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有关手背静脉的研究较少。我们用成人上肢标本9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内径大于0.3mm的手背静脉进行了细致的解剖学观测。手背静脉的分布呈不均匀性,在手背近侧,83.3%的标本静脉主支排列成桡、尺两组,在这两组静脉之间,对应于第Ⅱ掌骨近侧半、第Ⅱ掌骨间隙近侧半和第Ⅲ掌骨近侧半的区域,未见到内径大于0.3mm的静脉支,可称为“乏静脉区”。手背静脉由浅入深可以分为四层,即皮内静脉层、皮下静脉浅层、皮下静脉
游离第2足趾或关节移植术是最主要的拇、手指再造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见有关供足X线方面研究的报告。笔者采用双足标准正位及负重侧位X线摄片,对27例术后病人平均随访5.66年。按手术截趾平面及随访时间不同行自身对照分层分析。结果:(1)第1跖骨和其近节趾骨长轴夹角比非手术侧平均增大3.75°,原有外翻畸形的病人,术后供足畸形加重;(2)跖骨截骨组的远期随访病人供足外侧纵弓平均增大3%;(3)术后供足1
自1972年以来,在游离足趾再造拇、手指手术中,应用足趾蚓状肌与缺损拇、手指蚓状肌残端或关节囊进行缝合的方法共完成手术300例,由于再造拇、手指的蚓状肌得到修复,既改善了其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又防止了掌指关节的过伸。术后随访1〜22年,再造拇、手指的外形及功能均满意。
期刊
期刊
采用脊髓背根神经入口处(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损毁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疼痛2例。手术先切除C4~7椎板,剪开硬膜暴露已撕脱C4~7节段后根神经及确定中间外侧沟后,将射频针与垂直方向呈25°夹角插入该段脊髓左侧的中间外侧沟2mm深,损毁温度为75℃,时间15秒,每间隔1mm行一损毁灶,共计行15个损毁灶。术后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但对侧肢体感觉轻度减退,2个月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