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更需要精神赡养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
  作为人口破千万的杭州,拥有成千上万帮子女照顾小孩的“老漂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漂泊在外难免令人黯然神伤,而对“老漂族”来说,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故乡,他们往往承受着比年轻人更多的压力,面对着更多的困难。
  被迁徙,老两口一个焦虑一个抑郁
  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病区主任赵明学的门诊里,有一对老夫妇令他格外头疼,又无比心疼。
  这对60岁出头的老夫妇来自山东,来杭州是为了照顾孙子。在杭州的这一年半里,他们在儿媳妇的陪同下,先后来到赵明学的门诊看失眠、抑郁。
  最初身体不舒服的是徐阿姨,“几乎夜夜失眠,好的时候也就睡3小时”。在赵明学的询问下,她讲述了自己的痛苦。在杭州,吃得好住得好,儿子儿媳对她也很好,但这里的生活她不习惯,而且出门没有认识的人。徐阿姨觉得,自己的老家虽然是农村,但起码左邻右舍都认识,“在这,除了做顿饭,我好像是个没用的人”。徐阿姨还抱怨道:“每天睡不着,就是烦,活着都没意思!”
  受徐阿姨影响,老伴潘叔也很焦虑:“她睡不好,脾气也不好,对着我撒气倒是不怕,但你看她身体垮了,瘦了许多。”看到徐阿姨在家里烦闷却开解不了,潘叔也睡不着了,只能打电话给赵明学诉苦,寻求解决办法。
  赵明学为他们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有所好转,但在他看来,回乡,或许能解决一切症结。
  但孙子的照顾又成问题。儿子工作特殊,时常不回家,儿媳工作也忙。将孙子带回老家,小两口不同意。“他们一个重度焦虑,一个中度抑郁,现在靠吃药缓解,却不是最终的办法。”然而像他们这种情况的老人,在赵明学的门诊里非常多见。
  被分居,老夫妻精神生活更困苦
  在赵明学看来,“老潘夫妇最不济还生活在一起,那些为照顾孩子而‘被分居’的老夫妇精神生活更困苦”。乔老伯生活在杭州,老伴生活在深圳,真正的老家却在西北。
  乔老伯在杭州照顾大儿子上小学的孩子,主要任务是接送。“除此之外,每天无所事事,看着太阳升起落下,一天很漫长,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乔老伯说
  老伴郑阿姨在深圳帮忙照顾二儿子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日常工作更多些,却也是乏味单调。为了孩子的一小碗饭,要在厨房折腾大半个小时。
  儿子儿媳上班,她带着孩子在楼下玩,这个时候乔老伯会打电话过来和她聊天,问问情况,但她的眼睛始终盯着孩子,生怕孩子磕了碰了。
  听说乔老伯身体不好,郑阿姨也觉得自己浑身不舒服,除了高血压、胆结石外,最近又犯了关节炎。和儿媳的相处也异常敏感,磕磕绊绊免不了,心里不痛快也只能憋着。
  “都说老来伴,我们朝夕相处了三四十年,以前总是拌嘴吵架,现在连一起吃个饭都不能。”有时候,他们会相互安慰:看孩子是临时任务,再过两年就可以回老家享福了,可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又是小学,一晃下去可能七八年过去了。
  “回老家的时间遥遥无期,真到团聚的时候,我们也是古稀之年了,怕是动弹不得了。”郑阿姨叹了一口气,劝乔老伯少抽烟,早点睡。两人都睡不好,相互之间还寄一点安神的药品,“算是我们一种特殊的安慰吧!”
  专家解析:“老漂族”普遍心理空巢,子女更要重视“精神赡养”
  赵明学认为,这一群体最大的特点是“心灵孤独”,因其“漂”的身份和“老”的年龄,具有双重弱势。“孤独感,源于没有归属感。”他认为,漂泊的滋味很复杂。安土重迁,是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念。但为了晚辈而放弃安定清闲的老年生活,“漂”显得有些无奈,却也并不悲情,因为这背后是基于家庭伦理的责任与关爱,值得晚辈的尊重与感激。
  但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置身于陌生的大城市中,他们大半辈子积累的社会资本因迁移而被疏离,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被割裂,重新构建新的社会关系体系又非常难。对多数老人而言,对这段痛苦的再适应和重新社会化的过程,他们都有说不出的无奈。
  赵明学认为,“老漂族”的精神现状就是心理空巢或精神空巢。如果子女对他们关注不够,他们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长期下去,还会导致疾病。
  对于他们,子女在安排好他们的基本生活之外,更要重视“精神赡养”。例如,在移居之前,和他们一起认识新城市的环境、文化及重要的人际关系,碰到问题及时解决。在家庭决策时多听取老人的意见,家庭事务的参与感会让人有归属感;另外,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建立交际圈,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環境。
  赵明学提醒,对那些实在难以适应新环境的老人,最好送他们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一个电话也是问候,一个视频也是探望,不必要为了下一代而‘赔上’上一代。”
其他文献
广州某大学一女生失联,经过警方多方查找,最终确认遇难。在她的备忘录里,有这么一段话:“那么好的天里死掉,来生应该也会诞生在一个明媚的天气里。”言语间,透露出严重的抑郁情绪和轻生倾向,她的家人却并不知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  抑郁症,离我们有多远?  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抑郁倾向。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好好的,为什么会患抑郁症呢?
“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这是辛弃疾一首词中的句子。当归亦药草名,语意双关,谓故人劝其归隐。  民间传说  三国后期,姜维在坚守剑阁时,母亲被司马昭派人抓去了。当姜母听说儿子不思以身殉国,反而率兵投敌时,气得大骂“逆子无德”,并写了一封斥责姜维不忠不孝不义的信,叫人送给他。当姜维看到母谕后,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照实对老母说吧,难免坏了大事。不对老母说吧,又不忍老母为此而伤心。姜维左思右想,
慢性肝病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平时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在此,推荐一款红宝白玉粥,可辅助治疗慢性肝炎等慢性肝病。  制法:粟米200克,糯米、山药各100克,枸杞子10颗,共煮粥,每天食用1次。  解读:其中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虚损,开肠胃”。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而山药富含的氨基酸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症状,达到健脾养肝的目的。  摘自《家庭医生报》 夏
最近几个月,我的足跟一直疼痛,起初以为是碰到什么硬的東西引起的,就没太在意,可总是不好,不得不到市医院骨科就诊。检查结果,我的足跟痛居然是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这是为什么呢?  上海 张敬好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一般起病比较隐匿。脊柱炎并不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而是由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的非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脊柱僵硬(不能弯腰)
生活方式、饮食和癌症之间的联系已经被证实。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癌症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需要重大的生活方式改变”。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大量的癌症负担。”   有一些水果、蔬菜和草药因其独特的抗癌效果而受到高度重视。这些惊人的好处来自植物的营养成分:   1.姜辣素   姜辣素存在于生姜中,具有很强的抗癌功效。生姜中含有大量的姜辣素和其他
美国的研究人员表示,细菌很有可能存活在肥皂表面,尤其是和肥皂盒接触的底部更易于繁殖细菌。研究发现,肥皂上的细菌可在使用者間交叉传染。因此,用肥皂前应该先冲冲,让流水带走其表面的细菌。  肥皂盒有细菌,是因为皂液中的细菌可能沉积在肥皂盒底部,长期如此,肥皂盒上衍生出菌落,适应环境后便会迅速繁衍增殖。建议每周对肥皂盒进行清洗消毒:倒掉肥皂盒的积水,将嵌在空隙里的残渣清理掉,再用软毛刷子蘸取少量清洁剂清
2019年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首发仪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即日起,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该凭证。  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微信、支付宝等,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办理医保查询、参保登記、报销支付等所有医保业务。医保电子凭证跨区域互认,国产加密算法等技术可确保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中药养生茶方便、易做,但是用中药泡制的养生茶喝错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  枸杞菊花茶  枸杞子味甘,性平,有养肝明目的功效。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枸杞菊花茶甘甜爽口,可明目。两者泡水有较好的清利头目、祛火效果,对风热感冒、高血压引起的失眠、头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菊花性寒,脾胃虚寒、阳虚、湿气较重的人不宜喝,处于经期的女性、患有风寒感冒的人也不宜喝。  
国家卫生健康委員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日前发布了《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应当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预防接种证查验相关资料应纳入学生健康档案。  查验对象为所有新入托、入学、转学、插班儿童。对需补种的儿童,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须督促其监护人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并在儿童补种疫苗后再次核对预防接种证,查验疫苗补种
荠菜 荠菜的钙含量很高,是牛奶的3倍。荠菜可以清炒,也可以剁碎和肉一起做饺子馅。   小油菜 小油菜含钙量丰富,还含有大量镁元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炒小油菜的時候要注意,火不要太大,以免炒菜时流失的营养成分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