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B组和C组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B、C两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综述了除草剂苄嘧磺隆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在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水解等过程,并提出了除草剂施用以后应当引起重视的残留问题.
综合考虑影响农药降解的内在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借鉴Verhulst建立Logistic曲线模型的思想方法,由系统动力学原理,导出了一种描述农药残留动态新的数学模型--阻滞动力学
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低硒土壤中主栽大豆品种积累硒的品种差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无论施硒与不施硒 ,不同大豆品种子粒对硒的积累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目的 提高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肾上腺皮质癌患儿资料。均为女性 ,左侧 5例 ,右侧 4例。 结果 行手术治疗 6例 ,其中姑息性切除 2例
皮肤顽固性瘙痒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自觉皮肤瘙痒难忍,而无原发皮损,患者反复搔抓后,容易使皮肤出现继发性抓痕、血痂等.冬季是该病高发期.该病易反复,给患者的身心带
路绍祖为全国第二批中医药名老中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痹证效果明显,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根据主症选穴,多选与身体疾病部位相应穴位或阳性
面部望诊是糖尿病诊疗过程中的常用重要手段,患者面色的变化尤能反应糖尿病的动态与转归,还可为辨证论治提供准确的要素。糖尿病中、后期患者面色发暗有青、垢之别。颜面青与
邱家廷主任中医师系江西省赣州市首批名中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行医三十余载,勤求古训,博览群书,擅长内科,尤精脾胃,本人有幸跟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8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或阴性)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的关系,探讨不同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
目的探讨肠道喂养及静脉营养对烧伤早期肠粘膜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66只烧伤大鼠随机分为肠道喂养组(EF组)及静脉营养组(PN组),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