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记,一份初心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共产党员石大城把一本珍藏了几十年的日记交给了四川省委。一本日记穿越了历史时空,从广州到成都,映照了一代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游步瀛:留下日记,以身许国
   1903年10月,游步瀛出生在湖南宝庆县的一个小山村(今属邵阳市隆回县)。1923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农本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游步瀛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第一队学习。
   1925年2月,为“主义”而来的游步瀛,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身为连党代表的他身先士卒,在淡水一役率100名敢死队员攻城,取得了淡水大捷。1925年9月,广州国民革命军决定第二次东征。10月6日,担任东征军宪兵营营党代表的游步瀛亲赴前线参战,见证了第二次东征打开通途惠州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他在随军日记中记载道:为了“解放受军阀压迫的几千万东江同胞”“为人民谋利益”“减少人民的痛苦”,军民共同“谋广东永久和平”。10月6日,广州各界“满面笑容”“意气扬扬”在大沙头车站秩序井然欢送“为人民利益而战”的革命的军队。革命军是“人民的先锋队”,“有主义”“有训练”“不扰民”。“为人民而战”的“文明”的革命军每到一处,就要尽力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幸福。10月14日,“早已是金钱奴隶”的军阀土匪军队“自然不能抵挡我们为主义为人们而战的革命军”。500名冲锋队员勇敢赴义,以身许国,个个热血如潮,胜利之旗便飘扬在惠州城上。
   1925年11月4日,游步瀛在广州对自己10月6日至16日“信笔直书”的11天日记进行了“未加丝毫修饰”的整理,在附上写作背景和有关日记内容的简要说明后,化名“铁血余生”投稿给《中国军人》杂志。1925年11月20日出版的《中国军人》第8期刊载了游步瀛化名“铁血余生”的《惠州战役日记》,约17000字,翔实记载了攻克惠州的情况,极大地提振了将士的革命士气,鼓舞了工农群众的革命信心。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先行北上北伐,捷报频传。游步瀛“讨贼戡乱之夙愿”愈发强烈,也愈加想念远在长沙的妻子袁秀珊。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大会召开,在黄埔同学会任总务科科员兼文书股股长的游步瀛积极响应奔赴北伐前线。游步瀛将自己过去化名为“铁血余生”所写的《惠州战役日记》及战役照片,一并交与袁秀珊保存,表明自己决战沙场的坚强意志。1926年12月,游步瀛由粤派往武汉在叶挺部任营长。1927年5月的二期北伐期间,游步瀛率部参加了平叛夏斗寅的战斗,粉碎了敌人颠覆革命政府的阴谋。
   1927年7月,游步瀛积极响应组织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的号召,率部从武汉到九江一带,听候组织安排。8月1日南昌起义胜利后,游步瀛任起义军25师参谋处长,执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行军后卫任务。途中,8月30日的会昌战役异常激烈,战役胜利后,叶挺、聂荣臻以11军军部名义,传令嘉奖英勇作战的二十五师及该师领导人周士第、李硕勋、游步瀛等。
   9月中下旬,起义军进入广东,参谋团决定,游步瀛所在的起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主力第25师以及第9军由朱德指挥,留守三河坝。10月3日的三河坝战役激战中,游步瀛不幸腹部中弹,他一边用手顶住腹部不让肠子流出来,一边坚持指挥战斗,后被强制转移到师部随指挥所行动。10月7日,因伤势过重未能出席茂芝会议。会后,游步瀛在随部队转移到福建平和途中的柏嵩关附近牺牲,时年24岁。
  袁秀珊:怀揣日记,死而后已
   袁秀珊是游步瀛的妻子,她是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之妻袁少娥的侄女。1925年9月,经何叔衡推荐,袁秀珊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甲班学习。12月8日,袁秀珊顺利毕业,并在何叔衡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袁秀珊与积极投身农运的游步瀛相识相知相恋。1926年初,经组织同意,袁秀珊与游步瀛结为伉俪。1926年春,袁秀珊回到家乡,由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民部派往宁乡县,担任宁乡县农民协会妇女部长,负责宁乡县农协的成立和农运工作。因工作积极,她又调任中共湖南省委的交通联络员,是湖南地区当时最活跃的女干部之一。
   1927年夏,袁秀珊赴武汉长江局工作了一段时间。1927年秋,袁秀珊听闻丈夫游步瀛噩耗后,强忍悲痛,振奋精神转移了战斗阵地。袁秀珊怀揣游步瀛留给自己的惠州战役日记及战役照片,随何叔衡来到上海,继续从事丈夫游步瀛的未竟事业。出于革命的需要,1928年初,组织安排袁秀珊与同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的中共党员石大城结婚,“承担着保护中央文件的重任,她俩踪迹不定,住地经常转移,而所管文件,从未出现任何差错”。1929年1月,党中央派袁秀珊石大城夫妇共赴莫斯科留学,1929年3月,袁秀珊石大城夫妇将不满二个月大的孩子石本孝(又名“沪生”)送回到石大城的四川涪陵老家抚养。因石家突遭变故,袁秀珊石大城夫妇只得放弃了返沪去苏的计划,就地参加了涪陵地下革命组织。袁秀珊在涪陵城内的小学以任教作掩护,石大城在驻涪军阀郭汝栋部军中工作,任军支委员。1930年4月,石大城协助涪陵兵变成功后,袁秀珊则转移到距涪城八十里的新妙兴隆小学任教。在兴隆,袁秀珊与地下党郭凤藻取得联系,组织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袁秀珊白天带着孩子上课,晚上到农民夜校教学或参加党的活动。国民党21军清共委员会对涪陵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大肆进行搜捕屠杀,一天,石大城在家被抓走,袁秀珊“赶紧清理书籍信函,把有些东西抱到厨房去烧了”,但邓中夏的《孤鸾曲》墨迹、游步瀛的《惠州战役日记》及战役照片等重要文件资料冒死珍藏了下来。1930年秋,袁秀珊积劳成疾,染上严重肺结核。1931年1月17日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26岁。
  石大城:上交日记,初心不改
   革命形势严峻,痛惜爱妻与革命伴侣的石大城由忠县流亡到丰都县立中学任教,由于丰都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完全解体,与组织失去联系的石大城,在丰都私立适存女子中学谋得教职,一方面为生活挣扎,一方面谨防土匪特务迫害,苦苦寻找组织直到全国解放。在丰都适存女中的漫长黑暗的17年里,他虽经常被特务监视,但党和红军的安危去向经常萦系他的心头,他紧紧地守护着自己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中国成立后,石大城担任过丰都县副县长、政协常委等职。由于他的革命经历曲折复杂,组织关系一直未能恢复。1958年,他被错划为右派,“但他仍然坚信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1961年,丰都县宣布摘掉他右派分子的帽子,但党籍恢复困难重重,“他觉得早恢复晚恢复关系并不太大,重要的是思想行为要符合党员标准。”石大城经常用叶挺、郭沫若、邹韬奋这些同志的坚定信念、高洁志行来鼓励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在政协从事文史工作,追忆老一辈革命家及自己青年时期的革命活动。1963年11月底,石大城将历经无数劫难珍藏30余年的党内重要文献,包括刘畴西、何叔衡的书信、手迹,七大文件,“四·八”遇难诸先生事略,惠州战役日记等16件资料,片纸無留地交给了党组织,为研究我党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1978年石大城病逝,1979年,党组织为他平反昭雪。
其他文献
一个人一辈子执着一件事,不容易;而把这件事干好、干出成绩、干出影响,就更不简单。常德市鼎城区剧作家黄士元,从事文艺创作60余年,一辈子为农民写戏,创作戏剧曲艺作品1000多
徐光宪,我国稀土化学开创者之一,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他编著了《物质结构
“叭台叭台织土花,郎在后园把土挖。阿哥挖土老半天,你中饭都不送一下。”这是土家族流传甚广的一首情歌,唱的是年轻的男子向心上人亲昵地抱怨为何一心埋头“织土花”,连中饭都忘记送了。直白的歌词凸显出土家儿女大胆热情的民族性格。情歌中唱到的“织土花”是怎样一种手工技艺,能让多情的土家姑娘心无旁骛,连给情郎送饭都忘记了呢?   所谓“织土花”,就是编织土家织锦。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土家语称为“西兰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机关党的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机关党的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推动机关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着力“正本清源、守正出新”。党和国家机关要坚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医务工作者,守护好人民健康,就是对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践行。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显著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正传》中的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用这句话把阿Q“比烂比下”的丑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能料想,时至今日,“阿Q谬论”不仅没成为历史尘埃,还有了新的表现。   “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问题严重的多的是”……在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中,不少问题官员就存在这种寡廉鲜耻的“比烂”心态。面对组织的调查,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反过来抱怨组织,以别人的“大
撕开经贸封锁的裂口   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遏制和孤立政策,除了战争威脅,还有经济上的封锁。西方主流政治家大多不看好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认为新中国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   这个武器,就是经济上封锁孤立,以促使新中国自内生乱。  
董老:   此事请你予以处置,并请以结果告我,二千万斤粮一千万斤盐是否可以照拨,并及时运付?   《关于救济苏北灾民的批语》(1950年3月20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      我们国家去年有广大的灾荒,约有一亿二千万亩耕地和四千万人民受到轻重不同的水灾和旱灾。人民政府组织了对灾民的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在许多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筑工作。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徐特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毛泽东主席最尊敬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许多人公开脱离党组织,而时年50岁的徐特立却在这年的秋天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徐老60岁生日时,毛泽东亲自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高度赞扬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品质,并号召全党同志向徐老学习。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