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与理论技术进展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系统总结“十三五”期间勘探开发理论技术进展,为拓展该区勘探领域和国内外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启示.整体、动态剖析古老叠合盆地“成烃-成储-成藏”关键地质要素,指出顺北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在长期低地温背景下晚期持续生烃,是超深层赋存大规模液态烃的重要原因,构造相对稳定部位发育的多期活动走滑断裂是该区“控储、控藏”的重要因素;新认识指导勘探跳出南北两大古隆起,在相对低凹的顺托果勒地区实现规模油气发现.不断探索和实践沙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创新集成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采集、走滑断裂及缝洞体立体成像、走滑断裂带精细解析、断控缝洞体雕刻与量化描述、断控缝洞型圈闭描述与目标优选等技术系列.地质工程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形成断控缝洞型油气藏的井轨迹空间优化、优快钻井、高效完井测试与储集体改造等配套技术,为顺北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非必需元素,重金属镉(cadmium,Cd)的污染对植物、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利用绿化苗木移栽修复Cd污染土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红叶石楠(Photinifraseri frase) Cd吸收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接种扭形伞房球囊霉(Sieverdingia tortuosa)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后红叶石楠的生长和Cd吸收差异,并利用转录组和微生
乌龙茶是一种高香型半发酵茶,因其具有的花果香和鲜醇浓厚口感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在鸟龙茶加工过程中,萎凋是促进乌龙茶风味品质形成的第一道工序.然而,乌龙茶萎凋过程中影响风味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利用转录组测序对乌龙茶鲜叶、室内萎凋叶和日光萎凋叶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从3个样品中共鉴定出10793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类黄酮合成、萜类化合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剪接体通路.从这4个富集通路中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基因和4个差异剪接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
TALE (three-amino acid loop extension)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植物中均已鉴定出TALE转录因子的家族成员,但是萝卜TALE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象牙白萝卜全基因组中鉴定出了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的33个TALE家族基因.研究结果显示,该家族中除与拟南芥KNATM同源的基因Rsa10037940外,其余基因均含有编码HOX保守结构域的序列.这些基因含有4-6个外显子.萝卜的33个TALE基因与拟南芥中的17个同源
长爪栘[木衣](Docynia longiunguis Q.Luo & J.L.Liu)是我国特有的栘[木衣]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分析,有助于阐明栘[木衣]属内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长爪栘[木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结合其近缘种云南移[木衣]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在进行全序列比对后,对其系统发育、密码子偏好性等进行分析.长爪栘[木衣]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总长为158914 bp (GenBank登录号为MW367027),总GC含量为36.7%,其中大的单拷贝区(larg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非线性系统有充分地了解,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手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以Lorenz系统的电路设计为例阐述了设计性实验的实现过程,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基于已有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符合实际要求的Lorenz电路设计模型,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方式,制作硬件实验电路验证电路设计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非线性系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CCD)家族成员能催化类胡萝卜素裂解生成挥发性芳香物质并参与植物激素的合成.为探究茶树CsCCD基因家族成员生物学功能及基因表达模式,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了茶树全基因组CsCCD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预测分析了其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蛋白的理化性质、进化特性、互作网络、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并通过RT-qPCR测定了茶树不同叶位、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光照处理下CsCCD的相对表达量.共鉴定出11个茶树CsCCD基因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自2012年被SCI收录,《石油勘探与开发》已经走过10年艰苦奋斗、国际化发展之路.在期刊编委、专家、作者、读者共同关心、帮助、支持、呵护下,《石油勘探与开发》不断成长壮大.在送别难忘的2021年,喜迎2022虎年春节之际,我们对期刊编委、专家、作者、读者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期刊
角质酶可降解脂肪族或芳香族聚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但目前市面上角质酶产品非常稀缺,因此寻求一种高效表达的角质酶用于工程酶的开发非常有必要.本研究从核盘菌中克隆得到8个角质酶基因,利用PCR结合RT-PCR技术筛选出主效基因SsCut-52,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将SsCut-52进行异源表达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研究重组酶的特性及其致病性.SsCut-52全长为768 bp,N端有17个信号肽,进化树分析显示其氨基酸序列和葡萄孢属(Bo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ammo-nialyase,PAL)是植物香气化合物中苯甲酸甲酯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为探究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RhPAL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RhPAL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分析云锦杜鹃不同发育阶
基于傅里叶级数分解与合成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新修订了实验课程目标,从学生角度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并经20多次授课、约800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授课过程、实验报告及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学生的积极性、满意度、课堂气氛和学习质量都有明显提升.由此可知,厘清课程目标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并将“激发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够让学生产生“高收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