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之书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瑜,笔名愈之,90后写作者,广州某校经管类出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典型人物,忙时读书写作,闲来旅行摄影,用看展览听讲座逛书店点缀生活。
  初三与高一之间的暑假,我疯狂地阅读各种现当代名著,这种积累在高一作文课堂上凸显了优势,因此我很顺利地当上了语文科代表,也很顺利地显得实至名归,因为我的作文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可以当作范文朗读,然后拿去杂志发表。
  语文老师很欣赏我,觉得我是一个爱读书而且能写出好稿子的学生,她告诉我如果想继续写下去的话就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和大家作品,我照做了。我找来毕淑敏、史铁生和鲁迅的作品,前面两个人的作品很好读,我现在也会读他们的书,后面一个隔着大时代,读起来有点儿深奥,深奥得我读不下去之后就不小心把书弄丢了。反正丢了也不心疼,便也不再找了。
  彼时我就发现读这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身边爱看书的同学十有八九钟爱韩寒、郭敬明和安妮宝贝,我的读书品味显得十分高大上,轻易地就和别人区分了开来。
  直到有一天,我的美好形象打了个折。
  因为我在周记里面写到周末在家里读了一本悬疑小说的事情。老师对此极为反感,作文本发下来,上面只有简单的评语,大意是:少读无谓书。
  那本悬疑小说的作者是个70后,小说是曾在杂志上连载过的作品,内容我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印象中这书通俗、轻松又幽默,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查了一下它的豆瓣评分,总分只有7.2,给五星好评的人并不多。它不是作者的主要作品,出版时没有畅销,几年之后的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从各个方面来看,这书变成经典的可能性都不大。
  彼时我正与好友闹不和,加之青春期的多愁善感和惴惴不安作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这本书让我笑完一阵之后,扔掉也不可惜,但我一直把它留在书柜里,因为它储存了我的那一段小时光。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独自外出,穿过一条条的街道,越过一栋栋的建筑,在某个转角看到一间小店,那个小店崭新而华丽,一看就知道是博取眼球的,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小店,你却在橱窗前面停住了脚步,只因陈列在玻璃窗后的八音盒别致而精美,哪怕你知道它的质量并不怎么样,把它带回家之后很有可能在角落里封尘,可你还是愿意掏出钱包,因为它让你眼前一亮,让你在此时此刻感受到美好,更重要的是,它暂时让你忘记了不快。
  我知道老师给我的建议是正确的,要在写作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经典著作是绕不开的,它们的确给了我更高的视野和更广阔的想象,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经典和非经典之间的关系,但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所以然来。眼看时钟一点点地往前走,我愈发觉得书如同人一样,有的书像老师,它教给你专业知识;有的书是大家,它用故事掩盖人生真谛;有的书是过客,它什么也给予不了你;有的书是好朋友,需要的时候聊个天,不需要的时候各忙各的,反正我知道它在我身边,它明白我不会扔掉它……
  在那样一个阴霾的日子里,一本书走了过来,与我不期而遇,给我带来欢乐,我喜欢这种美好的感觉,仅此而已。哪怕它是一本无谓之书,哪怕它浪费了我一个下午或者上午,哪怕合上书以后,我仍然要面对来自生活的种种烦心事。
  编辑/付洋
其他文献
【楔子】我弃理从文了  我高一。别误会,我没有跳级,没有抽风,是学校把我们当成小白鼠,实行新的教育举措,才让我们上高一的读出了高二的节奏。  在我初写这篇文的前三节课,我还是个准理科生,买了成堆成堆的资料,咬文嚼字亲身体验着一个头两个大的痛楚。但在经历了一翻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终是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转去了文科班。  因为离开学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又三天,所以转科兼转班有一定的难度。可俗话说得好啊,规矩是
浩森的话:一直没想到自己会变成一个淘宝店主,经常去选款包货搞得很狼狈,吃了很多应付的中饭,被极品买家气到想与世界为敌。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昏天暗地的日子后面,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搭配,学会和他人和平相处,这样真好。  金浩森的店  http://haosendedian.taobao.com/  精心挑选的单品,青春文艺的店。  两个大男孩,用摄影师的专业眼光,为你打造适合每个女孩的魔法
看到高三的室友更新微博说:“通往梦想的道路不止一条,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害怕而停下脚步。”这样的话很多人说过,而我是因为她说才会去想一些事情。  在没有拿到那张毕业证书之前,我一直觉得高中三年是一段很长的日子,长得一切皆有可能重来,却不知道时光的河,只能往前流,从来没有重新来过。在这样一个很容易把彼此当成竞争对手的尴尬年龄里,我们八个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性格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有过争吵也有过冷战。从
(一)  会考结束。  教室里闹腾得像是煮开了玉米的锅,三五成群,各自拉帮结派。那边有人哭诉前一场政治大题的观点分析错误,这边有人起哄说阿猫阿狗又传出了新的绯闻。有人鼓掌喝彩,有人为谁讲的一个很无聊的笑话而捧腹。你顶着大大的黑眼圈说终于可以睡个好觉,我抱着刷了一半的五三为排名争分夺秒。  就这样,大家都在用欢闹来舒缓即将升入高三的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  我们在同一片环境里,没有八档青春片里的打架、
现在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三节半课的时间,我打开的生物书因为突然收到你递过来的信件而再次被扣住。  你一定不会知道,我多想冲到你面前,直视你的双眼,用无比深情的语调,对你大吼:“亲,你这是成心让我的成绩吊车尾吧!催泪什么的我才不会上当呢!”然后微微一笑,但愿你看不到我哭红的眼眶。  你说:“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站在三楼的窗边,我会想,跳下去摔不死怎么办?  执笔流年,兵荒马乱。其实,谁又比谁坚强
①  当一只手与我同时按到那本《血字的研究》上时,我瞬间气贯脉冲,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要知道,这本小说可是我在七日之内、八通电话、九次往返、千句恳求、万分期待下才催生出来的产物。只是因些小意外错过了店主为我提供的预留时间,才让它有了上架被他人带走的危险。于是乎谁若敢跟我抢这本书,我必然会人挡杀人,佛阻弑佛!  我敌视的目光顺着那只万恶的爪子渐渐上移,心中暗自斟酌该如何要求他放开我的书才显得更义
女作家刘瑜曾经作过一个很棒的比喻,她说:“那些我们不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多么像一个包办婚姻中的又丑又坏的老头子,挡住了一个少女向往私奔的心。”  忍俊不禁的我,猝然被这句话击中了,是啊,晦涩难懂的必读书目,头皮发麻的人情世故,还有高中的几何,大学的马哲,这些,可不都是又丑又坏的老头子嘛,我们再怎么向往着私奔,也只能是向往而已,只要生活还在继续,就不可能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便可能,也不可以,那
我小时候是姥姥带,所以一直住在姥姥家。不过小兽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我也不例外。三年级那个暑假,我在姥姥家呆着没事儿,便一点点往自己家踱,等我踱到家的时候,发现也没有多远么。  我觉得,小时候自己的交友能力还是很强的,因为很多小伙伴我是怎么勾搭上的完全不记得了,而且我们的关系还好得很,至少都是些我很尊重的朋友。滕小杰就是我踱到父母家后交到的一个好朋友。她爸常年不在家,家里就她妈、她
走路姿势千百种,那大家平时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的走路姿势呢?听说它也可以暴露你的性格哦!很恐怖有木有?  你平常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的呢?  1. 迈开步伐大力地走  2. 走路发出脚步声  3. 走路时大腿内侧相互摩擦  4. 以最快的速度行走  5. 踏八字步  6. 走路内八字  7. 无力地拖着腿走路  8. 路步伐忙乱  结果分析:  1. 性格随和,非常勤劳,是走路也能好好照顾身体平衡和健康
[1]  18岁那年,我拥有自己的一家小店。  在这之前,我跟所有的高三学生一样,每天睡着不到四小时的觉,做着数也数不完的卷子,然后捧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成绩单回家。决定离开学校那一刻,还来不及缅怀一下校园生活并为未来愁一把,就听从各路人马的建议,马不停蹄地开始新生活——开个小小的服装店。  店面是真小,30厘米见方的米色地砖,几个跨步就走完了。我给店里装上了亮晃晃的镜子,临街的一面墙则是换上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