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中的导入探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突显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大学教育的紧迫性,高校思想教育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抓手,与智力因素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重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中的导入途径。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导入
  作者简介:李猜(1970-),女,湖北浠水人,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1年度院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0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133-03
  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育中的意义越来越显著。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成为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一就是将其作为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育和养成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可见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要多渠道多方式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同时进行常规性导入、培养、开发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非智力因素在大学教育的紧迫性
  1.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和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对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由智能竞争转化为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复合人才,兼备一定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他们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将各种创造性活动转化为创新思维动机,它在创造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是智力胜似智力。
  2.高中教育阶段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缺失
  尽管中小学已推行素质教育,在应试科目外增加了人口、健康、国防安全、环保、震灾及消防、交通安全、禁毒等专题性教育,但迫于高考竞争的压力,高中教育对于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和家长仍然摆脱不了以“应试”为主要学习目的,实践创新机会较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是考进一所理想大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被转释为学习文化知识,辅以乐器、绘画、书法、跳舞等爱好特长类的“素质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所包含的情感、道德、责任心、意志力不相符,很多高分学生走向怪才、偏才,毕业后在社会竞争中易被淘汰出局,这都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缺失有关。
  3.90后学生非智力因素基础较弱
  孩子性格的养成、意志的塑成都受家庭的影响。现代社会多数家庭都是90后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充满溺爱,保护较多,子女在顺境中长大,多数未经过励志的磨练,缺乏坚强的意志,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处事欠考虑;独生子女从小缺少玩伴,人际沟通得不到锻炼,当受外界干扰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时情绪变化较大,易冲动。“我本现象”严重,思维方式、处事方式、人际交往形式都受“自我”中心的价值观支配,凡事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
  4.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着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尤以互联网的影响最大,互联网在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会传递一些不良的世俗观念与信息。学生涉世不深,分辨是非能力不强,意志力、自制力差的学生抵御社会消极因素与诱惑能力不足,易沉溺游戏难自拔,以致荒废学业。
  小学到高中受应试教育体系、环境的影响,学生主要接受知识的传授,素质养成教育被忽视,学生的评价以分数为主。进入大学后一些偏理工科的院校又比较注重专业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家长都认为高分高智商是成才的标志,忽视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甚于兴趣、爱好,过分满足孩子需要,呵护倍加,使孩子丧失许多本该经历或挑战或独立思考的机会,易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抗、屈服等心理弱点。人格上依赖性强,遇事退缩、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差。
  二、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育除了智能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不可忽视。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以其对认知学习的动力、定向作用以及维持和补给作用始终制约着认知过程,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若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抓手,将成为学风建设的新途径,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成长与提高。
  首先,将非智力因素成功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会受到尊重,会尝试、大胆地去独立思考。大学生的这种渐觉醒的独立意识会被看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很小,智商特高与智商特低的人极其少数,中等智商的人占约94%。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而且要努力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改造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
  其次,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获得完全并和谐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四项基本内容,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分别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居于中心和基础地位的心理品质均由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组成。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包含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等五个阶段,认识阶段属智力范畴,其余四个阶段则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可以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培养他们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三、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中的导入途径
  1.抓住导入的有效时机
  新生进入大学,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缺乏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和忍耐力,心理状态较脆弱。新环境和全新的学习生活让新生找不着目标,容易迷失方向。从历届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看,那些学习主动性差、逃课现象、考试作弊现象较严重、参与课外活动、创新科研的主动性不强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均不佳,如不重视这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久而久之他们自我控制、自我适应、自我调节的能力逐渐减弱,沉迷于各种不良爱好,失去学习动力,大学四年毫无所获,远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新生入学时期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节点,也是良好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最佳时期。要及时引导学生,激发其正确的社会性需要和高尚的远景性动机,培养其对学校、对专业的兴趣,拓展知识基础。   2.选好导入内容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上则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
  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明显,健康的心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
  二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动机。动机作为内驱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探索美好人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肯付出多倍努力,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当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
  三是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古代大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运气,99%的汗水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的意志。一些著名学者、科学家的成功除了超常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坚强的意志与火般的热情。爱因斯坦在为居里夫人致悼词时高度评价其道德品质比她单纯的才智还要可贵,意指一个人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能否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很大部分依赖于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助相关材料,如先进人物事迹、杰出人物传记、优秀影视作品等,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意志,应具备什么样的意志品质。素质拓展、军事训练及竞技体育也是磨练、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的不错方法。
  四是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一个人在大学时代拥有的广泛兴趣、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工作以后灵感突破的可能性大。激发和培养多方面兴趣须从教和学两方面着手。老师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创造性思维上下功夫,如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其获取知识的速度,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阅读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兴趣。
  五是培养良好性格,适应社会发展。性格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成才影响较大,良好性格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理想目标。大学生既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又要有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要通过教学分组学习和各种文体活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和钻研精神。让不同性格、爱好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各自兴趣领域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并适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情商训练,引导学生调节情绪。
  3.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集体精神和校园意志的物化形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和巨大激励作用。辅导员可组织专题讲座、集体讨论、辩论和校内外实践等形式,开展体、音、美、诗歌、舞蹈等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活动,注重大学生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班集体建设塑造良好班风、学风,特别是加强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是学生自我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式。优秀的性格特征、团体精神、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只能在学习氛围浓厚、科研意识强烈、治学态度严谨的集体环境中培育。应重视大学生在学习群体之外的生活群体和同辈群体,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不同角色意识,学会合作、分享、包容,逐步树立起诚实、自尊、自信、责任、自律等优秀品质。
  4.搭建非智力因素导入链条
  辅导员在与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利用教师的魅力育人,充分发挥班委作用,形成辅导员—教师—班委导入队伍。尤其重视教师导入口,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求,适时改变教学模式,采取专题讲座、讨论、辩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主导者,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尤其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深刻,辅导员要经常听课,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一名教师如果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用心、用情挖掘学科知识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与热情,就能把教学内容以学生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达到传授效果,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使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活动统一。
  5.通过思政教育管理者的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导入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个体了解较全面深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导者,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常深入班级,贴近学生,和同学交朋友,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及行为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热情的支持、积极地引导和保护,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将学生个体与群体所缺乏的某项非智力因素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直接深入寝室、课堂等途径进行针对性地及时导入。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成为学生偶像导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与期望,以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其本身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如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意志力等)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教育情绪和教育效果,学生往往因喜欢他而喜欢他的教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自我完善,用自己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性格激发、诱导、唤起、激励、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分类导入,有的放矢地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使得不同智力因素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健康发展。将学生按非智力因素的不足或明显项进行归类。
  一是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善于及时发现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的差生及他们在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教师很容易忽视差生的优点,要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重视差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将抗挫折能力差的与意志坚强的搭配组合,成立各种小组,帮助消除心理障碍,纠正行为偏差。
  二是注重男生、女生之间的非智力因素差异。男、女大学生智力因素差异和另外一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男女学生学成就的差异,动机是学习的“催化剂”。伯利(Baoly)等人作了深入研究,认为男、女追求成就的表现领域不一样,男性成就多侧重于工作取向,着眼点在工作本身,而女性多侧重于人际取向,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工作本身处于次要地位。男生的兴趣稍倾向于理科,女生的兴趣稍倾向文科,女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一般都与兴趣一致。男生一般较女生兴趣广泛,偏爱体育运动,社会交往面较广。在性格上,男生较明显偏意志型或理智一意志型,倾向于独立型、外倾型。他们往往有明确的目标、独立的主见,主动性较强,处事果断,支配感较强,而女生较明显偏向于情绪型或理智—情绪型,倾向于顺从型、内向型,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不易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彭介寿.班主任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和提高[J].中国成人教育,2003,(2):40-41.
  [2]范志华.非智力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62-64.
  [3]胡洁.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成才培养中的作用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l(3):388-389.
  [4]韩迎春,程样国.论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4):146-150.
  [5]李华.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学风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71-173.
  [6]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论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7-38.
  [7]姜华.大学生成才的非智力因素透视[J].人力资源管理,2011,
  (12):158-159.
  [8]陶龙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1):98-10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创业教育必然受到关注。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提出基于创业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期望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进,走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色与新优势。  关键词:创业教育;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冀琼(1984-),女,海南海口人,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内涵的界定,说明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和辅导员自身都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同时,从高校和辅导员两个视角,分析目前在制度建设、政策保障和辅导员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转变高校教育理念,努力打通辅导员职业生涯道路,切实做到为其减负从而更好发挥其岗位职责。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职业生涯  作者简介:李玉贤(1985-),女,广东汕头人,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工作安排,新成立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3年7月底举行专题研讨会,对2013年我国哲学教学改革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会后,我们又对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