先生书房的名字,朝南向阳,一排书橱里装满了书,长沙发和单人沙发相对,坐着与对面的老人说话,觉得距离很近,心也靠得很近。有时候他也会坐到我的身边来,从边上橱屉里捧出几本相册,依次翻开,一一指着照片中人,述说拍照时的简单故事。与他合影的朋友,有的是文坛前辈,有的是同辈或小辈文友。记忆中,除了京沪
期刊
2011年度上海市摄影家协会重大创作成果奖励揭晓  为了鼓励上海摄影家积极创作,努力实现“推新人、出新作”的战略目标,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在2010年创设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年度)重大创作成果奖励”。奖励分设不同奖金,根据每年实际情况,对获得重大创作成果的上海市摄影家进行奖励。最高奖项4万元,最低1万元,相关赛事包括了“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上
期刊
壹   1960年的11月初,我调来上海天马电影厂只有一个多星期,还没有下摄制组,每天就呆在助导场记组的办公室里看书。一天上午,一位身材修长、英俊而又显得十分儒雅的中年人踱进了办公室,我不觉眼睛一亮,他不就是我在银幕上见过多次的刘琼吗?   他径直朝我走过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被他看得低下头来,只听他问道:“你就是陈蝉的爱人?”   我点点头,他又笑着说:“你找到一个好对象,她可是电影厂的
期刊
高春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  目前,上海全市共有49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级名录体系,157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体系,近300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区级名录体系。还有一大批传承人被命名,一大批传承基地的设立等等,都充分显示了上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重要收获。去年非遗中心邀请专家组对全市188个项目责任单位作了深入调研,调查显示:在当前上海被列入国家级与市级非遗名录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